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璇
“中國夢”語境下的全民主流信仰研究
劉穎璇
偉大的“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夢想?!爸袊鴫簟钡膶崿F,需要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作為全民主流信仰。本文首先對信仰的內涵和作用進行研究,進而討論了全民主流信仰與中國夢的實現。
信仰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國夢
(一)信仰的內涵
信仰是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荊學民認為“信仰是人的一種精神狀態或說精神機制,具有社會文化性的終極關懷?!?/p>
在《關于信仰危機問題研究綜述》一書中理論界對信仰的分類有:科學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個人人生信仰、道德信仰、與社會理想信仰等。科學信仰有兩層含義,一是對科學信仰,主要指對自然科學。二是對社會科學理論的一種信仰。
(二)信仰的作用
第一,人格塑造功能。信仰的對象是人們追求的最高目標,人們的思考方式、行為舉止、和價值觀念都會與信仰對象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說,價值觀的靈魂是信仰,而價值觀又是一個文化的中心和原點。
第二,價值評價功能。價值評價是價值主體對客體對象自身是否有價值和價值大小所做的判斷和分析,它又是根據自身的價值觀念做這種評價的。
第三,凝心聚力功能。信仰就像磁鐵石一樣,把人民所有力量集中在一起,發揮最大的價值,信仰的凝聚力量是無窮的,信仰越堅定,凝聚力量就會越堅實,因此,信仰起著向心力的作用,在團結人民群眾中發揮著堅實作用。
(一)全民主流信仰
所謂全民主流信仰,是指在社會信仰體系中信仰主體占主流地位,具有導向作用的信仰。隨著信仰主體的全民化、普及化,全民主流信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和主導力量。
實踐證明,在當代中國,最科學、最全面,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因此,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的全民主流信仰,引領著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體系。
(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在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中,產生出了重大的理論成果,這就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在《論新階段》的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是全黨亟待解決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痹谥袊鐣陌l展進程中,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實際形態不斷創新發展,發揮了重大的推動作用,產生了新的理論體系和意識形態,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這既是馬克思主義功能和價值的體現,也是我國發展歷程中,凝聚提升人民群眾信仰的要求。
那么,堅定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信仰,達成全民思想共識,須從以下四點開展:第一,樹立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堅定信仰。第二,培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執著。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定義務。包含三個內涵:首先,它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其次,它是黨的根本宗旨。最后,它是我們每個黨員和干部的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第三,培育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追求。首先,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共產主義具有真理性、現實性和必然性。其次,共產主義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長期歷史過程,其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第四,樹立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社會主義信念是對社會主義理論正確性、社會主義運動正義性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堅信。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志、觀點和方法。
(三)全民主流信仰與偉大“中國夢”的融合發展
一是,全民主流信仰為實現“中國夢”創造巨大的凝聚力和生產力。全民主流信仰是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對象,讓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成為民族的凝聚力量,凝聚每一名中國人的努力奮斗,這種精神的凝聚力量讓人們在思想意識、行為方式都統一起來,從而為實現中國夢積聚了巨大的凝聚力和生產力。
二是,全民主流信仰是實現“中國夢”的道德紐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轉型,有些人在金錢和權力面前扭曲了人生,道德出現了滑坡,人們之間缺乏信任。因此,整個社會需要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一全民主流信仰來提升道德水準,傳播正能量。近年來不斷出現的尋找最美教師、最美醫生等的行動,正是正能量逐步成為社會主流的體現。讓我們在不斷學習貫徹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來實現全民信任,為實現中國夢的傳遞正能量。
[1]荊學民.論信仰價值的發生[J].哲學研究,1994,5.
[2]井中雪.論政治信仰[J].陜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
[3]湯因比.歷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警衛系)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項目《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源動力——基于全民主流信仰的視角》(SZ151202)階段性研究成果。
劉穎璇(1983-),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警衛系勤務教研室講師,軍事學碩士研究生,發表論文6篇,參與省級項目兩項,主持院級項目一項,研究方向:警衛學、軍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