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輝
應用型專業轉型背景下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
馮曉輝
在專業建設中圍繞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進行系列研究和探索,是舞蹈表演專業發展壯大的重要目標。實踐教學是應用型本科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實踐能力是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因此,構建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匹配的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
應用型專業 舞蹈表演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一)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構建
目標體系的構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宗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表演能力、教學組織能力和健身指導能力為主線。因此,在教學中應重視實踐教學,豐富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第一,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創新精神,在工作崗位上具有團隊合作意識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第二,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
生的創編能力、表演能力、教學與訓練能力、健身指導能力、溝通能力、活動的組織和策劃能力、管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二)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構建
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是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具體表現,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結合我院舞蹈表演專業的具體情況,按照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將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分為校園課內實訓教學、校園課外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和畢業設計四個環節,環環緊扣,形成“學演結合,四位一體”的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三)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的保障體系構建
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是實踐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保障體系主要從三方面來構建,一方面是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另一方面是“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第三方面是學校管理保障。
(四)表演專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應該是全面、客觀、科學和準確的。實踐教學體系的評價應提倡形成性的評價方式,這種方式是一種發展性的評價,包括對學生成績、情感、態度等方
面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有助于調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此外,評價主體應具有多樣性,即通過社會、教師、專家以及學生四個評價主體行綜合評價,注重評價的整體性和連貫性,評價要全面關注學生發展,甚至可以追蹤到學生畢業,以便學校及時調整思路,提高教學。
(一)以“表演劇目”為中心的藝術實踐教學模式
應用型體育藝術人才在于會編、會演、會跳,檢驗體育藝術人才水平高低的根本標準是體育藝術技能和能力。所以打破傳統的本科體育專業教學模式,建立以培養技能和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形成了以“表演劇目”為中心的新教學模式。該模式打破了以理論知識的邏輯循序為軸線編排課程,安排實踐的思路,改為以不同層次劇目和不同專項為主線,安排各種實踐、實訓內容。
(二)以“藝術展演”為平臺開展校內藝術實踐
藝術展演是以“舞臺磨煉技能,藝術啟發心靈”為主旨,展演的指導思想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將舞臺藝術崗位的專業性和應用性融入實踐內容,使藝術展演成為學生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平臺。我們聘請專家和名師進行指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表演技能和角色創造能力;積極鼓勵藝術創新,為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藝術創造活動提供支持。
(三)以“藝術團”為橋梁開展社會服務
服務社會是高等院校教育職能之一,體育表演專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賦予其具體內涵。近幾年來,我院與政府、教育系統、企業、社區等多方聯動,以“藝術團”為橋梁,積極開展體育藝術傳播。我們組織學生參加省內外各種類型的電視臺綜藝晚會以及慶典文藝活動演出,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
(四)“以賽代練”拓展表演空間
“以賽代練”構建實踐平臺,一是以校內體育藝術比賽為平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參加國內相關賽事,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我院舞蹈表演、編導專業的學生近年來多次參加國內、省內的專業舞蹈比賽,健美操和體育舞蹈院隊常年堅持訓練,并多次在全國比賽中奪得冠軍。
(一)結論
(1)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宗旨構建的“學演結合,四位一體”的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涵蓋校園課內實訓教學、校園課外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和畢業設計四個環節。(2)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實施,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開發了學生的優勢潛能,增強了學生團隊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
(二)建議
(1)“雙師型”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技術水平有待提升。實踐課程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而提升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學校和教師不斷更新理念。(2)實踐環節的組織與管理有待完善。要將企業實際案例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的實施環境。(3)校企合作有待進一步深化。如何充分調動企業、行業參與學校教育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服務,還需進一步研究。
[l]司淑梅.應用型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5~6.
[2]毛志新.高職藝術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