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莊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1
引言:微生物檢驗能夠為人們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因此其在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在對病原微生物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其步驟復雜,對檢測人員的操作精細度要求也較高,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很可能會使檢驗結果出現誤差,進一步為患者的疾病診斷、治療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基于此,本文對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微生物檢查的1800例人員的檢驗報告進行了分析,詳情如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對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之間獲得的微生物檢驗報告進行了分析,共計1800份,其中包括435份血常規檢驗報告,461份生化檢驗報告,還有215份腦脊液試驗報告以及229份蛋白定量檢測報告,另外還包括240份細菌和霉菌培養試驗的檢測結果,以及220份其他方面的檢驗報告。其中2015年2月-2016年2月出現誤差的檢驗報告為152份,2016年2月-2017年2月出現誤差的檢驗報告有147份,共299份。
1.2 調查內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微生物檢驗報告的準確性,并探討了造成誤差的主要因素。
1.3 統計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7.0統計軟件,通過此軟件對分析結果進行分析、處理,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微生物檢驗報告準確性分析
通過數據分析可知,在各種微生物檢驗報告中,最高的準確率為85.90%,最低的卻為76.25%,這表明我國的微生物檢驗水平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也應該得到更高的重視,微生物檢驗報告準確性結果
2.2 影響檢驗準確性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這1800份檢測報告的分析可知,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為因素、標本因素和操作規范、其他因素等
3 討論
3.1 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因素
3.1.1 人為因素。微生物檢驗工作對于操作人員有著很高的要求,他們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檢驗知識(形態學、生理學),還應該具有熟練的操作能力和細心、認真的工作態度。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醫院的檢驗科都引進了先進的檢測儀器,而一些工作人員沒有經驗,這就會對檢測結果帶來很大的影響。
3.1.2 操作不規范。相比較于生化檢驗,微生物檢驗的要求則更加嚴格,檢測結果必須準確,才能為下一步的疾病診療奠定基礎,所以進行微生物檢驗的相關人員必須規范自己的各個操作,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人員在進行常規檢驗工作時,如果出現操作不合理狀況,會對分析環節的準確性造成嚴重影響,如藥敏試驗、鑒定、染色、細菌培養以及接種等。
3.1.3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培養基的選取是否與相關要求相符;第二,微生物檢驗方案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標準;第三,實驗室條件是否與相關規定標準相符。
3.2 提高微生物檢驗結果準確性的措施
3.2.1 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及技能。據調查,我國很多醫院的微生物檢驗人員在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院方應該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不僅是專業操作的指導,還有其責任心方面的培養,從而讓微生物檢驗更加標準化。
3.2.2 加強標本質量管理,規范送檢程序
在標本送檢過程中,由于送檢程序不夠規范,易出現標本被污染的現象,會使其檢驗結果出現較為嚴重的誤差。因此,在標本的采集及運送過程中,需加強質量管理,執行規范性的送檢程序,以提高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相關的醫護人員應該規范標本采集的各項操作,而且應該及時地送到檢驗中心,還需要掌握適于培養的標本類別。另外,檢驗人員應該與臨床的診療醫生進行恰當的溝通,從而選出最佳的標本采集與送檢時間,避免時間過長、過短而影響檢驗質量。
3.2.3 嚴格執行檢驗操作規范
微生物檢驗需要嚴格的工作環境,無菌、溫度適宜等都是必備的條件。所以工作人員應該嚴格監督、把控微生物檢驗的環境,讓此過程在標準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凈化室、培養箱及無菌實驗室內進行,防止外界物質的干擾。
結束語
綜上所述,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主要有人為因素、操作規范、標本因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所以醫護人員應該緊密結合這些影響因素,對微生物檢驗過程加以管理,從而保證標本的質量,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王銳,李志娟,陳超.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及質量控制[J].生物技術世界,2015,(05):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