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琳
沈陽體育學院學生課余參與進修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劉 琳
文章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沈陽體育學院學生參與進修情況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從現狀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定的建議,為學生日后能夠更好的參與課余進修活動發揮自己的才干提供理論參考。
課余時間 進修 現狀
(一)研究對象
沈陽體育學院本科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相關數據網站查閱相關文獻以及書籍,為本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托。(2)問卷調查法。對沈陽體育學院學生發放問卷150份,回收142份,回收率94.66%,有效問卷135份,有效回收率95.07%。(3)訪談法。對沈陽體育學院部分專業教師和部分學生家長進行訪談,了解學生教師與家長對于學生課余時間參與培訓的態度等方面,為論文撰寫提供依據。(4)數理統計法。運用Excel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分析。
(一)沈陽體育學院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進修的現狀分析
1、學生參與進修的主觀意識分析
通過對沈陽體育學院學生進行調查,116名學生在對待課余時間進修這件事情上態度積極,占總比85.93%;有19名同學在對待課余時間進修這件事情上態度不積極。通過數據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都能夠有意識的外出參加進修,只有一小部分同學不想在課余時間學習。在當今社會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能夠有大部分學生意識到這樣的情況,自主的在課余時間進行培訓,為自己日后的就業提供更好的幫助。
2、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進修的目的分析
通過對沈陽體育學院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有51名同學想通過進修學習提高自己的專項技能,占總比46.79%;有68名同學想豐富業余生活,占總比62.38%;有32名同學想近距離接觸社會,占總比29.36%;有92名同學外出培訓是因為就業需求,占總比84.4%;還有23名同學因為其他各種不同原因在課余時間參與培訓。從數據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想通過課余時間的培訓來為自己日后就業做打算,想通過培訓來改變自己,拓寬自己的視野,不局限于學校內老師所教的知識,而是通過多方面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技能。
3、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進修的次數分析
通過對沈陽體育學院外出參加進修的109名學生調查得知,共有62名同學課余時間培訓過1-2次,占總比56.88%;共有28名同學課余時間培訓過3-4次,占總比25.69%;共有19名同學課余時間培訓過4次以上,占百分比17.43%。通過數據可以得知,課余時間在外培訓3-4次的學生不足三成,課余時間在外培訓4次以上的就更少了。在自己大學課余時間只進行1-2次培訓很難更好的充實自己的課余生活,希望在日后經濟條件、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更多地去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
4、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進修后的效果分析
通過對沈陽體育學院學生外出參與進修的109名同學調查得知,有49名同學在培訓后考取相關資格證書,占總比44.95%;由于國家規定,只有應屆畢業后才有報考公務員的資格,所以沒有同學考過公務員,占總比0%;有35名同學在外比賽取得好成績,占總比32.11%;有13名同學未取得任何成績,占總比11.93%;有12名同學有其他效果,占總比11.01%。課余時間的培訓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好成績的出現與自己平時在校期間的努力學習是分不開的,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在課余時間進行提高,自己才會有很好的成果。
(二)學校領導、教師對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進修的態度分析
通過對沈陽體育學院教師進行訪談,老師都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相信所有老師都是想讓學生能夠在日后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能夠自己出去選擇學習、培訓,這是作為一名老師最希望看到的。
(三)家長對學生參與課余進修的態度分析
通過對沈陽體育學院部分學生家長進行訪談得知,學生家長十分支持自己的孩子在課余時間進行培訓,大部分家長認為會在孩子選擇后給一些適當的建議,也有部分家長完全尊重孩子自身的意見,認為孩子已經是成年人,完全有自由支配的權利。沒有家長會直接自己安排給孩子課余的培訓,都會咨詢孩子的意見。
(一)結論
(1)沈陽體育學院體育藝術學院學生可以主動地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培訓,但還有一少部分學生沒有在課余時間參與任何培訓。(2)沈陽體育學院教師及領導對于學生在不耽誤學業的基礎上十分支持學生參與課余培訓。(3)沈陽體育學院學生主要通過課余的培訓來為自己日后就業做好打算,讓自己在日后的就業中具備足夠的競爭力,為自己日后的生活奠定基礎。
(二)建議
(1)學校大力提倡學生參與課余培訓,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參與課余培訓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學分獎勵。(2)學生更加針對性的去選擇合適自己的培訓,更多的征求老師和家長的意見,爭取自己課余時間培訓得到更多好的成果。
[1]李梅冰,王超英.武漢地區普通高校大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1):100~102.
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