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秋 朱喜玲 方福平
食品科學導論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常 秋 朱喜玲 方福平
根據食品科學導論專業的特色,討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探討了教學的具體內容與方法,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
食品科學導論 教學改革 方法討論
食品科學導論是食品科學專業的概述和綜合理論基礎,是一門綜合實踐強的應用型專業。隨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食品行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推動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維持國民健康有著重要意義。近年自“毒奶粉”“蘇丹紅”“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出現,不僅嚴重影響到人們健康,同時也影響著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問題。行業內部對人才的需求量及標準不斷提高。本省學科專業建設起步晚,教學方法較單一,學生基礎操作能力較差。因此根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對食品科學導論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和調整是當務之急。
本門課程主要介紹了食品科學的研究領域、食品組分的營養性質、食品加工的主要操作單元、食品加工與保藏原理、食品加工工藝等知識點,使學生掌握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基本原理,通過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手段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進一步掌握食品科學的知識原理的認知[1],培養學生掌握食品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食品科學導涉及化學、營養學、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及食品包裝等原理,以培養現代化食品科學技術和技術管理,產品研發人才為目標。通過教學全面提高綜合基礎和實際操作能力,適應行業內產品研發,質量檢測及生產加工等崗位需求。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完成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實踐教學尤為重要。實驗課更直觀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就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首先,教學內容分章節突出重難知識點避免知識點的重復教學。在課堂設置隨堂測試及快速問答,積極調動學生主動求學、互動合作的熱情。對于本書的重難知識點的復習鞏固得到了顯著的效果。第二,調整課程體系設置,增加設計性試驗比重。充分利用校內食品相關的大型儀器和周邊的食品加工工廠進行實踐教學指導,加強學生對機械相關知識的記憶和動手能力,優化單一知識點和驗證性試驗為主的模式,教學內容綜合實驗學時由原來的6個學時提升到18個學時,組織參觀本地牛來香企業工廠的生產線,學習效果得到明顯提高。第三,注重對現行業最新研究趨勢和社會食品熱點問題的拓展。中國加入WTO經濟發展迅速,本科生培養應適應食品行業發展的需求,合理調整優化課程內容,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引進最先進的儀器以及新型加工工藝技術等,讓學生對行業有充分的認識。
傳統的教學以老師講授為主,食品科學導論因涉及多門學科的專業原理,概念抽象且難于理解,對就業后學生的實際應用和操作能力并沒有顯著效果,且學生對食品加工工藝流程的重要性體會不深。新時期的教學角色發生轉換,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試講、實驗設計環節,并根本自己的設計進行預實驗并完成整個實驗過程,及時進行總結復習。這樣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操作能力。
同時,注重學生的自學和總結能力。對于重難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加工工藝和機械操作老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起到輔助引導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例如第三章食品加工中涵蓋化學工業和物理操作的原理,較難理解且抽象。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分解不同的操作單元,并輔助視頻教學加深理解。各操作單元是依據不同物理化學原理應用到相應的食品設備,以達到最終的加工工藝目的。[2]學生掌握每個單元操作的作用和原理再回顧本單元就會更容易理解,并掌握在加工中的注意事項。
授課的手段應多元化,并結合現代科技。例現在的MOOC教學,課前可以設置預習和復習環節,與學生積極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科特點決定了知識體系的復雜性,因為課堂還應輔助多媒體教學,這樣既可以讓理論化的知識點立體豐富的展現在教學中,又節省傳統的講授和板書時間,將有限的課時合理利用,學生對本專業也能夠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食品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競爭的關鍵在于人才。我國的食品行業起步慢,但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食品行業需求復合型的人才,既能掌握食品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又能與信息化時代接軌。因此高校對于食品專業教學要進行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結合最新的國內食品工藝和食品安全的案例分析,將學生分組進行調查研究。避免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模式,才能提高本科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操作力。
(1)高校對本科生的教學內容和改革應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的,結合本地域特色產業發展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2)加強實踐教學,可建立班級導師制,指導大學生參加每年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申請,將項目和課程相結合,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3]。(3)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想要為食品行業輸送專業的人才必須對專業內容進行改革,輔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1]盧蓉蓉,張文斌,夏書芹.食品科學導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2]夏文水.食品工藝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3]張劍,劉紅才,李夢琴,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2011(10):259.
安順學院)
常秋(1986-),女,漢族,天津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