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成
從國內動漫持續升溫現象警惕日本對華文化滲透
王 成
伴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進,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新的一項支柱產業而備受關注。在全球競爭合作的大背景下,動漫作為一種文化,正有效服務于國家乃至國際政治。動漫產業已逐步成為推進世界多元文化溝通交流的全球性產業、動漫傳播也正逐步上升為信息時代的主流傳播力量,動漫文化正悄無聲息的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判斷與情感體驗。當前日本動漫產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正
動漫傳播 文化滲透 文化自信
近年來,我們看到了文化軟實力對于國際政治、外交、經濟、社會發展等各個層面的綜合影響,我國也正在積極發展我國動漫產業。目前,我國動漫產業目前正經歷高速發展期,國內也擁有一定數量的廣闊的受眾群體,加之近年來文化部對于國內動漫產業大力給予政策支持、業內技術的進步與經驗的積累,我國動漫產業已初具雛形。
改革開放后,中國動漫從單純的只重社會效益向兼顧社會與經濟效益轉化,全社會對于動漫界地需求開始更加傾向于消費娛樂型需求,因此,更多的消費受眾開始接受動漫文化,促使國內動漫開始由單純的低齡消費受眾向中青年消費群體過渡。但伴隨著消費受眾的生活消費水平與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受眾基數的增長與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動漫消費群體對國內動漫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國家“十三五”規劃中計劃將文化產業建設成國民經濟的支柱。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與政策扶植,但我國動漫目前的狀況依舊是高產低質、動漫產品的發行不及其他電視節目,導致自從21世紀第一個十年起至今電視動畫時長持續迅速下滑,供不應求。
目前,日、美、韓、英等主要發達國家正在利用動漫產業輸出其意識形態以實現其政治目的。尤其是以日本,正在以動漫傳播的文化滲透形式向中國受眾宣揚其價值理念,旨在重構國家形象,消解中華文化與中國民族意識,以達到其特有的政治目的。這對于持續進行改革開放的中國來說,我們有必要提高警惕、深刻反思。民族復興需要文化自信,在這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當代,建構大國國家形象的歷史重任考驗著中國共產黨,因此,我們應總結經驗教訓,對日本利用動漫進行文化滲透的現象予以反思并有力回擊。
(一)市場經濟對國內文化領域產生強烈沖擊
1、效益優先的競爭機制促使日本動漫填充國內市場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引進日本動漫,受到國內消費受眾的一致好評。自2011年后,國內大幅度大量進口外國動漫形成了一個新的高潮使得世界動漫產量第一大國的日本有了可乘之機。“據日本動畫協會《動畫產業報告2016》顯示,2015年日本動畫產業市場規模總額約合人民幣1202.87億元,比2014年增長112.0%。其動畫在中國視頻網站發布的版權費較2014年增長178.7%”①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 2014 為20167 元,比上年增長10.1%, 2015 為21966 元,增長8.9%,2016年上半年為11886元,增長8.7%”。②鑒于國產動漫制作周期長、收益慢、競爭力差、制作動漫的成本高于引進動漫播放版權,使得國內動漫商家對于國產動漫行業的原創性缺乏積極性。在物質生活成為主流消費意識的現今,中國消費者愿意支付更多的費用去購買新鮮的文化產品,且引進日漫能增加網站點擊率、知名度與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因此商家能獲取更為直接的經濟效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產動漫的開發制作的熱情,這容易使得中國的動漫消費受眾更加依賴于日本動漫,并刺激了更多的視頻網站購買日漫版權,不利于國產動漫產業的健康發展。
2、審美需求的異化導致中國受眾依賴日本動漫
大眾的思維模式容易被社會思潮左右,尤其是易于受到感官的強烈刺激而激發情感體驗。在這樣的氛圍中,容易使得對影視作品的審美發生異化。信息時代的高速度使部分人無暇分辨信息的雅俗,只是單純的求多、求快,于是,能夠產生強烈視覺刺激與帶有霸權性質的話語的文化產品更易被這一類人所接受,從而產生強烈的滿足感,尤其在物質欲望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更多的人選擇精神消費麻醉或釋放自己,而日本動漫以其題材精深、畫風萌新,容易引起這一類受眾的心理共鳴。因此,在擁有海量的視頻彈幕網站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受眾在點擊、下載日本生產的動漫產品,其中多以 “耽美”③、“鬼畜”,等題材的動漫視頻尤其受到受眾的追捧與歡迎,而這類題材的版權幾乎全部都為日本,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社會風氣,促成人們對于價值判斷的顛覆與審美傾向的異化從而難以根治。
(二)發展空間和消費受眾的廣博吸引著日本資本
1、擴張性的營銷策略正在搶占我國動漫衍生品消費市場
近年來,動漫衍生品拓寬了就業渠道,承擔了更多的勞動力轉移功能,逐步成為各國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近年來,中國動漫產業也在蓬勃興起,從2010至2015年,中國動漫衍生品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153億元增長至2015的390億元,復合增長14.23%。2015年底,“通過國家認定的動漫企業已達730家,其中重點企業43家。其中東部地區462家,占63.29%;中部地區176家,占24.11%;西部地區92家,占12.60%。”④根據國內《2017-2022年中國動漫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動漫產業將產生近1500億元人民幣的直接經濟效益。這對于帶動多領域、多行業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而近年來受全球化影響,日本動漫界為了節約成本、開拓市場,不惜將部分動漫版權免費贈予中國,但實際上動漫中附帶插播的家電、汽車、玩具及動漫產品等的各類商業廣告則免費進行了宣傳,攫取了更多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2、新一輪人口經濟消費將加速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與需求
“2016年底,全國人口已達13.83億”⑤,“二孩”政策的放開,將使第四波嬰兒生產高峰即將出現,因此國內娛樂消費支出將持續上升,加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推進,全國城鎮化率將進一步增加,中國人口與經濟的平穩增長將有助于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壯大,因此以玩具、服裝、印刷出版物、文具、電子產品等動漫衍生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加大。目前日本動漫周邊產業已相當發達,其動漫產業已在全球構成巨大的產業鏈條并不斷為其國內的手辦玩具、印刷類出版物、廣告、影音、電子產品、cosplay服飾、旅游、游戲軟件等創造更多商業機會。因此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無疑具有更大的誘惑力,我國的二胎政策與全面小康對于日本動漫產業界來說是巨大的財富源泉。
(一)日本動漫滲透嚴重干擾我國社會的正常發展秩序
1、國內知識產權意識淡薄,致使文化市場失衡大量資金外流
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國內動漫產業正在起步,忽視了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的維護,加上走私活動屢禁不止,不少人為牟取高額利潤,以非正常手段向境內輸送日、韓等周邊國家的動漫產品,造成大量財政稅收的逃漏,嚴重干擾了正常市場秩序。進入21世紀初葉,日本與中國就知識產權與商標權的歸屬問題的斗爭愈發激烈,我國“四大名著”甚至被日本搶注,致使我國相關的周邊產業及游戲電商成為侵權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與不良社會效益幾乎無法衡量,此外,我國還需要支付大量的維權成本,直接威脅到民族產業的興盛發展。另一方面,國內自主研發意識較差,原創精神不足,剽竊與改編的產業模式,易于讓日本動漫掌握更多話語權,不利于文化市場秩序的正常運作。
2、不同次元文化碰撞,致使社會階層矛盾日益加深
日本動漫的審美刺激與消遣意義正在逐步瓦解中國青少年群體的心理防線,對于日本動漫文化的默許與崇拜促使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彈幕視頻網站追番,對于虛構的網絡與藝術空間更加向往,甚至出現逃避社會現實,以藝術幻想與虛構取代生活真實,加上社會壓力與競爭的日益激烈使越來越多的受眾更加趨向于日本的“御宅族”,變得愈發自閉與極端狹隘。而社會的轉型與升級需要更多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對于這些沉浸于二次元世界的人來說,要化解他們與現實社會的矛盾,如果我們不能理解二次元世界,那么就會割裂他們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從而加深與這類人群的矛盾,不利于整個社會的長治久安。
(二)日本動漫顛覆我國傳統價值取向,消解民族意識
1、日本動漫文化滲透誘使中日民族文化步向趨同
長期以來國產動漫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一直不很鮮明,作品在情節設計上更注重說教,動漫甚至直接演繹了宣傳教育、標語口號,行政命令等政治性、使命性、責任心強的群眾運動,容易引起廣大消費受眾的心理抵觸,而日本動漫通常以小人物為主角,人物重義利且性格逼真生動,并大膽嘗試在動漫中將現代社會與傳統封建社會、東方社會與西方社會、地球文明與外星文明糅合,使得受眾容易產生文化認同感,尤其是日本動漫一直都將日本特有的政治組織模式、價值觀和是非觀無差別向世界各地輸送。中國的受眾意識形態觀念較為淡薄常常易被日本動漫所迷惑。容易對日本的文化產生認同,加上不少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理驅使,容易造成傳統價值理念與文化認同被扭曲顛覆、扭曲,從而陷入對民族身份文化與民族身份認識趨同的危機。
2、日本動漫文化滲透妄圖消解中華民族意識與中華傳統文化
自新民族主義第三波浪潮席卷全球后,現今的民族文化傳播更多的帶有民族利益性與權力意志性,民族文化之間的不平等傳播,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滲透,甚至是文化侵略,日本動漫產業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解構與現代文化的顛覆已經對我國民族文化安全構成了威脅。越來越多的試圖美化美化戰爭侵略(桃太郎·海上神兵)、武士道與軍國主義等級(圣斗士星矢Ω)、血腥暴力(東京食尸鬼)、低齡色情(學園默示錄)、恐怖與無政府主義(霹靂布袋戲),有違人倫(銀魂)的動漫素材正在以印刷品、互聯網,手機客戶端等渠道瘋狂地向中國受眾傾瀉,長此以往,在經過這種有意識的“培養”下,中國動漫的審美傾向將更加“親日化”,目前的中青少年在沒有監護人監督甚至監護人也不能明辨的情況下接受這一類文化的渲染,其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將蕩然無存,這些文化的不和諧不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一)積極引導二次元文化從邊緣文化向主流文化過渡
1、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與話語權
意識形領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就是維護主權國家的核心利益。意識形態領域帶有強烈的階級性,國家性與政治性,包括哲學社會科學領域,自然科學及教育,新聞媒體領域,文化領域等等。當今的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和從前相比已出現了新變化,意識形態領域更加豐富多元,實際上,我們已清醒地認識到日本的動漫文化產品及其周邊產品已成日本宣揚民族文化,提高世界影響力,增強價值認同的武器,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親密戰略合作伙伴,也在自覺踐行著“十條戒令”。當前動漫產業所產生的二次元文化主要是由手機、網絡等新興媒體進行傳播的,互聯網作為動漫文化的主要傳播平臺,勢必充斥著各種觀念沖突、利益矛盾甚至是意識形態的較量,因此我們必須要在思想戰線文化建設上提出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將文化的意識形態性與非意識形態性的統一起來,從戰略高度上達到策略與戰略的統一結合,引導國內動漫產業健康發展。
2、積極構建二次元與三次元世界和諧融通的橋梁
充分借鑒他國互聯網傳媒管理的先進經驗,優化網絡環境,伴隨著國內動漫產業的興起與日本動漫產業的沖擊,新的創業階層不斷形成,傳統的產業結構與運營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動漫世界的二次元產業正對整個中國的國民經濟結構與社會意識形態發起沖擊,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找到應對措施或是解決辦法,那么日本這一類二次元動漫文化輸出大國就有可能在這一輪新的產業升級革命中遙遙領先,中國就將再次錯過一次產業更新換代升級的機會。因此,在確保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大前提下,尊重每個社會個體的個人選擇就尤為重要,大方向不能變,但個人的自我選擇不可能全部兼顧的到,因此,當社會力量傾向于二次元并成為主導社會力量的主流時,我們要有心理準備不能直接以一種意識形態去消滅另一種意識形態。當前要引導每一位社會主義建設者積極投身民族復興事業,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與專業特長,要構建起二次元與三次元世界和諧融通的橋梁,搶占未來國際文化競爭的新的增長點與制高點。
(二)積極構建富有中國特色的動漫文化產業
1、尋求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
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產生過無數題材多樣,生動鮮活的歷史事件,中國的儒、釋、道精神、“五四”前的傳統與“五四”后的傳統都有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但中國只有融入國際浪潮,才能重現文化輝煌。這不是否定民族化,因為中華動畫只有帶有中華民族文化才能實現傳承。因此,將民族性與現代性融合,使得傳統題材符合現代審美需求,才能符合當前時代的話語需求。贏得市場與受眾不是簡單地將中華民族文化趨同于國際審美需求,而是要從根源上表現對人類社會生產實踐與真善美品質的贊揚,真正使民族化的動漫產品超越種族、時空與意識形態的框架,從而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現時之語境感化受眾,形成全體人類的文化認同,真正使中國動漫文化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真正使中國動漫文化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得最新成果真正使中國動漫文化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魅力,進而形成文化自信。
2、革新文化觀念,實現文化傳承
僅僅關注自身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也應密切關注日本動漫對我國滲透的影響。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復興,首先要與文化產業的發展互相融合,發展中國特色,將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在實踐過程中汲取經驗,要加大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聯系,大膽進行文化實驗,融合多元文化,拓寬我國動漫傳播的產業渠道,不能單純的認為自己的歷史悠久一定能夠后發居上,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增強業內產業優勢互補,實現資源合理轉移,高效分工、合作共贏、市場共享。
“文化立國,文化強國”,我國是文化大國但還不能算是正真意義的文化強國,文化認同有助于我們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構建大國形象,實現民族復興。但我們更要警惕日本動漫對我國社會文化的各種滲透,我們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注釋:
①數據引自:搜狐公眾平臺;動漫專區;中國花天價引進日漫能拯救日本動漫產業嗎?http://mt.sohu.com/20161230/ n477366253.shtml.
②數據引自: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國民可支配收入;http:// data.stats.gov.cn/search.htm?s=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
③耽美:耽美概指唯美/浪漫/沉溺于美的事物.原指日本近代文學中為反對自然主義而呈現的一種文學寫作風格:耽美派.”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對暴露人性丑惡面為主的自然主義,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最求文學的意義”.耽美一詞由此而來,后被日本動漫界用于BL(boy’s love),引申為一切美形男性,以及男性與男性不涉及繁殖的戀愛,特指同性戀漫畫代稱.〈耽美網絡劇勢盛原因及制作旨趣的演進〉.王明亞.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 cn/BIG5/n1/2016/0812/c406528-28632123.html.
④盧斌,牛興偵,鄭玉明.出版社:〈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p117.
⑤鳳凰財經:梁建章.黃文政.〈春晚造勢,新人口規劃預示將全面鼓勵生育〉. http://finance.ifeng.com/ a/20170131/15172576_0.shtml.
[1]劉瑋.動漫文化對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 以日本動漫為例[J].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06).
[2]邊冬筱.全球化時代民族文化的互相滲透與交融——以動漫文化作品為例[J]. 今傳媒.(文化傳播與教育).2015(04).
[3]方亭.基于中國網絡平臺的日本動漫文化傳播研究[J].蘭州學刊.2016(03).
[4]龔莉萍.從“動漫外交”看日本文化輸出戰略對我國的啟示[J].中華文化交流. 2016(07).
(作者單位:中共阿勒泰地委黨校)
王成(1987-),男,漢族,山東招遠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校2015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理論研究生,中共阿勒泰地區委員會黨校經濟學教研室助理講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