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軼
抓好黨建工作 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破產關閉過程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公司關閉破產改革實踐
■ 萬軼
中國鹽業總公司控股的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鹽株化)曾經是中南地區最大的化工原料生產基地,始建于1956年。截止到2014年底,企業共有職工8500多名,資產總額25億元,負債總額30億元。2014年9月,為積極響應國家“深化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的戰略方針,支持湖南省實施湘江流域污染治理和清水塘地區企業停產搬遷計劃,實現中鹽總公司產能過剩行業再平衡和轉型發展,經征求湖南省、株洲市有關部門意見后,中鹽總公司決定對株化實施關閉破產,成立了中鹽株化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關閉破產工作。
回顧株化破產高強度、超負荷、快節奏改革歷程,中鹽株化公司黨委努力適應新形勢,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探索構建新型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切實加強黨的工作,確保黨的組織不散、黨的組織工作不停、黨的組織關系不斷,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作用,實現了株化破產過程中的穩中有進、穩中有序。
加強企業政治組織力量,確保核心作用不減。株化破產關閉過程中,中鹽株化公司黨委緊抓住黨的建設這個“法寶”,把企業黨建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體系。成立了由中鹽總公司牽頭,省國資委、株洲市政府參加的聯合工作組,建立了工作聯動機制和內部運作機制,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委員為成員的企業破產改革小組,下設12個職能組。各級黨組織始終參與企業改革工作,與有關方面共同研究、制定關閉破產的改革方案。同時,加強對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的領導,把廣大職工群眾組織起來,形成強大合力,確保破產關閉企業黨的組織堅強。實時開展黨的組織活動。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活動,組織1505名黨員集中觀看反腐紀實錄像片、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組織47個基層黨組織集中學習“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教育讀本。堅持做好黨員的日常管理和黨員的發展工作,在企業破產改革期間,發展黨員23名,堅持做好黨員組織關系轉移工作。扎實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在株化破產改革的攻堅階段,株化黨委集中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在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了“雙優”爭創評比活動,教育引導黨員結合自身實際在改革中找差距、定目標、談體會,增強了廣大黨員的黨性觀念,提高了黨組織和黨員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確保職工隊伍不散。黨委根據破產改革期間職工思想活躍的實際,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把教育引導職工顧全大局,保持穩定作為各級黨組織的中心任務,耐心細致地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和解釋工作,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講清企業破產改革的目的意義,讓職工“心平”;講清企業破產改革的方法、步驟和政策,讓職工“心明”;講清企業破產改革重組和職工安置辦法和原則,讓職工“心穩”。大力加強思想教育。針對廣大職工群眾普遍關心的改革焦點和熱點問題,專門制作了《中鹽株化改革改制熱點問題面對面》《國企破產職工享受政策》等宣傳手冊,做到“在職職工人手一冊、離退休職工一戶一冊”。對中層管理人員、職工代表和職工骨干進行宣講,并廣泛征求職工意見。組織現場答疑,并向職工發出公開信,解讀方案,呼吁職工支持和參與改革。通過舉辦中層干部、職工代表、黨工團骨干人員培訓班,全面學習改制方案要點,層層做好思想宣傳工作。切實維護職工利益。充分考慮職工的合理訴求,積極爭求多方的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想盡一切辦法拓寬分流安置渠道,拓寬職工的選擇途徑,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總公司與省政府領導先后進行了6次會談,與省國資委、省國企改革辦等會談次數達到20多次,爭取到株洲市政府5億元搬遷補償款和人員“提前退休”政策,實現了改革過程中錢有來路,人有去路。到2017年3月30日,經審核確定的在職人員4669人,離退休人員3591人。提前五年退休已辦理724人,特殊工種提前10年退休已辦理754人,領取安置補償金解除勞動關系人員3100多人,職工分流安置率99.6%。加強信訪接待。黨委高度重視職工和供應商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專門成立了信訪接待組,堅持耐心、細心、用心的接待原則,如實記錄問題,詳細解釋工作。破產改革期間,共接待各方來訪人員5600多人次,問題22大類7800余條,并逐一做好接待解釋工作,大大緩解了矛盾壓力。廣泛開展暖心活動。廣大黨員實行包干責任制,主動找群眾談心,了解職工群眾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宣傳引導和政策解釋。大力開展“辦實事、送溫暖”活動, 先后看望離退休老干部職工421人,幫扶困難職工46戶,解決職工訴求128起,深受職工群眾好評。
加強企業維穩機制建設,確保社會大局不亂。國有集體企業改制關閉破產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各方面利益,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矛盾和沖突,對當地社會經濟健康穩定和諧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為此,企業黨委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迎難而上,保持清醒頭腦,在法律和政策許可的范圍內,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個人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合法、合理、合情的關系,正確處理改革工作的額力度、進度、深度的關系,實現了破產改革過程中的“絕對穩定”。層層落實責任。制定了《株化破產改革穩定工作總方案》,根據進程和重點環節,制定了四大類13個維穩預案,明確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是穩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維穩工作格局,實現了維穩工作的針對性和前瞻性。建立聯合機制。定期與株洲市政府和公安召開三方聯席會議,研究、交流維穩信息動態,遇有情況,聯合辦公,協調行動,形成合力,及時控制事態。同時加強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加大防范力度,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依法依規處置、處理過程中,堅持“支持合理訴求,抵制漫天要價”,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對于一些死纏亂打、無理取鬧,甚至威脅、襲擊企業領導的人員堅持原則,不折不扣、不卑不亢。同時,堅持問題的差異化、區別化,能解決的問題要當場表態,立即答復,不能解決的問題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做到職工不散、領導不走、思想不通、工作不停,確保了株化整個改制過程中沒有發生一起嚴重群體性突發事件,被株洲市政府譽為清水塘老工業區關閉退出的排頭兵。
(作者單位:中國鹽業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