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鍇,周玉彩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中心衛生院,廣西 百色 531407)
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對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的效果分析
許忠鍇,周玉彩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中心衛生院,廣西 百色 531407)
目的:探討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對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中心衛生院出生的78例早產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78例早產兒分為母乳喂養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39例早產兒。對母乳喂養組早產兒進行常規母乳喂養,對聯合組早產兒采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的方式進行喂養,然后比較兩組早產兒頭圍增長的速率、身長增長的速率、體重增長的速率、喂養不耐受情況的發生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及其ALB、ALP、PA的水平。結果:1)出生一個月后,聯合組早產兒頭圍增長的速率、身長增長的速率及體重增長的速率均明顯優于母乳喂養組早產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出生一個月后,聯合組早產兒PA的水平明顯優于母乳喂養組早產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早產兒ALB、ALP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兩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的發生率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的方式對早產兒進行喂養,能有效地促進其生長發育,且其喂養不耐受的情況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較低。
母乳強化劑;母乳喂養;早產兒;生長發育;效果
早產兒是指胎齡在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其出生的體重多在2.5kg以下,頭圍多在33cm以下[1]。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兒的胃腸功能較弱,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因此在對其進行喂養時需格外注意。母乳是早產兒最理想的食物。但近年來的臨床研究表明,單純進行母乳喂養不能為早產兒提供其生長發育所需的礦物質和蛋白質,易導致其生長發育緩慢或出現代謝性骨病。近年來,大量的研究指出,在對早產兒進行母乳喂養時,在其母乳中添加母乳強化劑,能有效地促進其生長發育[2]。為了進一步探討使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對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的臨床效果,筆者對近年來在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中心衛生院出生的78例早產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中心衛生院出生的78例早產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78例早產兒的納入標準是:1)胎齡≤36周,體重在1.5~2.5kg之間。2)其家長自愿參與此項研究。排除標準是:1)在圍生期存在重度窒息的情況。2)對牛奶蛋白過敏。3)存在腦室出血或先天畸形的情況。4)患有先天性疾病。5)出生后接受過外科手術治療。隨機將這78例早產兒分為母乳喂養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39例早產兒。在母乳喂養組中,有男性早產兒19例,女性早產兒20例,其出生時的胎齡為28~35周,平均胎齡為(31.63±2.98)周。在聯合組中,有男性早產兒18例,女性早產兒21例,其出生時的胎齡為27~36周,平均胎齡為(31.54±3.12)周。兩組早產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對母乳喂養組早產兒進行常規母乳喂養,方法是:在喂奶前,用溫水將乳頭洗干凈,再用熱毛巾擦干,輕輕按揉乳房,擠掉前面的幾滴奶,然后開始對早產兒進行哺乳,白天每隔3h左右喂一次奶,夜里每隔4h左右喂一次奶。2)對聯合組早產兒采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的方式進行喂養,具體的方法是:產后1h對早產兒進行母乳喂養,當母乳喂養的量達到80~100ml/(kg·d)時,將0.5g的母乳強化劑(德國進口的雀巢BEBA貝巴FM85,規格為200g/罐)加入到20ml的母乳中對早產兒進行喂養,每隔3~4h喂食1次。3d后若早產兒未出現喂養不耐受的情況,則將母乳強化劑的用量增至1g,持續喂養1個月。
1)觀察并記錄兩組早產兒出生一個月后的生長發育情況,包括其頭圍增長的速率、身長增長的速率和體重增長的速率。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頭圍增長的速率=(出生一個月后的頭圍-出生時的頭圍)/ 出生的周數;身長增長的速率=(出生1個月后的身長-出生時的身長)/ 出生的周數;體重增長的速率=(出生1個月后的體重-出生時的體重)/出生的周數。2)出生時與出生一個月后,對兩組早產兒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及堿性磷酸酶(ALP)的水平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的結果進行記錄和比較。3)觀察并比較兩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的發生率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
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出生一個月后,聯合組早產兒頭圍增長的速率、身長增長的速率及體重增長的速率均明顯優于母乳喂養組早產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出生一個月后兩組早產兒生長發育情況的比較(±s)

表1 出生一個月后兩組早產兒生長發育情況的比較(±s)
體重增長的速率[g/周]聯合組(n=39)0.93±0.08 0.66±0.12 11.66±1.36母乳喂養組(n=39) 0.88±0.12 0.61±0.09 9.57±1.62 t值 2.165 2.82 6.171 P值 <0.05 <0.05 <0.05組別 頭圍增長的速率(cm/周)身長增長的速率(cm/周)
出生時,兩組早產兒PA、ALB、ALP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生一個月后,聯合組早產兒PA的水平明顯優于母乳喂養組早產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早產兒ALB、ALP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出生時與出生一個月后兩組早產兒PA、ALB、ALP水平的比較(±s)

表2 出生時與出生一個月后兩組早產兒PA、ALB、ALP水平的比較(±s)
組別 PA(g/L) ALB(g/L) ALP(mmol/L)出生時 出生一個月后 出生時 出生一個月后 出生時 出生一個月后聯合組(n=39) 99.01±4.26 112.56±3.24 30.77±4.08 33.22±3.43 311.02±112.88 312.54±142.27母乳喂養組(n=39) 97.39±3.13 101.89±2.23 31.32±3.43 33.39±3.52 297.67±123.03 284.88±113.64 t值 1.914 16.941 0.644 0.216 0.499 0.94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兩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的發生率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的發生率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發生率的比較[%(n)]
母乳中含有脂肪、乳鐵蛋白、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牛磺酸和脂肪酸等各類營養物質,是嬰兒最安全、最理想的食物[3]。但臨床研究表明,每100ml的母乳中僅含有68kCal的熱量和25mg的鈣,難以滿足早產兒對能量及鈣的需求,易導致其生長發育緩慢或出現代謝性骨病[4]。而每100ml添加了母乳強化劑的母乳中含有85kCal的熱量和100mg的鈣。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采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的方式對39例早產兒進行喂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與郝麗紅等人的研究結論[5]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母乳強化劑聯合母乳喂養的方式對早產兒進行喂養,能有效地促進其生長發育,且其喂養不耐受情況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較低。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張愛橋.延續護理在產后的應用價值及對產婦純母乳喂養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101-102.
[2]吳艷,鐘曉云,蔣靜,等.住院早產超低和極低出生體重兒強化母乳喂養的前瞻性對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48(1):143-148.
[3]藍羚榕,藍珍.微量喂養對早產兒開奶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3):73-74.
[4]張黎明.綜合干預對初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3):620-622.
[5]郝麗紅,王艷,楊秋凌,等.強化母乳喂養對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的臨床觀察[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10):1063-1066.
R723
B
2095-7629-(2017)6-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