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剛
論合唱指揮中肢體語言藝術呈現
夏 剛
作為音樂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合唱藝術對演唱者的基本唱功、情感表達以及肢體語言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們的推崇。本文簡要論述了肢體語言藝術在合唱指揮中的重要作用,并進一步深入探討了提升肢體語言表現力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有效提升合唱表演的藝術魅力,帶給觀眾們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享受。
合唱指揮 肢體語言 藝術表現 策略探討
隨著生活條件水平的改善,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近幾年來,合唱作為一種綜合性極強的音樂表現形式,因其深刻地體現了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觀而受到了社會民眾的廣泛喜愛。合唱指揮在表演過程中應充分借助肢體語言來向觀眾呈現出作品的內涵深意,傳遞合唱者的真實情感,從而有效增強合唱表演的藝術渲染力,激發觀眾們內心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合唱指揮中,表演者應靈活運用手勢、面部表情、演唱技巧等來提高自身的肢體語言藝術表現力,充分展示出合唱作品的藝術價值。
作為合唱表演的靈魂,合唱指揮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協調每個合唱者的表演行為,通過肢體語言來指揮他們的發聲,以達到統一管理合唱者聲音的目的,使他們的聲音強弱始終保持穩定的一致性,形成和諧的音樂演唱效果。在合唱指揮中應用肢體語言藝術,一方面,演唱者會自覺跟隨指揮的動作指令而作出相應變化,從而充分突出合唱表演的統一性和層次性,另一方面,合唱指揮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藝術,能夠有效激發觀眾們內心的情感思緒,使其深刻地感受到合唱作品的藝術魅力。
在合唱指揮中融入肢體語言藝術,能夠將音樂作品的風格和內容以一種直觀、清晰的方式充分呈現在觀眾們的眼前,以便他們更加準確地把握樂曲作品的深刻內涵。隨著人們審美素養水平的逐漸提升,合唱指揮要能夠靈活跟隨音樂節奏變化,及時下達相應的動作指令,使演唱者們的表演更加富有情感張力,從而有效調動觀眾們的情感,使其感同身受,融入到相應的音樂情境當中,深刻領悟到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同時也有效豐富了他們在觀看合唱表演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滿足其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
一是,眼神訓練。眼睛是人類傳遞情感最直接、也最為重要的途徑,能夠瞬間將人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因此,合唱指揮應注意加強眼神訓練,從全局角度出發,將每一位演唱者都納入視線范圍內,通過眼神交流向其傳遞出自身的情感,從而顯著提升合唱表演的音樂效果,使觀眾們充分感受到合唱藝術之美。
二是,口型訓練。對于合唱者來說,保持統一規范的口型十分重要,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合唱的格調水平,還能使給觀眾產生一種視覺上的障礙。因此,合唱指揮在表演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觀察演唱者們的口型變化,并靈活調整自身的指揮方式,以確保合唱表演的整齊性和美觀性,給觀眾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合唱指揮要想切實提高表演過程中肢體語言藝術的表現力,強化手勢訓練是關鍵,不僅能夠充實合唱表演的內容,還能使觀眾們通過表演者豐富的肢體語言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內涵。此外,合唱指揮還應根據不同音樂作品的風格變化來不斷豐富手勢表演的內容,使肢體語言與音樂表演內容相融合,有利于強化觀眾們對作品本身內涵的理解。同時,合唱指揮通過有力的手勢訓練,還能使合唱者們的動作更加整齊規范,形成一種大氣磅礴的舞臺效果,滿足觀眾們的審美需求。
一是,訓練演唱者的站姿。在訓練合唱者站姿時要時刻注意遵循優雅、輕松的原則,著眼于整體的舞臺效果,表演者需保持一致的挺拔身姿,呈現給觀眾們一種積極向上,情緒飽滿的姿態。同時,合唱指揮還應注意根據演唱者們的位置適當地調整自己的站姿,確保自己和演唱者能夠相互看清對方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形成一種高度統一的專業化團隊氛圍。
二是,訓練演唱者的坐姿。在一些合唱表演中,合唱指揮往往會以坐姿出現,故表演者要想提高自身的肢體藝術表現能力,還有必要加強對坐姿的訓練。除了要滿足坐姿舒服的條件之外,合唱指揮還應保證自己所處的位置能夠將臺上所有合唱者的表情動作納入視線范圍內,及時給出動作指令,使其充分演繹出樂曲作品的藝術魅力。
綜上所述,合唱指揮作為目前主流的音樂表現形式之一,對表演者的演唱基本技巧和肢體語言表現能力都有著一定的要求。合唱指揮在表演過程中應注意管理好面部表情,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傳遞給觀眾,感染他們的思緒。同時還應控制好動作幅度,強化手勢訓練,從而有效增強合唱表演的藝術張力,令觀眾們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滿足他們的審美要求和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1]孔亞敏.合唱指揮中的“信達雅”[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2]馬革順.合唱與合唱指揮簡明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賈蓓蓓.論童聲合唱指揮的特殊性質及素質結構[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2.
[4]黃春玲.合唱藝術中肢體語言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9.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夏剛(1977-),男,四川成都人,四川電影電視學院聲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