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淺析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紀檢監察部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趙 靜
本文從紀檢監察部門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實踐意義及工作方式的創新和改進三個方面入手,淺析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紀檢監察部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紀檢監察 監督責任 教育責任 風險防控
附屬醫院是高等醫學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醫務工作者存在雙重身份,既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又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辛勤園丁”,既享有醫生和教師的雙重優越感,也同時肩負著救人和育人的雙重責任,在全國上下大力開展反腐敗工作的同時,應對這一群體人員給予更多關注。醫療行業和教育行業永遠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醫患矛盾的激化、教育信念的崩塌,最終會對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造成嚴重侵害,產生極其惡劣的后果。因此,紀檢監察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對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未來發展有著不言而喻的必要性。
第一,教書育人者身教重于言教。教師雖然是普通的社會勞動者,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質的不同且帶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教育行業的腐敗會被廣泛關注和傳播。
第二,醫療行業歷來是備受尊崇的行業,一輩輩杏林妙手筑起捍衛生命的圍墻,但往往也是在醫療行業里,最容易出現違紀違法問題,滋生腐敗的萌芽。一方面有醫藥、器械產品經銷商利用回扣、賄賂等非法手段來實現自身利益,另一方面有患者及家屬因為治病救命心切而給醫生“紅包”,久而久之,這樣的做法就會動搖了一部分醫務工作人員的政治立場,斷送了自身的職業生涯。
因此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紀檢監察部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極為必要。既要時刻監督醫院領導班子、黨員領導干部及其他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又要時刻監督本單位思想政治建設,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抓早抓小,著力于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廉潔風險防控的監督作用。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層層推進,醫改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醫療領域的反腐敗形勢十分嚴竣,在完成監督執紀、偵辦問題線索、接待信訪舉報的工作外,更大范圍的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廉政知識教育等工作,做到預防在先,具有更為重要的實踐意義。
面對黨風廉政建設新形勢、新任務,只有把廉政深入到基層每一位員工,做實做細,才能使反腐敗工作見實效。醫院紀檢監察部門應定期對臨床醫技科室和職能處室落實醫院及上級部門精神要求、開展廉政教育情況進行各種形式的督查。如:隨機抽查科室領導小組會務記錄、抽查病例;發放職工調查問卷;與科主任、一般醫生、護士長、護士、職能處室負責人等不同層級的工作人員進行廉政談話;講解醫療衛生行業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等。通過多種方式將廉政工作深入基層,切實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的自律意識和風險防控意識,幫助科室杜絕隱患,提高管理效能,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防止“四風”問題反彈、馳而不息強化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醫院紀檢監察部門應緊盯重點崗位、重點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定本單位廉潔風險防控措施,通過開展風險防控檢查指出各科室存在問題,完善相關工作流程,及時堵塞風險漏洞,全面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建立健全廉潔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首先,重視紀檢監察部門的宣傳教育作用,開展全院參與的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活動。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張貼廉潔文化教育警示標語、循環播放廉政工作最新動態、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利用官方網絡平臺等信息化手段進行醫院廉潔教育工作報道。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將重點案例、文件精神傳達給每位員工,進行思想“補鈣”,從世界觀和價值觀上幫助醫務工作者樹立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把監督職能與教育職能互相結合、互相推動,共同發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
其次,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必須要打造自身過硬的業務素質和紀律執行力,特別是在深化“三轉”之后,更要不斷的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熟練掌握運用黨規黨紀、經濟政治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提升履職水平,培養超前思維、統籌謀劃的能力。要深入醫院管理,了解醫院運作,更要懂得創新、思辨,要以科學的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履行監督責任,教育責任,維護紀律嚴肅性,樹立紀檢干部良好形象。
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管理不僅需要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管理技巧,更需要紀檢監察部門為醫院發展保駕護航,因此,紀檢監察部門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我們的紀檢監察干部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政治覺悟,提高政治站位,以專業的角度去觀察醫院管理中存在的廉政問題,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深化醫院廉政建設的有效途徑,以破竹之勢去完成廉政風險的防控和治理工作,使全體醫務人員自覺踐行法律法規,正風肅紀,徹底實現醫院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
[1]李曉敏.淺談紀檢監察干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理論前沿,2015(1):74.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