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俏妹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樂東人民醫院骨科,海南 樂東 572500)
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的效果探討
邢俏妹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樂東人民醫院骨科,海南 樂東 572500)
目的:探討對進行髖部骨折術后的老年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在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樂東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8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分為KF組與CG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對CG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術后護理,對KF組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然后對比兩組患者護理的優良率與Harris關節功能的評分。結果:KF組患者護理的優良率明顯高于CG組患者,其Harris關節功能的評分明顯高于CG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可有效地促進其髖關節功能恢復。
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康復護理
髖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其原因主要為老年人多存在骨質疏松的現象。進行手術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髖部骨折的主要方法。由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術后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康復,故對其進行細致、周到的康復護理不僅可提高其治療的效果,而且可促進其髖關節功能的恢復[1]。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本文對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樂東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樂東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在這些患者中,有46例發生股骨頸骨折的患者,有34例發生粗隆間骨折的患者。有34例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有4例行半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有42例行DHS內固定術的患者。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CG組與KF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在CG組患者中,有22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其年齡介于58~74歲之間,平均為(66.7±7.4)歲。在KF組患者中,有21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其年齡介于58~75歲之間,平均為(66.7±7.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本院均對其進行常規護理,包括保持病房環境衛生、進行用藥護理、飲食指導及肢體功能訓練等[2]。對KF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
1.2.1 進行心理護理 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可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現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此,護理人員要以真誠的態度主動安慰、開導患者,向其講解與自身病情相關的知識,認真傾聽其訴說,告訴其術后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康復訓練才可逐漸下床活動,使其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進行日常交流時,護理人員可使用輕松幽默的語氣與患者及其家屬交談,營造良好的住院氛圍,以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
1.2.2 進行髖關節功能訓練指導 在術后第1d和2d,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收縮訓練,即令患者用力伸直膝關節,背伸踝關節,同時繃緊腿部肌肉,持續5~10s后放松。每隔15min練習1次,每天練習15次。在術后第3d,護理人員可使用CPM機協助患者進行關節運動,具體的運動強度應以患者無明顯的疼痛感為宜,每天運動3次。在術后第4d和5d,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運動與端坐練習。在術后第7d~14d,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使用雙拐下床活動。另外,在訓練期間,應禁止患者做雙腿交叉及大幅度彎曲髖關節等動作。
1.2.3 進行并發癥防護 1)防護壓瘡:護理人員應每隔2h為患者翻身1次,并使用濃度為50%的紅花酒精為其擦拭身體,同時保持其被褥的清潔干燥[3]。2)預防肺部感染: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每天進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并定時為其叩背,以促進其排出痰液。可指導患者進行吹氣球訓練,以增加其肺活量,防止其發生肺部感染。另外,應保持病房空氣新鮮、濕潤,以增加患者呼吸系統的舒適感。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每日飲水2000~3000ml,以增加其排尿量,防止其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對于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應保持其導尿管的通暢,并為其定時更換導尿管與引流袋,同時保持其會陰部的清潔。4)預防便秘: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多吃富含粗纖維、具有潤腸通便功效的食物,比如各種蔬菜、粗糧、香蕉、蜂蜜及芝麻等。可指導患者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以促進腸道蠕動。對于已經發生便秘的患者,可適當為其使用緩瀉劑或開塞露。5)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人員可通過將患者的患肢抬高25°、指導患者進行下肢的被動運動來防止其發生深靜脈血栓。
1)將護理效果分為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優:指護理后,患者無疼痛感,可正常進行工作與生活。良:指護理后,患者仍有輕微的疼痛感,但可進行日常工作與生活。可:指護理后,患者仍有疼痛感,可正常生活,但無法進行工作及遠行。差:指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髖關節的功能均未得到改善,其病情甚至在加重[4]。其中,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2)采用Harris髖關節功能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具體項目包括髖部疼痛、關節功能、關節活動度及關節畸形4個方面,每項分值均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說明其髖關節功能越好。
采用統計學軟件SSPS17.0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KF組患者護理的優良率明顯高于CG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KF組患者Harris關節功能的評分均明顯高于CG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Harris關節功能評分的對比 ( ±s,分)

表2 兩組患者Harris關節功能評分的對比 ( ±s,分)
組別 術后1個月 術后3個月 術后6個月KF 組(n=40)79.82±5.11 85.02±4.16 90.16±5.41 CG 組(n=40)83.51±6.21 90.92±5.33 96.68±6.90 t值 -4.381 -6.040 -6.341 P值 <0.05 <0.01 <0.01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KF組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髖關節功能訓練及并發癥防護。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KF組患者護理的優良率明顯高于進行常規護理的CG組患者,其Harris關節功能的評分也明顯高于CG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在于,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進行術后心理護理可顯著減輕其焦慮感,促使其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對患者進行關節、肌肉的功能訓練可加快其髖關節功能恢復的速度。對患者進行擦洗身體、吹氣球、抬高患肢、被動活動下肢及多喝水等護理,則可有效地避免其發生壓瘡、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及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5]。
綜上所述,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可有效地促進其髖關節功能恢復。
[1]劉曼,盧麗.延伸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2):48-49.
[2]黎美玲.持續性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5):23-24.
[3]徐慧萍,趙輝,劉延錦,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快速康復方案的臨床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6,31(10):29-32.
[4]張秀果,丁俊琴,井永敏,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呼吸系統并發癥危險評估表及護理計劃單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75-877.
[5]李昂,張春玲,孫勝男,等.疼痛管理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16):18-20.
R473.6
B
2095-7629-(2017)6-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