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岐


摘 要:文章從我國幼兒園設計所普遍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部分幼兒園設計案例,通過對卡通與童話的特點、幼兒園環境設計的整體分析,說明卡通與童話元素在當代幼兒園設計中的應用及其重要性,希望為幼兒園的設計和建造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幼兒園設計;卡通;動畫;環境設計
幼兒園自20世紀初從歐洲傳入中國,歷經百余年發展已基本自成體系,但縱觀當今社會上各種幼兒園、學前班、托兒所,大致都千篇一律,缺少幼教空間所應有的氛圍,人們只在乎教學質量、生活條件、伙食標準等,卻忽略了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忽略了環境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巨大影響。
一、國內幼兒園環境設計現狀
幼兒園設計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即硬件設施充足但不全面、幼兒活動空間的劃分不夠合理、整體環境設計以成人思維模式為主導,導致我國幼兒園的環境設計質量不高。目前,我國只有針對幼兒園建設中選址、用房、設備、衛生、師資等辦學條件的硬性規定,尚未在環境設計與裝飾方面提出建議,所以師資力量、衛生標準等成為幼兒園經營者的首要追求,他們很容易在拿到辦學許可證后忽略對辦學環境的進一步考慮,無法將空間的特殊性和針對性充分發揮。
二、動漫元素在幼兒園環境設計中的重要性
尤其對于入園率極低的幼兒園,更難談及環境設計,當然這里面有經費投入不足、經費緊缺的原因。但是在商業社會背景下,高質量的環境設計的確是提升幼兒園競爭力的重要砝碼,這里所指的環境設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裝修”,而是基于兒童思維與心理發展的環境設計。
根據美國《時代》雜志所報道的一項研究顯示,當兒童們在他們認為“好看的”(淡藍、黃、黃綠、橙色)房間里接受測試時,智商提高12點,而在“難看的”(白、黑、棕色)室內接受測試時,智商降低14點;當試驗組兒童在好看房間里玩好看的積木,對照組兒童在普通幼兒園里玩耍六個月以后,前者的智商超過后者25點,且前者的友好的言詞、微笑等“積極社會反應”增加53%,而惱怒、有敵意等“消極反應”下降12%。[1]所以活潑、鮮艷的色彩即兒童們眼中“好看”的色彩對兒童的思維和智力發展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卡通與童話元素由各種流行動畫片、漫畫、童話提煉而來,與現實世界中設計元素的區別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色彩,卡通元素大都色彩艷麗,符合兒童的審美習慣和情感表達;[2]其次是造型,卡通人物、動物或場景是藝術家用畫筆或計算機對現實世界的模仿,會借助夸張、扭曲、模擬等方式迎合兒童對現實世界的認識;最后是其巨大的延伸作用,兒童每天必不可少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和動漫影視作品會在他們腦海里留下短暫但很深的印象,當兒童看到熟悉的卡通與童話元素后,會聯想起一定的故事情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心理感受和行事風格。兒童的思維與成人不同,他們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想象和好奇,將卡通與童話元素應用于幼兒園環境設計,可以在有別于現實世界且符合兒童的想象的環境下,滿足他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三、如何將卡通與童話元素應用于幼兒園環境設計
卡通與童話元素的運用不僅局限于墻壁上的貼畫以及不計其數的玩偶和積木,雖然這是幼教空間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我們更應該從兒童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著手,將他們根據動漫作品而延伸出的各種想象變為現實,從而打造“寓教于樂”的幼教空間。
(一)空間劃分
幼兒園內的空間塑造不應該像醫院、辦公樓那樣按部就班,而要利用兒童的體型特點充分發揮室內每一塊區域的作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滿足他們像“超人”一樣“飛檐走壁”的欲望。例如日本D.S幼兒園,設計者為低矮的大開窗特別設計了寬闊的窗臺,這些不起眼的咫尺區域卻成為孩子們玩耍休憩的天堂(圖1)。[3]考慮到兒童的視覺特點和空間體量對其造成的影響,柵欄、半墻,甚至不一樣的地面鋪裝,都可以在兒童“遵守規矩”的群體心理作用下形成他們活動區域的劃分。
(二)色彩
色彩是卡通與童話元素在幼兒園設計中影響最直觀的一個方面,卡通動漫的色彩向來以高飽和度和強烈的色調對比為主要特點。兒童眼中的奇幻世界大概都是在動漫影視中學來的,在幼兒園的設計中投其所好就是驚喜所在。雖然色彩的純度很重要,但無彩色也并不是設計中一定要避免的顏色。例如,我們可以利用白色地毯,加上彩色 “飄帶”,相信這種色彩對比會吸引兒童們,他們也許會開心地順著彩色地毯爬來爬去。
雖然色彩設計并非約定俗成,但也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色彩與空間功能緊密相連。幼兒園的整體的色彩應該在活潑的同時偏沉穩一些,因為它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的同時還要給他們以及家長們帶來安全感。例如法蘭克福JO-JO幼兒園的設計,外墻顏色用能為絕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暖色調奠定色彩基調,并以此為基礎通過黃色、紅色、橙色等色彩的搭配塑造一個色彩亮麗卻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幼教環境(圖2)。[4]
(三)造型
從幼兒園的入口開始就要考慮造型問題。現實世界中的理性思維顯然不適合這個充滿童真的環境,甚至無法為解決小朋友們不想上學的難題提供任何幫助。很多幼兒園的名字與流行動畫片中的幼兒園名稱非常相近,但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仍然是傳統形式,并沒有將卡通與童話的主題在設計中得以體現。
德國柏林有一家名為“Taka-Tuka-Land”的幼兒園,“Taka-Tuka-Land”原本是阿斯特麗林德格的童話名,卻在幼兒園設計中使其成為現實。這座幼兒園色彩活潑又不耀眼,波折起伏的大門源自瑞典著名作家Astrid Lindgren的兒童讀物作品Taka-Tuka-Land中的場景(圖3)。幼兒園內部的功能與娛樂空間同樣充滿想象力,設計者們利用圖紙和建筑模型向孩子們傳達他們對童話的理解并聽取孩子們的意見,最終用回收材料搭建起這間幼兒園。
(四)照明
科技的發展使人類不必再懼怕黑暗,但對于幼教環境來說,自然光必須是首先得到充足且合理利用的因素,因為自然光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所帶來的優勢是人工光源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