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葦
客車開往省城
江一葦
客車從小鎮的東關十字開往省城
客車像一具棺材,載著我的身體開往省城
有一段時間,我睡得很熟
以為客車會一直這樣前進
客車在盤山的連續彎道上七拐八拐
最終終于到達了省城
在下車的一剎那
我掃了一眼同行的務工的人們
發現他們大多和我一樣
在高高的建筑前一臉茫然
仿佛一群草原羊被請進了奢華的飼養棚
又仿佛肉體突然復活了,遲遲找不到靈魂
海湄推薦語:讀一葦的詩歌,你可以暫且把自己放在甘肅某個小鎮的路口,或者在路旁吃一碗面,或者在茶攤上喝一杯茶,或者走在返鄉的路上。這就對了,景物對感官的刺激就這樣產生了。當然,這需要情感,很深的情感,很想拋棄的情感,很想把它抱在懷里又想把它摔得粉碎的情感。一葦的詩歌是在大眾情感之上拔節出來的個人情感,在大眾氣息的掩映下,獨樹著自己的標志。這標志是略帶憂郁的,那么一點點的羞澀。
鄉情和友情,讀這樣的詩,能讓你心底純凈,能讓你明白需要一輩子去呵護和感知的。這首詩里的油菜花,是最普通的植物,也是常見的情感承載對象,可是,這個普通意向,卻從田間到書房,從少年到中年,從抬頭到低頭,從后院到前廳,一生都在為詩人盛開,在詩人眼中,所有的喜悅皆由它起。這首詩語言非常質樸,而質樸恰恰是情感最基礎的元素,也是詩歌書寫的高端,因為質樸,才使得這首詩歌讀起來更貼近人性本身。“我是喜悅的,因為我與你們在一起”詩人就這樣把細膩與粗糲、大眾與自我完整地黏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