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虹
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解決的方向性建議
金彩虹
在教育薄弱的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尤為嚴重如何糾正和防止這一傾向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界的關注焦點。為此本文從這一現狀入手,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農村 學前教育 小學化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發展迅速。隨著人們對兒童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視程度的加大,各界對學前教育尤其是幼兒園教育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但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卻以多樣性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生活中,為了穩定生源,幼兒園力圖通過一些課程或活動對幼兒按照小學式的教育和管理方式進行提前管理。在這里筆者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問題解決的方向性建議:
國務院出臺的《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提出的十條意見中,第二條明確指出“努力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各地要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級政府要安排專業資金,重點建設農村幼兒園;改善農村幼兒園保教條件,配備基本的保教設施、玩玩具、幼兒讀物等。”如果人們執意堅持外來資源的投入,而盲目的對比城市模式來審視農村資源,忽視了豐富的本土文化資源的醞釀,這是不現實的。內部自我發展和外部扶植同等重要,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是農村學前教育資源的開拓要點。優質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引入機制的創建,地方政府單項撥款,訂定相關鼓勵政策,吸引企業集團贊助缺一不可。協調社會其他各級各類相關部門和單位共同辦好教育的同時,還要努力開發、利用好農村自身條件優勢。
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小學化”趨勢如此明顯與政府重視程度不足有直接的關系。政府應該發揮導向作用,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在農村地區創建一些公益性高質量的幼兒園。需構建以公辦幼兒園為主導,民辦幼兒園發展模式在多個學科系統中共存的格局。在建好公辦幼兒園的同時政府要給予資金支持,收費降低,增加配套設施,專人專管,監督與服務并重。讓農村的學前教育無論是在機制管理還是教育建設方面走入正軌,擁有一個合理地政策環境,建立這樣一個特色的農村學前教育運作模式,“以本土化教研為主,校園管理與家庭教育為輔的教育共同體。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給予幼兒和教師更大的學前教育教研空間。
目前,一些地方經濟發展滯后,待遇不高,專業發展條件很不充分加以當地政府缺乏對地區學期教育缺乏關注度,很多學前教師難以入編,導致優秀幼兒教師資源引進的工作進度緩慢。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支教政策的扶持力度,動員社會各界自愿者,高校優秀學生以及各類文化精英,深入農村為地方幼兒園服務,開拓當地教師、幼兒、家長的視野。近幾年高師院校招收免費定向師范生,要鼓勵他們扎根農村教育,畢業后服務于農村地區的意識。改善農村工作環境和待遇,激發高校學生對與教育事業的情感。政府還應大力支持對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培訓,要跟上教研培訓的步伐,引導他們利用本土化的教研方式建立農村幼兒園合作與城市扶持模式,使其良性發展。也應多外出參觀學習特色幼兒園成功案例,創建城鄉教師一體化的學前教研信息平臺,為教師聯網收集教育信息提供便利,提供專業發展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途徑,使農村教師教育教學的成就感,事業感得以提升,形成自己立足農村教育事業的意義與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探討如何避免小學化傾向,以期在得到社會和家長的充分支持的條件下更好的開展家園合作。
在如今快速發展的現代化節奏中重建鄉土文化價值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應充分利用好傳播媒介引導人們了解農村和進入農村,增強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村文化的信心,同時關注農村在發展中的不足。
受現實功利價值觀的影響,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實質上是人們對鄉土文化的一種逃避,也是一種從深沉根源上對自身鄉土文化價值的湮沒。回歸鄉村文化的手段是為了激活農村鄉土文化的生命力,也是對地方鄉土文化價值的重建。作為正處于農村學前教育的攻堅階段的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的解決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難題。提升農村文化,形成和諧的鄉村人文生態使得農村學前教育進入良性的發展軌道,發揮其積極作用。
對于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應該引起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加以政策引導,著重改變教育理念,加強人才引進和交流,改善環境,促使農村學前教育走向科學合理地發展軌跡!
[1]楊素梅.淺談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及其對策[J].上海教育科研,1995(2):48.
[2]汪麗榮.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5(12).
[3]趙新巖.農村幼兒園的安全隱患與對策淺析[J].平安校園,2015(12).
[4]程璐.不可忽視的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J].人民教育,1995(6).
[5]洪信良.警惕孩子崩潰在起跑線上[J].教育,2009(11):16.
[6]李海琴.如何為農村幼兒園尋找課程資源[J].幼兒100(教師版),2015(09).
信陽師范學院)
金彩虹(1993-),女,信陽師范學院在讀研究生,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