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雅雯 劉新芳 吳心怡

摘 要: 高校新年獻詞反映了一所高校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及對未來的展望,體現了該校的精神面貌、學術氛圍和治學理念。本文通過收集2017年中國“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200篇新年獻詞,對比分析了中國高校新年獻詞的修辭特點。研究發現,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在新年獻詞的篇幅上呈遞減趨勢,而在修辭手法使用上則呈遞增;六類修辭手法在高校新年獻詞中得到運用,但更多使用的是對偶、排比和引用。
關鍵詞: 中國高校 新年獻詞 修辭特點 對比分析
1.引言
高校新年獻詞旨在表達對所有為本高校事業付出辛勤汗水和無私貢獻的教職工、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感謝,回顧過去一年中本校在學術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國際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與榮譽,表達對未來美好的展望和對所有人的誠摯新春祝福。高校新年獻詞不僅能促進高校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向前邁進,影響整個高校學術氛圍和發展方向,而且能展現當今中國各高校獨特的文化風貌與內涵。其中修辭手法的運用發揮了巨大作用,也成為高校新年獻詞的一大特色。本文基于2017年中國200所高校新年獻詞文本,對比分析修辭手法在“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新年獻詞中的差異與特色,為我國高校新年獻詞撰寫及高校研究提供參考。
2.研究背景
高校新年獻詞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其內容結構、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都獨具特點。高校新年獻詞通常以校長或校長與書記的名義發布。在中國大學校長講話進入多元化的時代(盛況,2015),研究高校新年獻詞無疑可以更了解中國高校的發展。目前關于高校獻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體、語篇翻譯等方面的研究。付海燕(2013)通過語料庫對校長致辭文體特征進行了實證描述,并與國外高校進行了對比,發現中國校長的詞匯密度高、變化程度低、形容詞使用頻率超高而動詞使用較少;復合句運用較多,文體較正式。金露(2012)從系統功能語法理論就中外大學校長致辭進行了英漢對比研究,發現中國校長傾向采用第三人稱、用事實說話,外國校長更傾向運用第一人稱、訴諸自身感受。徐永亮(2015)發現中國高校網站校長的歡迎詞語類結構潛勢與國外的不同。根據劉義昆和陳琳(2013)的研究,新年獻詞應注重語言美,然而,關于高校新年獻辭,特別是修辭結構,還未有研究。為了提高高校新年獻詞的寫作水平,了解我國高校發展的狀況,本文將就我國高校新年獻詞修辭手法展開研究。
3.研究語料與結果
本研究收集了我國2017年200所高校的新年獻詞,其中“985高校”28篇,“211高校”44篇,普通高校128篇,合計約19.6萬字。
基于所收集的語料,本研究對200篇高校新年獻詞中的修辭手法進行了手工標注統計,結果如下:
4.討論與分析
高校新年獻詞作為連接一所高校去年與今年的紐帶,不僅是一篇普通的新聞稿,而且凝聚和體現了一個大學的治學理念和精神面貌。因此,高校新年獻詞中的選詞、用語、句式、修辭都值得反復推敲。
首先,在語篇長度上,從表1可以發現,普通高校、“211高校”、“985高校”新年獻詞平均篇幅呈遞增趨勢,642.5字﹤1532.7字﹤1662.3字。這從某種意義上說明,重點高校的新年獻詞內容較豐富,它們取得的成績相對較好一些,可表述的內容較多。
其次,在修辭格使用上,從表2可以發現,所有高校的新年獻詞都運用了修辭格,并集中在排比、對偶、引用等六大類,未發現使用“夸張”辭格的現象,說明各高校在展現成就時均基于事實說話。但是,與篇幅特征恰恰相反的是,普通高校、211高校、985高校新年獻詞中平均每篇修辭格的使用頻次呈遞減趨勢,4.1次﹥2.2﹥2.1次。修辭手法的大量使用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高校新年獻詞非常注重語言表述,善于運用修辭手法的藝術魅力來感染受眾、打動受眾,獲得認同,從而達到訴諸的目的。
在六大類修辭格的使用頻次方面,其中對偶使用頻次最高,達259次;其次是排比,189次;再者是引用,120次;對比、比喻、擬人的使用頻次相對較低。下面我們將集中就對偶、排比和引用的使用展開具體討論。
4.1對偶辭格的使用
對偶通常是指文句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意義相關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構成的修辭法。各大高校多使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語義。對偶分為正對和反對,新年獻詞中出現的都為正對,以一些典型事例啟發讀者從中得出概括性印象。
(1)回顧成績,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展望未來,重任在肩,時不我待。(“985高校”——南京大學)
(2)喜悅伴隨汗水,成功蘊含艱辛。(“211高校”——華東理工大學)
(3)回顧過去,我們腳步堅定、溫暖感動;展望未來,我們肩擔重責、激情澎湃。(普通高校——南通大學)
從以上三個例子可以發現,對偶的使用,使得獻詞語句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韻律美、音樂美和整齊美(林興仁,1984)。這種高度概括的表達形式,更加易于記憶,方便作者更加簡練直觀地表達思想感情,更方便讀者在短時間內準確地提煉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意圖。同時,新年獻詞中對偶的使用還給人帶來凝練而集中、優美而酣暢的印象。
從對偶的修辭使用看,除對仗工整的詩句外,朗朗上口的四字詞語也是所有大學的首選。大多數學校的對偶使用既有引用詩句的,又有自己創作的。總體來說,“985高校”和“211高校”創作的對偶句要比普通高校多。對偶在這里不是論證、宣傳或呼吁,而是抒情和感嘆(金倩,2015)。但是在閱讀語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對偶在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4)回顧過去,令人欣慰;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普通高校——電子科技大學)
16個字就把學校2016年與2017年的成果和未來總結出來,精煉簡潔,上下兩句,使文章有韻律美,但是前半句在尾字沒有做到平仄相對,仄起平收。這樣的問題不僅普通高校有,重點高校也有,只是普通高校出現的頻率要遠高于“985高校”和“211高校”。endprint
4.2排比辭格的使用
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旨在獲得形式整齊、增強語言氣勢等表達效果(金倩,2015)。各大高校使用排比的頻率都非常高,“985高校”和“211高校”使用整段排比的數量比普通高校多,并且更加靈活。
(1)世界在變,中國在變,北大也在變。(“985高校”——北京大學)
(2)這一年,我們迎來了東北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承典塑新,力行致遠,校慶標注了東北師范大學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起點,吹響了東師人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的號角;這一年,我們接受了教育部巡視,進一步夯實了從嚴治黨基礎,提升了黨建工作水平;這一年,我們迎接了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本科教學工作不斷加強,教學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211高校”——東北師范大學)
(3)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大財經”發展理念,更加注重內涵建設,更加注重特色發展,更加注重隊伍建設,更加注重開放辦學,朝著有特色高水平財經大學的目標邁進。(普通高校——南京財經大學)
從以上這三個例子可以發現,通過豐富的排比,高校新年獻詞在語勢、節奏感都得到了加強。高校新年獻詞使用的排比大多是由每一段的第一句引領,使整個獻詞篇章變得更加銜接,文章結構條理性更強,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受眾一下子就抓住重點。這種寫作方式在推進文章層層深入的同時,也將情感一步步升華,最終更能達到新年獻詞情感訴諸的表達效果。
除了整段排比之外,短句和短語的排比也非常普遍。短句的排比通常使用在列舉學校在過去一年中取得成果,而短語的排比則較多使用在學校的發展理念、規劃等總結性的話語中。
(4)一個安靜、溫馨、智慧、綠色的現代化校園離我們越來越近。(“985高校”——南京大學)
(5)在轉變的過程中,更加注重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持續推進,更加注重分類指導,更加注重示范引領,更加注重轉變與提升相結合,更加注重理論研究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逐步走出一條全方位、成體系、標準化、有特色的大學發展之路。(普通高校——江西財經大學)
在以上兩個例子中,南京大學的新年獻詞中使用了平排,四個詞在邏輯上并列一致;江西財經大學則使用了遞排,逐層擴大了自己的目標設置,彰顯了江西財經大學在轉變過程中的堅定信念和理想決心,富有情感氣勢。
總之,在排比的使用上“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并沒有太大區別,都選擇使用排比羅列當年所取得的成績,起到了強調和增強語勢的作用,同時使得文章的條理更加清晰。
4.3引用辭格的使用
高校對引用這一修辭手法的使用極為高頻,并多以引用耳熟能詳的詩句、名言警句為主要形式,也通過化用詩句使引用更加貼合獻詞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高校新年獻詞中通過引用,表達辭舊迎新之意及對明年的期望,抒發豪情壯志,并激勵廣大學生和教職工來年繼續奮斗。
(1)滋蘭九畹,樹蕙百畝。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985高校”——同濟大學)
(2)潮平岸闊,風正帆懸。(“211高校”——天津醫科大學)
(3)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再續輝煌。(普通高校——大連外國語大學)
例(1)中的“滋蘭九畹,樹蕙百畝”出自屈原的《離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難》。例(2)“潮平岸闊,風正帆懸”化用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例(3)“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出自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再續輝煌”則化用毛澤東《沁園春·雪》。
高校新年獻詞引用或化用詩句,使獻詞更具詩意和美感。由于中國詩句具有濃厚的歷史感,因此非常適合在新年獻詞這一特定傳統節日來臨之際使用,十分應景的同時,也體現出高校本身的文化修養與內涵,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在引經據典過程中,將相似的道理,相同的精神,通過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形式傳達給讀者,讓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具體化,更具有說服力。每當獻詞中出現引用時,讀者總會感到相通的愉悅感。這種愉悅感來自于每個中國人骨子里深深根植的詩歌文化,一旦出現,就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和思考空間。這正是高校新年獻詞所要呈現給大眾的啟示。
從搜集的數據來看,“985高校”、“211高校”所引用的詩句名言重復率較低,而普通高校引用詩詞的重復率則較高,其中“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引用次數最多,此外像“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等也重復出現了多次。另外,“985高校”、“211高校”在引用古詩句的頻率上也略高于普通高校。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重點高校在新年獻詞中不忘貫徹自己嚴謹的治學理念,而普通高校則略有不足。
從引用內容看,簡潔明了、朗朗上口的古語和對仗工整的詩句是首選。各高校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詩句,用古典文雅的方式清楚表達了自己的意圖;使得獻詞更加具有中國美,增強了獻詞的可讀性。另外,2017年正好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因此表達學校希望在“十三五”有所作為,更上一層樓的古語和詩句成了熱門。再者,一些高校為了宿小與廣大學生的距離感,引用了當年熱門的網絡用語,例如:中國傳媒大學2017年的新年獻詞中用到了“老司機”、“套路”等熱門詞匯,還有一些高校使用了“給你點個贊”、“么么噠”等,增加了獻詞的時代感,顯得更加生動有趣,更吸引讀者。
5.結語
新年獻詞作為一種文體在高校得到普遍應用。本研究基于2017年的200篇新年獻詞,對比分析了“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新年獻詞的修辭特點。研究發現,“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新年獻詞的篇幅呈遞減趨勢,而修辭手法的使用則呈遞增;修辭手法的運用主要集中在對偶、排比、引用等六種方式。基于高校新年獻詞這一特殊、正式的文體特點,修辭手法在高校新年獻詞中的使用非常規范且有序,未有濫用和誤用。修辭手法在高校新年獻詞中發揮了潤色升華與點睛作用,使語篇變得更加銜接和連貫,同時也體現了高校的學術精神與治學理念。熟練掌握高校新年獻詞的修辭手法對于提高獻詞表達的得體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付海燕.中國高校網站校長歡迎致辭文體特征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11):85-87.
[2]金露.中外大學校長致辭語篇翻譯中的元功能對等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12.
[3]金倩.《南方周末》新年獻詞的語言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4]林興仁.具有整齊美和音樂美的優美句式——談談《紅樓夢》的對偶[J].名作欣賞,1984(1):116-118.
[5]劉義昆,陳琳新年獻詞的特點分析與寫作探討[J].采寫編,2013(6):52-55.
[6]盛況.中國大學校長致辭話語系統的變遷[J].高校教育管理,2015(1):11-15.
[7]徐永亮.中外高校網站主頁校長歡迎辭語類對比分析[J].高教學刊,2015(5):96-98.
基金項目:本文是江蘇省大學生創新項目“中外高校新年獻辭修辭對比研究”(196)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美英語寫作教材百年發展比較研究”(17BYY110)的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