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娥,馮 玉
(常州市口腔醫院口腔兒科,江蘇 常州 213000)
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治療感染根管的效果探析
常 娥,馮 玉?
(常州市口腔醫院口腔兒科,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探討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治療感染根管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間江蘇省常州市口腔醫院口腔兒科收治的80例感染根管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80例患兒分為多次性根管治療組和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每組各有40例患兒。對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療技術進行治療,對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NRS評分及其術后細菌感染的發生率。結果: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的NRS評分明顯低于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其術后細菌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略高于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二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治療感染根管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減輕患兒的疼痛感,降低其術后細菌感染的發生率。
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感染根管;治療效果
感染根管是牙科的常見病。該病在兒童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根管治療技術對該病患兒進行治療。傳統的多次性根管治療技術通常有三大操作步驟,即預備根管、消毒根管及填充根管,其療效尚可[1]。但此技術的治療周期較長,進行根管操作的次數較多,易導致患兒對治療產生抵觸心理。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已逐漸應用于感染根管的治療中,且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治療感染根管的臨床效果,筆者對近年來江蘇省常州市口腔醫院口腔兒科收治的80例感染根管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選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間江蘇省常州市口腔醫院口腔兒科收治的80例感染根管患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80例患兒的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臨床上規定的感染根管的診斷標準。2)年齡≥8歲。3)其家長自愿參與此項研究。患兒的排除標準是:1)臨床資料缺失。2)不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隨機將這80例患兒分為多次性根管治療組和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每組各有40例患兒。在多次性根管治療組中,男性患兒和女性患兒分別有21例和19例,其年齡為8~14歲,平均年齡為(11.37±1.42)歲,其共有85顆患齒。其中,有16例患兒存在牙髓壞死,11例患兒患有慢性根尖周炎,13例患兒患有急性根尖周炎。發病的牙位:有12例患兒的上頜前磨牙發病,28例患兒的下頜前磨牙發病。其中,有PAI分級為Ⅰ級的患兒6例,為Ⅱ級的患兒9例,為Ⅲ級的患兒12例,為Ⅳ級的患兒4例,為Ⅴ級的患兒9例。在一次性根管治療組中,男性患兒和女性患兒分別有25例和15例,其年齡為8~15歲,平均年齡為(12.16±1.36)歲,其共有82顆患齒。其中,有15例患兒存在牙髓壞死,14例患兒患有慢性根尖周炎,11例患兒患有急性根尖周炎。發病的牙位:有10例患兒的上頜前磨牙發病,30例患兒的下頜前磨牙發病。其中,有PAI分級為Ⅰ級的患兒8例,為Ⅱ級的患兒11例,為Ⅲ級的患兒10例,為Ⅳ級的患兒5例,為Ⅴ級的患兒6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對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在進行手術前對患兒的患齒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其感染根管的具體情況。術中對患兒進行局部麻醉,之后對其進行常規的開髓與拔髓操作。對患兒根管的長度進行測量,用鎳鈦根管銼對其進行根管預備處理。根管預備完成后,用濃度為2.5%的氯酸鈉與濃度為3%的雙氧水對患兒的根管進行清洗和消毒,之后用消毒紙將其根管吸干。采用冷側壓法將根充糊劑充填至患兒的根管中,將多余的根充糊劑去除,在糊劑的上方用水門汀進行墊底操作。術后2~3d內用抗生素對患兒進行預防感染治療[2]。2)對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療技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兒進行局部麻醉和常規的開髓、拔髓操作,對其根管的長度進行測量,用鎳鈦根管銼對其進行根管預備處理。根管預備完成后,用濃度為2.5%的氯酸鈉與濃度為3%的雙氧水對患兒的根管進行清洗與消毒,之后用消毒紙將其根管吸干。將氫氧化鈣糊劑、Roeko氫氧化鈣藥尖及氧化鋅丁香油酚(ZnOE)填充入患兒的根管中進行暫封處理,1周后對其進行復診,并根據復診的結果選擇對其進行根管充填或延期填充,對其進行根管充填的方法與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相同。
將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分為顯效、好轉和無效三個標準[3]。顯效:治療后,患兒的患齒未出現不適的癥狀,其患齒的咬合功能恢復良好,經X線檢查顯示其患齒正常,且其PAI分級降低Ⅰ級~Ⅱ級。好轉:治療后,患兒的患齒未出現明顯的不適癥狀,其患齒的咬合功能恢復較好,經X線檢查顯示其患齒基本正常,但其PAI分級未下降。無效:治療后,患兒的患齒出現了明顯的不適癥狀,其患齒的咬合功能較差,經X線檢查顯示其患齒存在異常,且其PAI分級有所上升。總有效率=(顯效的例數+好轉的例數)/總例數×100%。
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術后發生細菌感染的情況。2)采用疼痛評估數字分級法(NRS)對兩組患兒術后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價。NRS評分的分值為0~10分,其中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
用SPSS18.0版統計學軟件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及細菌感染的發生率用%表示,用χ2檢驗,其NRS評分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的NRS評分及其術后細菌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略高于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NRS評分及細菌感染發生率的比較
根管治療技術是臨床上治療感染根管的常用方法。此方法能有效地清除患兒根管內的感染源,從而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4]。但多次性根管治療技術的療程較長,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另外,多次對患兒進行根管治療還會增加其術后發生細菌感染的風險[5]。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是指在對患兒進行根管填充時將所有操作步驟一次性完成。相關的研究表明[6],若患兒的牙髓存在活力,牙髓表面即為感染的主要部位,因此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對其進行治療可獲得理想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的NRS評分及其術后細菌感染的發生率均低于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略高于多次性根管治療組患兒,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技術治療感染根管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減輕患兒的疼痛感,降低其術后細菌感染的發生率。此 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宋小麗.感染根管行一次或多次性根管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2):3300.
[2]馬連會.感染根管一次性與常規根管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J].河北醫學,2015,21(12):2119-2120.
[3]金偉明.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療的術后反應和短期治愈情況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4):611-612.
[4]張麗蕓.應用一次性根管治療老年人磨牙感染根管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5):93-93.
[5]呂銀鵬,侯繼維,李瀟.一次性根管治療對老年人磨牙感染根管的療效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24):2081-2083.
[6]張永富.感染根管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的短期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5,2(7):3-4.
R781.3
B
2095-7629-(2017)6-0042-03
*通訊作者: 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