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東
(承德鋼鐵公司職工醫院呼吸內科,河北 承德 067102)
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研究
趙彥東
(承德鋼鐵公司職工醫院呼吸內科,河北 承德 067102)
目的:探討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方法:對某院收治的94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9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47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使用甘精胰島素和葡萄糖液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和臨床療效。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日均血糖值、低血糖的發生率、大便潛血轉陰的時間、胰島素的用量和臨床療效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進行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島素和葡萄糖液進行治療的效果確切,可迅速改善其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上消化道出血;糖尿?。桓示葝u素;葡萄糖液;效果
糖尿病是內科的常見病。此病是指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較高,且無法根治,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糖尿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易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甚至會危及其生命[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有效方法,筆者對某院收治的94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某院收治的94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為:1)患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2)合并有嚴重腫瘤疾病的患者。3)意識不清的患者。在這94例患者中,有男性49例,女性45例。他們的年齡在45.3歲~63.9歲之間,平均為(54.6±2.5)歲。這些患者的病程為1.3~8.4年,平均病程為(4.85±0.5)年。將這9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47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檢查,并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2)對患者進行常規止血治療,即每間隔6個小時,為其注入200U的凝血酶和40mg的質子泵抑制劑潘妥洛克,2次/天。3)讓患者禁食、禁水,并為其留置胃管。4)對患者進行補液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靜脈滴注 500~1000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和1000~2500ml 濃度為5%的葡萄糖。(2)靜脈滴注500ml的復方氨基酸和濃度為15%的氯化鉀,4g/天。C.維生素C,3g/天。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即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為其使用適量的胰島素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使用甘精胰島素和葡萄糖液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將4~6g濃度為5%的葡萄糖液混入甘精胰島素中。每天早上8點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2)胰島素的初始劑量為10U/天。根據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為其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將其血糖水平需控制在10mmol/L以下。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的空腹血糖的水平、大便潛血轉陰的時間、低血糖的發生率及胰島素的用量。
準顯效:經過治療,患者黑便、出血、高血糖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經過治療,患者黑便、出血、高血糖等癥狀顯著改善。無效:經過治療,患者黑便、出血、高血糖等癥狀均無改善,甚至病情在加重。
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獲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日均血糖值、低血糖的發生率、大便潛血轉陰的時間、胰島素的用量均 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空腹血糖(mmol/L)治療后日均血糖(mmol/L) 大便潛血轉陰的時間(d) 胰島素的用量(U) 低血糖的發生率(%)觀察組 47 8.03±0.53 9.13±1.43 4.11±0.73 21.94±1.32 0(0.00)對照組 47 8.05±0.51 13.53±1.59 6.38±1.63 56.39±4.53 7(14.89)t值 0.1864 14.1059 8.7135 50.0545 16.087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日益上升,已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位致死性疾病[2]。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及病機尚不明確。相關的學者認為,糖尿病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進食過多、體力勞動減少、肥胖等)有關。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表現有多食、消瘦、多飲及疲乏無力等。糖尿病患者在長期高血糖狀態的影響下,極易發生各臟器損害的情況,如眼、腎、血管、肝、心臟等。其中,合并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極易發生大血管病變,從而使其出現脾功能亢進,進而導致其因十二指腸潰瘍而發生上消化道出血[3]。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有黑便、嘔血等癥狀。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其病死率為8%~13.7%,且預后不理想[4]。目前,臨床上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是進行內科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原則是:先止血再控制血糖水平。甘精胰島素具有穩定的分子結構。此藥易在酸性環境下溶解,經皮下注射能穩定患者機體內的六聚體,增強分子間的結合力,延長藥效的時間,具有顯著的降糖效果。另外,甘精胰島素還能降低患者機體的耐藥性,不需要大量用藥即可達到理想的降糖效果[5,6]。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補充葡萄糖液、氨基酸、維生素C等液體,能夠促進其傷口的愈合,提供其機體所需營養,提高其止血和控制血糖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進行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島素和葡萄糖液進行治療的效果確切,可迅速改善其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1]魏蜀權.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臨床分析和治療[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24):139-141.
[2]魏蜀權.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臨床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110-111.
[3]張金生.90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06(7):120.
[4]劉杰斌.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8(2):136-137.
[5]馬立萍,魏月明,李亞冬,等.2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血糖控制方法的探討[J].臨床內科雜志,2010,27(9):634-635.
[6]杜軍.13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研究[J].醫學信息,2014,(18):4155.
R587.1
B
2095-7629-(2017)6-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