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慧
高校學生黨員全程化培養體系的構建探索
喬 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高校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乃至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已經成為目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問題。面臨新的形勢,需要拓展大學生黨建工作思路,加強對學生黨員的全程化培養和教育,促進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高校 學生黨員 全程化
高校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關系著高校各項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頒發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等文件。這些重要文件是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全部工作的立足點、聚焦點、著力點。[1]所以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員培養工作,建立黨建育人長效機制,著力提高學生黨員質量,是高校黨建工作必須深入研究的重要內容。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員全程化培養,不僅有利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更有利于整體推進高校育人工作。
(一)有利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
長期以來,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視學生黨員隊伍建設,認真做好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學生入黨意愿持續高漲,學生黨員數量逐步增長,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高,先鋒模范作用得到發揮,有力促進了學校改革發展穩定[2]。但是必須清醒看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亟待加強和改進。具體表現在,發展的數量和質量失衡。近幾年高校在發展學生黨員過程中,黨員隊伍規模不斷擴大,把很多大學生都發展為黨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培養模式上,重入黨前培育、輕入黨后教育,培養過程片段化,缺乏持續跟蹤;教育方法缺乏靈活性,流于形式化片面化,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這些問題嚴重降低了黨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制約了學生黨員的發展,直接影響黨的戰斗力。因此,高校必須積極努力構建學生黨員全程化培養機制,不斷提高學生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二)有利于整體推進高校育人工作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是客觀存在的,迫切要求我們要在學生黨員培養的理念和機制上進行創新。選拔、培養一批高質量的學生入黨,充分發揮其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學生黨員作為學生中的骨干分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全體學生是學生黨員的基礎。黨員發展的流程是由全體學生到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直至正式黨員。在培養過程中,黨的先進性要求內化為黨員的自我要求,這樣對全體學生具有示范帶動的作用。同時,學生黨員對全體學生具有反哺作用。由黨員到全體學生,將黨的先進性外化為黨員的外在行為,又是一個工作和服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輻射到了其他學生,引領全體學生自覺追求進步,起到價值引領作用。因此,黨建工作必須貫穿于高校工作的始終,要用有效的黨建工作去深刻的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推進高校育人工作。
(一)創新黨員發展理念
大學生黨員質量高低對我黨建設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各高校應將學生黨建工作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之內。在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堅持以黨建帶團建,團學活動為載體,學風建設為重點,文明宿舍建設為陣地,重視在實踐中考察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積極慎重地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建立全程化培養體系,推動黨建工作持續發展。
第一,盡早發展。大一新生在高中的表現會在檔案中有所記錄,輔導員可以在他們入學之前閱覽檔案,對其在高中時期的綜合素質首先做個評判。然后再結合新生入學后和軍訓期間的表現等途徑選出10-15%的好苗子,以后每學期進行發展,盡可能多的把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不斷壯大入黨積極分子的后備隊伍。
第二,盡早教育。新生入校后,可以通過入學教育開展黨的基本知識教育活動。軍訓期間扎實開展學習軍事理論學習,介紹黨建工作情況,進行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進一步樹立入黨意識和人生目標。也可邀請高年級學生黨員談成長體驗,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先進模范榜樣,爭取大多數同學能夠遞交入黨申請書,努力激發大學生向黨組織靠擾的熱情,在政治上形成積極進步的良好風氣。
第三,盡早培養。對于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生,要進行重點培養,要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當中。對于確定的積極分子要盡早建立培養小組,制定培養聯系人,落實培養聯系人的責任。給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安排一名老黨員作為指導教師,實現以老帶新的培養模式。在教育形式上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如微黨課、微信、QQ等多種形式,開展線下專題講座、黨務知識宣講、黨團員交流座談、黨團知識競賽等黨務知識培訓的黨性教育。
第四,盡早實踐。對于重點發展的學生,要有意識積極鼓勵他們競選班團干部、宿舍長、課代表、社團負責人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通過參加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進行自我教育,純潔入黨動機,杜絕功利化入黨,力求將教育落到實處,努力實踐黨員標準。
(二)創新黨員培養模式
一是實現全員育人與全過程育人的緊密結合。高校應該廣泛發動黨政領導干部、專業教師、輔導員和黨支部書記,建立一支專兼職人員相結合,老中青互補的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共同關注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建立全覆蓋的黨性教育體系,實現全員育人。在教育過程中,當前高校的黨校教育工作一般分為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發展對象培訓班,黨校的工作成效對黨員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黨員的日常教育要嚴格規范和管理,努力培育大學生黨員示范性群體,強化大學生黨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龍頭作用。二是實現黨員個性化教育與黨員隊伍整體鍛造的緊密結合。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來開展教育,充分滿足個體的發展需要。在學生黨員培養過程中,為了保證培養教育過程的全程化,要進行階段性的信息反饋。并且要根據現實情況及時調整下一階段的教育計劃,牢牢抓緊黨員培養教育的關鍵環節,真正把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的過程與黨員培養、發展、教育相連接,以整體有效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三是實現黨員教育培養和解決成長成才實際問題的緊密結合。采用體驗式的方法,引導他們去體驗社會上比較艱苦的工作崗位,感受社會艱辛,增進對社會弱勢群體的認識與同情,培養崇高的道德品質,堅定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為了幫助學生黨員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積極開展學業職業指導規劃,可以讓他們從學業成績、理論素養、社會實踐、公益服務四個方面進行學期初的自我規劃和學期末的總結匯報,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三)創新黨員發展機制
第一,創新入黨動機考察機制。正確的入黨動機是黨組織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必須要嚴格考察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入黨動機是否端正,關系到黨員隊伍的純潔性。一個人的入黨動機會在日常言行舉止中表現出來,黨組織應該認真細致的考察。首先,通過對話交流來判斷他們的思想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要觀察日常行為舉止,一言一行是否能能夠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是否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主人翁精神,是否注重社會實踐,能夠身體力行,率先垂范。
第二,落實定期思想匯報機制。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按照規定要按時撰寫思想匯報,各高校黨組織應該高度重視。思想匯報要以書面形式和口頭進行匯報,內容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而定,一般包括自身的學習、思想和工作以及家庭等情況。內容要真實,實事求是對自己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切記空話、假話和套話。培養聯系人必須給予批閱,要認真聽取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匯報,做好記錄,要核查匯報內容是否真實,認識是否深刻,發現抄襲的要給予嚴重處分。并將意見要及時反饋給學生,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很好地落實。
第三,建立學生黨員評議考核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是黨組織依據黨員標準,組織黨員和群眾對每個黨員的思想、工作、作風和模范作用進行綜合評議,促使黨員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的一種必要形式。對申請入黨的人不能只看一時一事的表現,應進行歷史的、全面的考察,高校黨支部可以通過采取多維度評議的方式,讓入黨介紹人、輔導員、任課教師、同學對學生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之前對思想、作風、工作等方面進行評議和考核。對他們的考察要做得細致全面。充分利用評議考核機制,有利于促進學生黨員個人素質的提高,增強黨支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1]李婧崴.高校學生黨員全程化培養體系的構建[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5(7):64.
[2]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EВ/oL].httр://www.moe.Edu.cn,2013-07-03.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喬慧(1983-),女,山西臨汾人,法學碩士,重慶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