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秀
【中圖分類號】R4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1
在臨床中,放射治療對于肺癌患者屬于主要方法[1]。在進行放射治療時,會照射到患者的食管。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需要長期治療且加大治療劑量,因此,極易產生放射性食管炎[2]。對于肺癌放療致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常伴有食管黏膜紅腫、傷口疼痛等癥狀[3]。導致患者進食困難,降低其生活質量。因此,需要給予患者合理的護理干預,提高其生活質量[4]。本研究中,主要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效果較佳。報道見下所示。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本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兩組(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其中每組患者均占40例。
在實驗組當中,男、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22例、18例;年齡為49-79歲,平均年齡為(63.53±5.67)歲;病程為6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0.23±0.52)年。
在常規組當中,男、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24例、16例;年齡為49-77歲,平均年齡為(63.45±5.61)歲;病程為6個月-3年,平均病程為(0.26±0.58)年。
將以上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對比發現,并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變化進行觀察,對于出現進食困難、呼吸不暢等表現,應及時上報醫生,并遵醫囑進行處理等。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相關護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預、預防護理、飲食干預以及環境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率進行對比,并觀察患者負面情緒情況。本研究依據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結果:0~100分,臨界值為5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慮狀態越高。50~60為輕度焦慮,60~70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結果:0~100分,臨界值為5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狀態越高。50~60為輕度抑郁,60~70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0.0軟件核對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并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統計學具有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率
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率較常規組更低,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常規組更低,P<0.05。
3 討論
肺癌患者經過放射治療后,其發生的放射性食管炎并發癥常使患者發生吞咽困難等癥狀,對其生活質量具有極大的影響。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預防性護理措施干預,并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相關護理措施如下[5]:
(1)心理干預:受各種因素影響,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度不同。對于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其對于放射治療具有較強的恐懼、悲觀以及暴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配合家屬,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以及心理狀態,給予其個性化的疏導措施,將其心理狀況調節。
(2)預防護理:在進行放射治療前,應仔細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根據觀察結果對治療方案進行修改。指導患者清潔身體,對于腸胃以及咽喉承受能力較差者,應鼓勵其進食酸奶,保護患者的食管黏膜。
(3)飲食干預: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活動量,指導其進行合理飲食。囑咐其禁煙酒,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多吃高蛋白以及高熱量的食物。食物的溫度應適宜,不宜過熱或者過冷,盡量控制在37-40℃左右。就餐后,半小時內禁止平臥,并飲用溫開水沖洗食物殘渣。
(4)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溫馨的住院環境,保持病房安靜,減少噪音。保持恒定的室內溫度、清潔的衛生以及充足的光線。將病房的裝修貼近生活化,體現出家庭式的溫馨感。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率較常規組更低,且負面情緒評分均優于常規組,P<0.05。結果證明,預防性護理應用于肺癌放療致放射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王鋒剛,樊麗妮,張永彤,等.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維適形放療所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相關因素分析[J].海南醫學,2016,27(3):395-397.
張燕,李玉梅,曹燕華,等.經皮穴位電刺激在預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中的臨床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4):4322-4324.
崔珍,柳雯,周燕,等.解毒生肌方防治食管癌放療所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36(7):810-813.
邱娟,彭雪梅,李倩倩.胸部腫瘤放療致放射性食管炎的護理體會[J].當代醫學,2017,23(12):147-149.
蘭建花.對進行放療的肺癌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