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1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患者更加注重醫院的護理服務質量。急診科作為搶救危重患者的主要陣地,是護理糾紛發生的高發科室。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就急診科發生護理糾紛的原因展開論述。
一、護理糾紛分析
1.專業知識不扎實
急診科護士普遍年輕化,急救經驗不足,對危重患者病情評估不到位,致使在外出檢查、護送住院的過程中,病情突發意外。急救技術不過硬,在碰到疑難靜脈、小兒靜脈穿刺時,一針見血成功率低,影響靜脈用藥,延誤了搶救和治療時機,同時因反復穿刺額外增加了患者軀體上的痛苦。
2.急救意識薄弱,心理素質差
急診護士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急診患者及家屬,處于一種見怪不怪的狀態,造成有的護士對急診患者及家屬態度冷漠,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缺乏耐心,解釋不到位,未從患者及家屬的角度出發,未體現“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理念。
3.工作責任心不強,執行制度不嚴
護士責任心不強,工作不細心是發生護理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作時思想不集中,憑印象做事,對實習生和到科內來輪轉的新職工帶教不到位,未嚴格執行醫囑查對制度、三查七對制度,造成無菌操作不嚴謹、加錯藥、漏推針、用藥方法和劑量不準確。
4.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
急診科患者多、病情復雜、變化快、護士未能及時予以診治,尤其在中夜班、節假日、交接班和輸液高峰時間段。急診科護患關系建立時間短,平時護士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各項治療護理和搶救工作上,而忽略了與患者及家屬的及時溝通,如對某些護理操作的注意事項,檢查的目的和費用未及時解釋清楚。
5.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
護士缺乏法律意識,導致發生護理糾紛時束手無策,不能沉著冷靜,不注意自身保護,如需封存哪些原始資料及收集證據。護士在上班期間,不注意言行舉止,隨意談論患者的病情,侵犯了患者的隱私權和保密權。搶救患者時,需醫生完成的治療及操作,護士不應承擔。
二、急診科避免護理糾紛對策
1.加強對急診科護士的業務培訓
科室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復雜,病情變化很快,若治療護理不及時,均可危及生命。培養護士敏銳觀察能力及極強應變能力,細致進行病情觀察,認真記錄,為急救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促使臨床有效處理。在科室內宣傳業務培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強化護士的參與培訓意識,使其自覺、主動、積極的參加培訓,努力學習急診知識及專業理論,熟練掌握操作及實用搶救設備儀器等;按照護士不同年資,制定計劃,展開針對性培訓,促使全體護士技術嫻熟,知識充足,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及依賴感,獲得其支持與理解。定期組織考核,從而提升每位護士的業務能力及水平,使其具有熟練、專業急救技術,配合治療。
2.急救意識的培養,鍛煉應急能力
科室規定聽到120救護車接來急診患者時,護士要主動推車出去迎接,并及時通知醫生,在醫生未到之前,要求護士視病情及時為患者吸氧、吸痰,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道,通知心電圖醫生,備好搶救器材和藥品,為醫囑的實施和患者的搶救贏得寶貴時間。要求急救物品準備完好率達100%,護士要熟知急救物品的放置和專科搶救程序。
3.強化責任意識,嚴格落實制度
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良好職業道德,強化護士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以謹慎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患者,言行舉止要謹慎,護理操作要規范。從思想、觀念和行動上做到處處為患者著想,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當患者對護理工作產生疑問或不理解時,須保持冷靜,科學采取措施解決,避免激化矛盾。強化每位護士的責任心及職業道德,使其以謹慎態度開展工作,操作應規范,舉止言行應謹慎。從行動、思想及觀念上,時刻為患者考慮,并嚴格制定消毒隔離、搶救、交接班及查對制度,促進護理行為有效安全。
4.密切護患溝通
急診接待時,須保證語言文明,態度誠懇、親切,熱情接待。護士應理解、同情、感知患者,并換位思考,應使用禮貌性語言、安慰性語言及解釋性語言等,儀表端莊,切忌冷、硬、生語言,并熟練掌握語言藝術和溝通技巧,采用清晰、個性化、通俗的語言開展健康宣教,并耐心傾聽其主訴,具體、詳細地做好解釋說明等,使其情緒愉悅,心情舒暢,早日康復。在操作前,應主動向其說明操作方法、目的和注意事項等,在其知情理解下施護;用藥前,也應主動介紹藥物知識,如適應證、作用機制、應用方法、不良反應等,使其在治療、費用、病情3方面做到“三明白”。引導護士將患者作為一切護理操作的中心,充分尊重其合法權益,并不斷克服以往強調急診工作難做、工作忙和壓力大等想法,主動的服務患者,并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對于其合理要求應盡量滿足。年齡較大者應幫助年輕護士保持平和、積極心態,教會其有關人際關系處理方式,通過理智態度對非理性沖動的抑制,達到提高工作質量、減少糾紛目的。
5.增強法律意識,做好自我保護
護士必須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法制觀念,了解法律、法規對護理責任義務的要求。一是增強護士“法律意識”,用法律,法規規范護士的職業行為。二是增強護士“責任”意識,用審慎、慎獨精神約束自己的言行。因此,在診療護理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耐心做好解釋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急診科糾紛重在預防,因此護理人員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和法律意識,以優質的服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術服務于患者。同時應使各級護理人員明確職責,嚴格遵守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樹立“患者第一、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觀念,為急診科護理工作提供件堅實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馮玲珍.急診科發生護理糾紛的原因與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8,(07):58-59+26.[2017-09-25].
林巧云.急診科護理糾紛的主要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J].醫院院長論壇,2010,7(06):44-47.[2017-09-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