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維清
以板塊建設為引領推動實現轉型新發展
■ 劉維清
進入2017年以來,面對鹽業體制改革發展的嚴峻形勢,東營鹽業有限公司在山東省鹽業集團的領導下,以板塊建設為引領,積極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銳意改革,團結奮進,加快企業轉型發展步伐,不斷推動各項工作實現新發展。
為鞏固和搶占食鹽市場,適應鹽業改革新形勢、新要求,東營公司在全市開展了以“國企品質、放心品牌”為主題的食鹽安全放心專柜建設工程。一是加快食鹽安全放心專柜建設。在對全市食鹽銷售網點拉網式調查的基礎上,由市公司統一設計、集中采購不同規格和布局的食鹽專柜,有效降低專柜成本。制定專柜鋪設計劃,由各縣區分批次對城區、鄉鎮駐地具有一定規模的商超、農貿市場及居民社區銷售網點,農村地區網點配置食鹽專柜。出臺獎勵政策,對通過驗收合格的專柜每個補貼100元,提高縣區公司工作積極性。到6月底,第一批351臺專柜已安裝完成,這將對保障食鹽市場份額、增加品牌價值和提升企業形象,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二是進一步拓寬食鹽銷售渠道。5月,與東營郵政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建設、倉儲、物流、配送及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到6月底,接入郵政“買賣惠”線上銷售平臺,在全市郵政68家網點安置食鹽專柜。積極與東營職業學院、藍海集團等大型飯店食堂,簽訂直送協議,與銀座、商業大廈、百貨大樓、勝大等大型商超達成合作意向,有效防止了市場用戶的丟失,維護了市場份額。三是持續抓好產品結構調整。面臨銷量下滑的不利局面,堅持按照“低端保市場、中、高端保利潤”的指導原則,多次到食鹽生產廠家洽談業務合作,選擇適銷對路的食鹽品種,引進了孕婦鹽、烤鹽等新品種,豐富食鹽市場供應。到6月底,全市上市銷售品種14種(其中中高端食鹽占12種),基本形成了“魯晶”系列全品種覆蓋,食鹽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工業鹽經營是東營公司的優勢業務。今年以來,公司把工業鹽經營作為經濟效益的重要增長極來抓,作為鹽業經濟的重頭戲來唱,全面強化各種有效措施,把大工業鹽的經營做活、做大、做強,實現工業鹽銷售取得歷史突破。一是充實工作人員,加強技能培訓。全市各級從人力、財力上持續加大支持力度,通過優化機構、調配人員等措施,充實一線經營工作,進一步增強了營銷力量,為工業鹽經營創造了良好條件。二是對工業用鹽銷售實行內部承包經營,銷售經營費用包干,承包人員收入采取底薪加業務費提成辦法,進一步調動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雙贏”助力提高公司經濟效益。三是建立起鹽源客戶檔案。了解每一企業原鹽產量、質量、企業信譽度等情況,隨時與企業溝通有關國內外市場需求狀況,引導企業優質高產,確保企業效益,取得企業信任,穩定原鹽客戶量。
通過與鹽場協商溝通、政策引導、保證資金及時到位等策略,開拓了新的原鹽渠道。四是采取“走出去開市場、請進來談業務”的方式,構筑客戶關系,促進業務開展,加大了新客戶、新市場開拓力度,市場覆蓋半徑得到空前突破。加強與化工企業溝通協調,供應優質的產品,取得企業信任,穩定計劃指標量。
為充分挖掘現有資源優勢,在經過詳細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公司決定對利津公司位于自然保護區的鹽田實施項目改造,做好高端海鹽生產試驗,以期發揮該鹽田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并將該項目將作為全市鹽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之一,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力度,全力將此培育為全市鹽業重要的新經濟支撐點。一是采取市公司本部與利津公司合作共建的方式,共同出資合作把位于自然保護區內的鹽田進行改造試驗,實施一期200公畝結晶池改造成年產2000噸小顆粒低鈉食用鹽生產項目,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天然、綠色、環保的高端食用海鹽原料鹽生產基地。二是多次赴萊陽鹽場、寒亭鹽場、省海洋科學研究院,中鹽國本公司、中鹽制鹽研究院等地考察學習,與魯晶科技、海鹽公司等食鹽定點企業對接,得到了省集團公司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向建設高端食鹽原料鹽基地邁出了關鍵一步。目前,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已順利完成改造,并于6月初試生產出第一批產品,截止到6月底共生產小顆粒鹽2 0 0噸,其色澤、感官、顆粒等品相優良。
公司以全市社區商貿流通服務為突破口,以打造平臺和渠道為著力點,著手孵化以“互聯網+電商+社區+小超市+物流”為主要運營模式的社區便民服務店、互聯網超市,實現鹽產品和非鹽商品的一體化銷售配送,打造和擴充自有銷售渠道。同時,以現有食鹽營銷網點為基礎,大力把經營觸角向鄉鎮和農村延伸,著力打造和擴充緊密型營銷合作渠道。籌備與京東、淘寶等電商接洽結合,努力根據其要求打造實體店和形象店,并借助社區店的便利優勢,實施商品及時送貨上門服務,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里”,實現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有機融合。目前,公司已經開展前期調研,初步形成了商貿流通板塊建設框架。
挖潛增效永遠在路上,通過開展資本運營、資產經營,最大限度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一是進一步理順市縣公司產權管理關系,及時上報產權登記變更資料,有效提升資產規模。二是全面有效進行清產核資,搞好資產梳理排查,編制了市、縣區公司資產情況說明和主要固定資產明細表,詳細掌握了資產屬性和狀態。三是通過實行鹽場生產和工業鹽經營承包經營,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跳出固有思維模式,將利津公司鹽田改造為食鹽生產基地,實現了資產增值。四是加強資金管理,按日填報本部資金狀況,每周填報全市資金狀況,每月編報月度資金預算,確保能夠隨時掌握資金運行情況,發揮資金最大作用。
站在迎接服務經濟時代的高度,結合我市資源及區位優勢,積極穩妥地發展適合自己的實體項目,培育具有較強支撐力的利潤源。一是加大溴素生產項目立項的協調爭取力度。撰寫了《關于提高海(鹵)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進全市鹽行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建議市政府積極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發展鹽業循環經濟,實現“一水用”。旨在通過此舉,實現我們在鹽場區域內配套建設溴素、苦鹵綜合利用項目的目的。該建議已獲得市發改委的充分認可,目前正在就其可行性和實現路徑進行分析論證。二是積極尋找收購適合自身發展所需的鹽田項目,著力擴大企業發展規模。
(作者單位:東營鹽業公司)
(編輯: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