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丹
大學生社會支持、應對效能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的關系研究
吳 丹
本文以376名大學生為被試,采用中文版《社會支持量表》、《應對效能量表》、《尋求專業心理幫助的態度問卷》這3個量表進行現場施測。通過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大學生社會支持、應對效能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均呈顯著正相關,大學生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在社會支持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存在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社會支持 應對效能 專業心理求助態度
距今,并不難看到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迅速,遺憾的是,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證明,人們卻很少利用身邊的心理健康資源,而大學生即將踏入面臨陌生的社會,要想扎根立足,大學生就需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大學生的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對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發展相當重要。專業心理求助是指幫助學生成功地應對各種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社會支持、應對效能是專業心理求助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
基于社會心理學理論(個體擁有社會支持越多,應對效能越高)和相關研究,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和使更多的出現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能夠充分地利用學校里以及社會上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最終達到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大學生更好地進入社會和適應社會的目的[1]。
本研究隨機選取4所高校大學生為被試,共發放了500份問卷,剩376份有效的問卷,問卷有效率為75.2%。男生180人,女生196人。
1、社會支持量表
本文使用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是肖水源版本的,有客觀支持、主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三個維度,一共有10個項目。各分量表和總得分得分越高,表明社會支持的程度越好;此量表具有較好的重測信度,也具有良好的效度[2]。
2、應對效能量表
應對效能量表使用童輝杰編制的,全量表分為自信程度、勝任力知覺、問題認知,這三個維度共17個題目。該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6,分半信度0.79,重測信度0.71,且該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07,達到了測量學的要求[3]。
3、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問卷
本研究使用國內學者梁寶勇、郝志紅等在Fisher.Turner編制的尋求專業心理幫助的態度問卷的基礎上修訂中文版。問卷由28個條組成,該問卷分為4個維度:人際開放性、對恥辱的忍受性、對心理健康專家的信心和對心理幫助需要的自我認知。該問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4]。

表1 大學生社會支持、應對效能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的相關分析
注:P*<0.05,P**<0.01,P***<0.001
表1結果顯示,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及各維度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自我認知、對恥辱的忍受性、人際開放性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大學生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對恥辱的忍受性和人際開放性均呈顯著正相關。
根據溫忠麟的中介作用的模型以及溫忠麟還提出檢驗三者間的中介效應程序[5],結果分析如下:
由于以應對效能為自變量、專業心理求助態度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系數b不顯著;但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呈顯著正相關,因此以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為自變量、專業心理求助態度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系數b'顯著,可繼續下一步檢驗。

表2 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在社會支持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兩者的依次中介效應檢驗
注1:x為社會支持,y為專業心理求助態度,m為認知水平,SE表示標準誤
注2:P*<0.05,P**<0.01,P***<0.001
因為第四個t檢驗也在0.05水平上顯著,所以認知水平在兩者起部分中介效應,可得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專業心理求助態度的影響需要部分依靠大學生的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中介效應在總效應中的比例為0.207×0.118/0.151=16.2%。

圖1 認知水平在社會支持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間的中介作用
通過皮爾遜相關分析,可以發現,大學生的應對效能與他們的社會支持及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經過回歸分析檢驗,發現對大學生應對效能起顯著積極預測作用的只有主觀支持,與趙靜的研究結論:主觀支持與應對效能總分及各維度達顯著正相關水平相一致[1]。本研究向我們說明,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對主觀支持非常重視,大學生主觀支持越高,自信心和勝任力會越強,也就是心理素質更好,在遇到心理困擾時,他對應激情境的效能感會更高。
研究發現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及對支持的利用度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自我認知、恥辱的忍受性、人際開放性之間均呈中低度顯著正相關,這與我國學者王洵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6]。做進一步的回歸分析發現,大學生對支持的利用度對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及其各維度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本次研究表明,現在大部分大學都設立心理咨詢點,學校心理咨詢的師資就是大學生可充分利用的資源,因此學生對此資源的利用度越高,那他們尋找專業心理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主動、積極的求助態度會對積極的心理求助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
大學生的應對效能其維度認知水平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恥辱的忍受性和人際開放性有中低度顯著正向相關,這與學者李曉東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7]。大學生的應對效能其維度認知水平對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及其維度恥辱的忍受性和人際開放性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
大學生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在社會支持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存在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與趙靜的研究結果有不同:高中生的社會支持在應對效能與專業性心理幫助態度間起部分中介效應[8]。
這說明,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不僅會對專業心理求助態度起到直接作用,并且還可通過應對效能中的認知水平維度對專業心理求助態度起到間接影響作用。本次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第一次證明了大學生生的應對效能其維度認知水平在社會支持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間起著部分中介作用。
(1)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及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與應對效能及勝任力、自信程度、認知水平存在顯著正相關,社會支持及各維度能夠顯著預測大學生的應對效能及各維度。
(2)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自我認知、恥辱的忍受性、人際開放性顯著正相關;大學生的對支持的利用度對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及其各個維度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
(3)大學生的應對效能其維度認知水平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恥辱的忍受性和人際開放性有中低度正向相關,大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專業心理求助態度、恥辱的忍受性和人際開放性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
(4)應對效能其維度認知水平在大學生社會支持與專業心理求助態度及恥辱的忍受性、人際開放性2個維度間的關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1]趙靜.高中生專業心理求助態度與其應對效能、社會支持的關系[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增刊),1999:31~35.
[3]章輝杰.應對效能:問卷的編制及理論模型的建構[J].心理學報,2005,37(3):413~419.
[4]郝志紅,梁寶勇.關于尋求專業性心理幫助的態度問卷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15(1):1~3.
[5]楊穎.大學生尋求專業性心理幫助態度及其與應對效能和歸因方式的關系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06.
[6]王洵.大學生尋求專業心理幫助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9.
[7]李曉東.關于學業求助的研究綜述[J].心理學動態,1999(1):60~64.
[8]李黎.大學生社會支持狀況與挫折應對的特點[J].中國臨床康復,2005(9):52~53.
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吳丹(1992-),女,廣西南寧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