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程
(江蘇省徐州市中醫院檢驗科,江蘇 徐州 221003)
·檢測與診斷·
淺論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張 程
(江蘇省徐州市中醫院檢驗科,江蘇 徐州 221003)
目的:探討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方法:對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江蘇省徐州市中醫院檢驗科進行檢驗的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的檢驗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統計出其中質量不合格的標本,并對檢驗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總結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預防措施。結果:1)在這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中,質量不合格的標本共有220例,占4.6%。其中,尿液標本的不合格率為4.2%(52/1240),糞便標本的不合格率為2.7%(27/1000),分泌物標本的不合格率為1.7%(9/520),痰液標本的不合格率為8.0%(132/1640)。其中,痰液標本的不合格率最高,與其他微生物檢驗標本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導致這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標本被污染、采集的時間不合理、送檢不及時以及檢驗的步驟不規范。其中,標本被污染是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46.8%。結論: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較多。臨床上只有規范檢驗時的操作步驟,提高檢驗人員的責任心,同時對標本的采集和送檢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才能降低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的不合格率,確保檢驗結果的真實、有效、可靠。
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原因;預防措施
進行微生物檢驗是臨床上分析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特征、為患者合理選用抗生素以及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來,隨著微生物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先進檢驗儀器的推廣應用,微生物檢驗的準確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不容忽視的是,進行微生物檢驗所涉及的環節較多,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標本的質量不合格,進而會給醫院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探討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我們對近期在江蘇省徐州市中醫院檢驗科進行檢驗的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的檢驗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將研究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間在江蘇省徐州市中醫院檢驗科進行檢驗的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其中,有痰液標本1640例(占34.2%),尿液標本1240例(占25.8%),分泌物標本520例(占10.8%),糞便標本1000例(占20.8%),無菌液體標本400例(占8.3%)。
我們通過對這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的檢驗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統計出其中質量不合格的標本,然后對微生物檢驗的各個環節(采集、保存、送檢、檢驗等)進行分析,總結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預防措施。
用SPSS12.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中,質量不合格的標本共有220例,占4.6%。其中,尿液標本的不合格率為4.2%(52/1240),糞便標本的不合格率為2.7%(27/1000),分泌物標本的不合格率為1.7%(9/520),痰液標本的不合格率為8.0%(132/1640)。其中,痰液標本的不合格率最高,與其他微生物檢驗標本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我們通過對這220例質量不合格的微生物檢驗標本進行分析以及對檢驗的各個環節進行調查發現,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標本被污染、采集的時間不合理、送檢不及時以及檢驗的步驟不規范。其中,標本被污染是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46.8%。詳見表1。

表1 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影響因素
臨床上在進行微生物檢驗時,要求整個檢驗環節必須嚴格執行相關的標準,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一些人為因素會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的質量不合格,從而影響醫生對疾病的判斷及患者的治療效果[1]。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較多,不同類型標本的影響因素也并不完全一致。徐超[2]對8328例微生物檢驗標本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標本共有128例,占1.5%。其中,痰液標本和尿液標本的不合格率相對較高。在本次研究的4800例微生物檢驗標本中,質量不合格的標本共有220例,占4.6%,不同類型標本的不合格率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痰液標本(8.0%)、尿液標本(4.2%)、糞便標本(2.7%)和分泌物標本(1.7%)。現將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總結如下。
1)標本被污染:尿液標本和糞便標本在采集時易受到污染,以中段尿標本的采集為例,患者未清潔外陰而直接采集尿液標本,就會增加標本被污染的幾率。此外,痰液標本在留取的過程中極易被口咽部的細菌所污染,從而使標本的性質發生改變。2)采集的時間不合理:人體在一天之中不同時間段里的代謝活躍度不同,因此,如果微生物檢驗標本采集的時間不合理,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標本的質量。另外,對剛剛用藥后的患者進行標本采集,也會對標本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3)送檢不及時:通常情況下,微生物檢驗標本應在采集后的2h內送檢,且應注意保存。若送檢的時間過長,標本中致病菌的數量就會發生變化,從而嚴重影響標本的質量。4)檢驗的步驟不規范:檢驗人員的專業水平較差,或責任心不強,未能按照規范的檢驗步驟進行操作,使標本被污染,從而會影響微生物檢驗標本的質量。
1)正確采集并及時送檢標本。結合受檢者的病情、病史和用藥情況,為其選擇最佳的標本采集時間。同時,采集標本的過程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合理控制采集量。標本采集完畢后,要在2h內送檢,對于送檢時間過長的標本,需要重新進行采集。2)規范微生物標本的檢驗步驟。微生物檢驗標本在保存時應與其他有菌物品隔離開,在檢驗前需對所用的設備進行校正和消毒,同時認真核對各項檢測內容,加強對檢驗的各個環節進行質控。3)全面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醫院要加強對檢驗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培訓,并對其進行嚴格的考核。同時,加強對檢驗人員進行醫德教育,強調微生物檢驗對患者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其責任心,增強其責任意識。
綜上所述,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不合格的原因較多。臨床上只有規范檢驗時的操作步驟,提高檢驗人員責任心,同時對標本的采集和送檢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才能降低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的不合格率,確保檢驗結果的真實、有效、可靠。
[1]王志超,杜豪偉,栗朋輝.有效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針對性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3(5):4800-4801.
[2]徐超.微生物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質量控制對策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5,14(2):49-50.
R446.1
B
2095-7629-(2017)6-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