劉艷萍
【中圖分類號】R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01
呼吸系統常見疾病中有一種就是支氣管擴張癥,雖然比較常見,但是此疾病的發展多屬于不可逆,而且又難以根治,因此引起多方關注。結核性支氣管擴張主要原因是結核慢性遷延性病變,這種病變會導致肺組織局部纖維增生,支氣管受到增生組織的牽拉直接引發的擴張性病變。對樣本147例具有完整的CT薄層掃描的肺結核患者進行隨訪分析,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樣本包含90例男性病例,57例女病例,皆取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來院診治的病例。這些樣本的年齡區間很大,從18歲到76歲皆有,平均年齡為46.5歲。根據病人病史,痰涂片等實驗室檢查,CT檢查、胸片、以及臨床反應表現等確診,還有部分患者是通過支氣管動脈造影、電子支氣管鏡、抗結核治療效果等各種方法確診。在這些病例中包含98例涂陰肺結核患者、49例涂陽肺結核;101例浸潤型肺結核和46例纖維空洞型肺結核,有19例患者屬于合并支氣管結核。
1.2 在這些患者樣本中有25例患者是在體檢中意外確診的,沒有明顯癥狀。122例患者有明顯癥狀,以間斷咯血為主,分為少量咳血、少數人中等量或大量咯血,除此之外,患者癥狀還包含咳嗽、咳痰、胸悶、潮熱盜汗等不同的癥狀。對患者的肺部進行聽診時不存在干、濕性噦音。
1.3 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掃描機應用于薄層CT 每例均行螺旋CT掃描和螺旋CT薄層掃描的過程中,螺距1.3,掃描層厚5mm,掃描范圍從肺尖到膈頂,高分辨率CT掃描螺距1.3,層厚1.25 mm。
2 結果
147例患者的原發病灶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常見的有絮片狀、斑片狀、索條狀、結節狀的陰影,這些病灶的邊緣通常模糊不清楚,密度不均勻,胸膜肥厚或肺不張的狀況也存在于部分病灶。用螺旋CT檢查,支氣管擴張患者71例,而CT薄層則確診97例。在101例浸潤型肺結核患者中,支擴的有57例;在46例纖維空洞型肺結核患者中,支擴的有4O例。檢查結果表明,結核病灶的部位與支氣管擴張存在關系,有77例支氣管擴張位于結核病灶內,有55例支擴位于右上肺、15例位于右中肺、12例位于右下肺、39例位于左上肺、12例位于左中肺、17例位于左下肺。55例屬于單發支氣管擴張,除此之外的屬于多部位支氣管擴張。柱狀擴張是支氣管擴張的最常見的形態,還有少部分屬于囊狀擴張以及混合型擴張。對患者進行普通cT掃描結果只能顯示患者出現明顯的支氣管擴張,而不能看出病灶具體的形態,而使用CT薄層掃描就能將支氣管擴張的病灶明顯顯示出來,無論是“印戒征”、“雙軌征”或者是“支氣管缺乏漸細改變”都能十分清晰的反映出來。
3 討論
繼發性支氣管擴張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最重要的發病原因是人體免疫力及變態反應性,結核菌入侵身體的數量及結核菌的毒力都能導致肺結核的發病,增殖性病變、滲出性病變、干酪樣壞死是主要的幾種病理類型,這幾種病理類型并非一成不變,而是相互之間可以轉化,它們具有相似的特點就是反復破壞肺部組織,纖維組織進行病態修復,這個過程能夠將病灶區的支氣管的平滑肌、彈力纖維、軟骨破壞,減弱支氣管的管壁彈性,從而形成支氣管擴張 ;有的肺部淋巴結核病變也有可能對支氣管壁造成壓迫,形成遠端支氣管擴張;也有的支氣管內膜結核會阻礙支氣管的引流,氣道被阻塞后,遠端支氣管會加重擴張;而結核纖維組織的增生,會牽拉周圍支氣管扭曲,嚴重了就會擴張。
結核性支氣管擴張有著十分復雜的形成過程,早期支氣管擴張比例比較小多為滲出性病變,后期比例變大會形成增殖性病變或干酪樣病變。支氣管擴張反復感染和咳血會被誤以為結核病復發 。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對于疾病的治療和預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碘油造影屬于早期發現支氣管擴張癥狀的方法,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幫助也存在弊端,比如造影之前必須保證肺部炎癥已經得到2~ 3周的有效控制,大咯血者在2周內不得咯血。而且碘油造影術并不適合所有人,造影劑過敏、心肺功能代償不全、伴有氣流阻塞的患者都不能使用該技術。而普通CT相較于碘油造影對于結核病灶的形態看得十分清楚,對于結核病灶的形成時間能有比較清晰的反映,對于明顯的支氣管擴張具有輔助診斷價值。但是不能判斷病灶的形成時間和形成原因。
而CT薄層掃描相比上面的兩種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不僅能判斷結核病灶的形成時間、對病灶周圍的支擴,尤其是支氣管壁增厚以及亞段和遠端支氣管擴張方面特異性高,而且能夠跟蹤病灶的持續性變化,跟隨支擴演變過程。如果進行連續薄層掃描,就可以對支氣管擴張的部位、范圍及程度有明晰的觀察,而且可以顯示肺外周部的小葉實質炎性改變和肺小葉中央終末細支氣管的擴張,對于柱狀支氣管擴張及曲張性支氣管擴張的延續性、支氣管內的粘液嵌塞及肺內結核的病變以及空洞與擴張支氣管的關系都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斷,甚至能夠判斷結核病變在活動期還是在穩定期。當然其意義不止于此,在判斷病人是否需要抗感染、抗纖維化、支氣管鏡檢查和引流、支架值入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參考意義。
總之CT薄層掃描相較于傳統的CT而言具有明顯的優勢,快速、無創、準確成為診治結核性支擴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的鑒別形成結核性支擴的不同的具體的原因。這極大地方便了下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因此可以說CT薄層掃描對診治結核性支氣管擴張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萬洪光.CT影像與X線影像對肺結核療程判定的對比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7(06)
呂圣秀,戴欣.CT薄層掃描在診治肺結核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08(03)
葉仙,周蔭北,唐軍,王晨斌.結核性支氣管擴張癥治療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