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紫堯+付淑琴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2
標本溶血是指血液標本在采集、運送、分離和監測的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導致血液紅細胞被破壞,紅細胞內的物質進入到血清,血清出現紅色的情況。標本溶血情況的出現,可能是處于患者本身,也可能處于臨床操作不當導致,出現標本溶血會影響到生化檢驗結果,進而導致醫生無法獲得準確的生化檢驗信息,本文選取60名身體健康人員的血液做為標本,并對其進行溶血前后的生化檢驗對比,結果如下:
一、基本資料和統計方法
(一)基本資料
選取60名健康人員的血液標本,其中男性40名,女性20名,平均年齡在24-28歲,人員均不存在肝腎功能異常和其他會影響到血液溶血情況的疾病。
(二)實驗和方法
對60名健康人員進行血液樣本的采集,從靜脈抽取血液8ML,注入兩支真空采血管,每支采血管各注入4ML,一支采血管采用自然凝固,另一支采血管使用金屬棒攪拌,使其溶血,兩支采血管做為溶血前后的血液標本。
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溶血和未溶血的血液標本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常見的生化檢驗指標,溶血前的指標,如總蛋白(TP)含量為68.2±5.53g/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含量為21.26±4.89U/L、乳酸脫氫酶(LDH)含量為153.66±15.36U/L、肌酸激酶(CK)61.21±25.36U/L,清蛋白(ALB)含量為41.12±2.98g/L、總膽固醇(TC)含量為5.2±0.75mmol/L、三酞甘油(TG)含量為2.18±3.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為1.41±0.71mmol/L,而溶血后的總蛋白(TP)含量為78.3±6.38g/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含量為36.26±7.52U/L、乳酸脫氫酶(LDH)含量為368.25±95.36U/L、肌酸激酶(CK)94.69±32.10U/L,清蛋白(ALB)含量為46.84±3.12g/L、總膽固醇(TC)含量為6.95±0.16mmol/L、三酞甘油(TG)含量為2.68±3.08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為1.61±0.19mmol/L。由此可以看出溶血現象的出現,生化指標中TP、ALT、LDH、CK這幾項指標出現明顯的差異,而TBIL、ALB、TC、TG、HDL等指標無明顯差異。
二、減少標本溶血對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一)造成標本溶血現象產生的原因
標本溶血是指標本在采集、運送、分離和檢測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紅細胞出現破裂,紅細胞內的血漿融入血清的情況。目前情況下,造成標本溶血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目前,國內許多醫院都是采用真空管進行采血,由于真空采血管的壓力過大,當采集的血液進入真空管后,由于細胞之間的碰撞,容易產生細胞破裂進而出現標本溶血的情況。(2)存在真空采血管由于質量較差,對采血管的內壁處理不當,容易出現血細胞掛壁的情況,進而導致細胞破裂出現溶血情況。(3)目前使用的真空采血管,制作過程中需要加入促凝劑,真空采血管內殘留的有機液會對血細胞造成一定破壞,導致血細胞破裂出現溶血情況。(4)采血器皿不合格也會導致溶血現象。例如,采血器主要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會由于某些增型劑不合格或者采血器皿未完全聚合,導致血液標本溶血。(5)促凝劑的配方也會影響到血液標本的質量。目前采血管使用的是塑料管,同玻璃管相比較,塑料管的凝血效果不理想,需要加入促凝劑,一般情況下,在不適用促凝劑的情況下,血液標本在塑料試管中,需要2小時以上才能徹底凝固,由于塑料管凝聚血液時間較長,會無法滿足生化檢驗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塑料管內加入促凝劑,某些促凝劑的配方不當也會影響到血液的檢車,甚至由于血液與促凝劑接觸出現溶血的情況。(6)分離操作不當,導致細胞破裂,出現溶血情況。在血液分離時,離心速度和離心管底部的硬物都會導致紅細胞由于過度擠壓,出現破裂和溶血的情況。(7)不規范的采血也會導致標本出現溶血的情況。例如,護士在進行采血時,止血帶扎的過緊或者扎的時間過長,都會增加血液的壓力,血液從注射器推入到試管中也容易由于壓力過大,紅細胞產生破裂和溶血的情況。此外,試管在運輸時,運動幅度過大也會導致出現溶血。
(二)防止血液溶血現象的對策
血液溶血情況的出現,會影響到生化檢驗結果,進而影響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因此,在進行血液標本的采集時需要注意以下內容,防止血液溶血情況的出現:(1)護士應該掌握正確的血液采集方法。臨床采血一般采用肘部的靜脈,嬰兒采血一般采用頸外靜脈,避免從過細的靜脈采血,對于采血困難的患者,應該避免止血帶扎的時間過長或者反復進行拍打,避免出現溶血情況。正確的靜脈采血應該是對穿刺部位進行熱敷,讓血管充盈后在進行血液的采集。(2)嚴格按照血液采集操作規范進行操作。血液采集時,對穿刺部位提前進行消毒,找到血管,待消毒液干后進行血液采集。在向試管進行注血操作時,要將血液沿著試管壁緩慢的推入。(3)妥善保管血液標本。在血液標本送達檢驗室的過程中,避免由于過度的運動導致血液標本受損,送到檢驗室后,血液標本應該在溫室下進行保存。(4)對注射器和試管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只有保證注射器、枕頭、試管等檢驗設備的質量,才能確保檢驗結果不受到影響,確保檢驗數據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產生血液標本溶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為了避免出現溶血情況,應該從采血器具到采血操作各環節都做好嚴格的把控,保證檢驗結果不受到影響,避免出現血液標本溶血影響到檢驗指標,發現溶血情況應該報告臨床醫生,必要的可以重新進行樣本采集。
參考文獻
張勇軍,郭越文.標本溶血對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0):1239-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