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1
老年抑郁癥多表現為精神抑郁障礙,心情低落,情緒焦躁,自卑、消極厭世,或有輕生或者自虐的舉動等等。老年抑郁癥容易復發,病程時間長短不一,有的老年人患有多年的精神抑郁癥,因為很多的老年人到了晚年缺少家人陪伴,再加上身體各項機能都在衰退,疾病率升高,使得老年人的心情比較焦躁和恐懼,沒有家人的及時撫慰,久而久之,老年人的心理逐漸走進誤區,形成了精神抑郁癥。為了能夠有效的改善和治療老年抑郁癥患者,本文主要采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的方式來治療老年抑郁癥患者,旨在改善老年抑郁癥患者的精神狀況,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恢復正常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80例老年抑郁癥患者,且給每位老年抑郁癥患者編好號碼進行分組,前40例患者作為治療組,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的方法護理老年抑郁癥患者,其中男性老年抑郁癥患者20例,女性老年抑郁癥患者20例,年齡約在63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約為(69.15+2.13)歲,患病時間約為6個月-10年,平均病程約為(2.5+1.3)年。后40例患者為對照組,運用常規醫療護理方法進行老年抑郁癥患者,其中男性老年抑郁癥患者13例,女性老年抑郁癥患者27例,年齡約在62歲-80歲之間,平均年齡約為(70.22+1.68)歲,患病時間約為5個月-9年,平均病程約為(3.5+1.1)年。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醫療常規的護理手段進行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治療組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加上認知性心理護理的方法來護理老年抑郁癥患者。治療方法如下:
(1)對老年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這一類患者在患有此疾病時,心理壓力非常大,并且容易產生急躁的心理狀態,同時還會形成焦慮感、以及情緒煩躁的狀態,所以若要將此類疾病的病情得以緩解,應該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相關護理人員在同患者進行交談的過程中,可以選取一些患者感興趣的話題,而對疾病方面的話題不要提及過多。并且加強患者與家屬之間、朋友之間以及病友之間的溝通,使患者存在的自卑情緒得以消除,護理人員應該同患者進行一些娛樂性質的游戲,在游戲中使患者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并使患者都能夠對活動進行參加,從而使護患、患者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得到加強。與此同時,還需要囑咐家屬可以讓家中的其他親友來醫院進行探望患者。并依據患者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安排相關的游戲及活動事宜,例如養花、下棋、打牌以及散步等活動,使患者的生活變得更加富有充實感,從而使患者的心情保持在愉悅的狀態。
(2)對老年抑郁癥患者進行安全護理
針對于老年抑郁癥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甚至有時會產生自殺的心理,對于這一部分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對其進行安全護理。首先,相關的護理人員應該同患者之間交流的過程中保持和善的態度,使患者信任護理人員。與此同時,還應該引導患者將患者感到憂慮的事情對護理人員進行講述,并對患者積極的進行指導,使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得以消除,使患者能夠體驗到美好的生活,以及自己存在的重要價值,使其避免出現自殺傾向。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寬敞的病房,并且還需要保證病房中的光線明亮,病房之中禁止存放水果刀以及剪刀等危險品,避免患者再有自殺的傾向。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家屬進行囑咐,囑咐患者家屬要注意患者的言行舉止,如果患者存在自殺的趨向,則應該加強對患者監控和管制。
(3)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
為了使患者自身產生的不良情緒得以消除,并使患者的身體保持到良好的狀態,第一,應該注意患者日常營養的攝入,患者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食欲不振和便秘。為了使這種狀況得以消除,應該使患者多食用一些含食物纖維以及粗纖維較高的食物,在符合患者食用食物標準的前提下,選擇患者平時比較愛吃的食物,這樣一來,既能夠使患者的食欲得到增加,還能夠使患者的各項癥狀得以緩解或消除,在患者晨起后,需要給予患者淡鹽水進行飲用,以使患者腸胃的蠕動增強,同時,患者還可能伴有疾病,在服用藥物時需要按照醫囑進行。
(4)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護理
在患者入院后,不僅需要相關護理人員的精心照料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懷,同時,還需要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將一些健康知識講解給患者及患者家屬,使患者家屬了解如何對患者進行護理和溝通。
1.3 統計學方法
通過運用相關的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X?對其進行檢驗,采用率(%)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當存在明顯差異時,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結果
治療組的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康復效果很好,康復率達93.12%。對照組的老年抑郁癥換則會的康復效果遠低于治療組,其康復率為72.14%。兩組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老年抑郁癥患者在病癥形成的過程中,與社會因素和自身的心理因素都存在很大的關系,尤其是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感加快,更加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趨于消極,并且存在鍋中的狀態,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該采取認知性心理護理,這有治療和護理同時進行,才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癥的癥狀,使患者重獲健康。
參考文獻
郭明英.阿懷紅.林海萍.老年抑郁癥發生的相關因素及護理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4(11):152-153.
于繼蘭.林海萍.高亞菊.心理護理對老年抑郁癥病人康復的意義[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5(03):112-113.
趙雪梅.李冰.劉麗.香張萌.燕青.住院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5.14(06):471-4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