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輝
積極心理學對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研究
張昕輝
本文結合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探討了積極心理學對于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作用。
積極心理學 五年制高職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國家的健康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才能實現,這就需要有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作為支撐,學生在進行專業選擇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只有選擇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特點的專業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并通過學習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五年制高職學生在進行專業選擇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一是對專業的選擇缺乏認識。由于五年制高職學生入學時年齡往往較小,還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因此,在專業選擇上一般都是按照家長的意愿來完成,而自己對于學的是什么,自己想學什么沒有過多的考慮,也沒有準確的認識。二是對于自己的專業缺乏認識。專業的選擇與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聯系緊密,對未來的影響較大。但是目前五年制高職學生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明顯缺乏認識,對于專業的了解都是從家長教師和一些專業宣傳資料上得知的,本身帶有主觀性。三是對自身缺乏認識。由于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特殊情況,學生們對自己未來干什么,想干什么沒有過多的考慮,對于專業學習多停留在小學初中的思維觀念下,對于專業學習的主動性相對較差,對自身未來的發展考慮較少。
五年制高職學生與其他院校一樣,都是支持國家發展的重要人才培養場所,有所不同的是,五年制高職學生從初中畢業后就進入到高職院校進行學習,與其他院校一樣,高職院校都面臨著專業的選擇,而專業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所以,學生是否對自身的發展潛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是否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專業,什么專業更適合自己,更能夠讓自己施展才華,就顯得很重要。
與其他院校學生一樣,對于未來學生們是充滿向往的,都渴望自己能有一個好的發展,渴望得到一份自己喜歡并體面的工作,讓自己未來的生活過的更加舒適,也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但是,目標卻并不明確,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對于自己未來的職業沒有考慮,沒有針對一個職業目標而去確定一個長期的學習規劃,針對想要從事的職業特點,去有針對性的對自己進行補充和完善,將大把的時間荒廢,到畢業時才發現自己沒有在學校學到必要的知識,又或者從事的職業與在學校所學習的專業關系不大,造成學習資源的浪費,這些情況都說明了五年制高職學生對于自身職業生涯缺乏合理科學的規劃。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學科的一個范疇,與其他心理學科不同,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人的一些積極樂觀的心理因素,比如健康、快樂、勇氣、自信、樂觀、向上、毅力、追求等等,一切積極的心理因素都是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從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內容我們不難看出,積極心理學所研究的人的一些正面的心理因素,通過積極心理學方式的引導和干預,極大的激發人的正能量,讓人充分自信,充滿活力,充滿斗志,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當中去。這和傳統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一些消極因素,幫助人們解開心結,從而再燃斗志有著方向上的不同。從五年制高職學生目前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來看,我們的學生更需要積極心理和正面心理的影響,讓他們充滿信心,充滿自信的迎接社會的需要。
積極心理學是研究人際及心理因素的一種學科,在當前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學生現有狀況來看,學生們的消極思想遠遠高于積極思想。由于五年制高職學校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畢業后市場競爭力明顯不足,可供選擇的職業也相對較少,相對較為辛苦,再加上我國持續不斷的就業壓力,就連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也很難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
五年制高職學生受年齡和知識基礎水平等問題,對于自己的認知往往不夠準確客觀,對于自己的認識往往有些過激,不夠自信,不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所以,在進行積極心理學干預的過程中,首先要幫助學生們正確認識自己,幫助學生們學會客觀的對自己進行評價,比如通過一些自我認知講座的形式,讓學生們知道如何對自己進行準確評價,讓學生們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喜好,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清晰,自己喜歡做什么,未來想要做什們,要想做到這一點自己還需要補充什么,只有學生們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準確而又客觀的評價,那么有助于他們在進行自身職業生涯規劃師找準定位,找準方向,從而更好地學習生活,迎接未來的職業生涯。
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們除了對自身要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了解職業,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讓學生們更直觀清晰的明白,自己所學的專業的優勢在什么地方,是否適合自己,那種職業更適合自己,這些都必須要對職業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從而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在進行積極心理干預的過程中,要把如何確立一個正確的,符合自己性格特點和心理訴求的發展方向作為重點。要多于學生們進行溝通交流,與學生捫心貼心,真正走入學生們的內心世界,去探尋他們心中的訴求,并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讓學生們能夠真正找準方向,不能盲目自信,也不渴妄自菲薄,要多用鼓勵的形式,讓學生們重拾自信。比如開展一些我的夢想大討論活動,讓學生們自己暢所欲言,表達心中的訴求和愿望,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自由交流,自我宣泄的空間,并從中觀察每一學生的真實愿望,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幫助他們確定目標,實現夢想。
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發展規劃,那么一切都是口中樓閣,不可能最終實現。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幫助學生們確立正確的發展規劃,幫助學生們找到關鍵問題和關鍵環節,讓學生們知道如果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自己未來需要怎們做,應該怎們做,需要加強些什么,什么才是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是最有利的。所以,積極心理學要把幫助學生確立發展規劃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出發,在鼓勵學生們樂觀看待未來社會生活的同時,把一些不利因素巧妙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們明白,成功不是偶然,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讓學生們自己結合自身實際,按照自己的發展目標,去確立自己的發展規劃。
總之,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們消除消極心理,幫助學生們增強自信心,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準確的認識自己,找準方向,明確目標,并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去確立自己未來的發展規劃,這些都是幫助五年制高職學生提升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重要因素。作為高職學校來講,應該加大對積極心理學對于學生們產生積極樂觀學習態度的應用,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對學生們進行必要的干預和影響,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1]鐘暗華.積極心理學的意義及發展趨勢[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134~137.
[2]戴媛媛.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實施途徑[J].職教通訊,2010(11):86~88.
[3]鄭如玉.五年制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2(10):258.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基于積極心理學的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6C0104)。
張昕輝(1973-),女,遼寧鞍山人,講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與高職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