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瑋,張東峰,趙學紅
(臨汾市中心醫院,第四人民醫院腫瘤二科,山西 臨汾 041000)
復方斑蝥膠囊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探析
王 瑋,張東峰,趙學紅
(臨汾市中心醫院,第四人民醫院腫瘤二科,山西 臨汾 041000)
目的:探討聯用復方斑蝥膠囊與放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間臨汾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3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136例患者分為放化療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68例患者。對放化療組患者采用放療與化療進行治療,對聯合組患者聯用復方斑蝥膠囊與放化療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生活質量評分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與放化療組患者相比,聯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更高,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用復方斑蝥膠囊與放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
復方斑蝥膠囊;放療;化療;晚期食管癌
食管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該病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的地區之一。有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約有15萬人死于食管癌[1]。該病患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因此多數患者的病情在確診時已發展到晚期,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放療和(或)化療對晚期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聯用復方斑蝥膠囊與放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效果。
選取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間臨汾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3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136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WHO規定的晚期食管癌的診斷標準[2],其KPS評分均在70分以上,且其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中,排除臨床資料不全和對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隨機將這136例患者分為放化療組和聯合組。在放化療組中,有女30例,男38例,年齡為22~80歲,平均(59.29±11.98)歲。腫瘤位置:有腫瘤位于食管上段的患者22例,位于食管中段的患者25例,位于食管下段的患者21例。在聯合組中,有女34例,男34例,年齡為21~79歲,平均(57.23±11.36)歲。腫瘤位置:有腫瘤位于食管上段的患者20例,位于食管中段的患者26例,位于食管下段的患者2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放化療組患者采用放療與化療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放療。采用三維適形放療對患者進行治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用體膜將其固定。對患者進行CT掃描,確定其腫瘤中心的位置。在患者呼吸平穩的狀態下,對其上腹部、胸部等部位行增強掃描,并將掃描得到的數據傳輸至工作站。由兩名經驗豐富的放療醫生勾勒患者的照射靶區并確定其危險器官的位置。勾畫腫瘤靶區(GTV)的基本原則:GTV包括患者的病灶和相應的淋巴引流區,并向四周擴展0.6 cm,縱向靶區一般向病灶的上方擴展3 cm,向病灶的下方擴展4 cm。若患者的病灶較長或位置較高,則應向病灶的上方擴展2 cm,向病灶的下方擴展3 cm。同時,勾畫患者的正常組織,包括其脊髓、雙肺、心臟等重點器官。每次照射的劑量為2.0 Gy,1次/d,5次/周,總照射劑量不可超過60 Gy。2)化療。在患者進行放療的前5 d為其靜脈滴注(或泵注)600 mg/m2的氟尿嘧啶。在患者進行放療的第1 d為其靜脈注射75 mg/m2的順鉑,每21 d為1個治療周期,共治療4~6個周期。對聯合組患者聯用復方斑蝥膠囊與放化療進行治療,用放療與化療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與放化療組患者相同。復方斑蝥膠囊(生產廠家:重慶希爾安藥業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9993409)的用法是:口服,0.75 g/次,3次/d,連續用藥3個月。
1)將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進行治療后,患者腫瘤的體積縮小80%以上。有效:進行治療后,患者腫瘤的體積縮小40%~80%。無效:進行治療后,患者的療效未達到顯效和有效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進行治療后,采用自制的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此量表包括正常活動情況、生活自理能力和疼痛程度共三項指標,每項指標的分值均為0~25分,滿分為75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3)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用SPSS22.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放化療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的比較
接受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生活質量的平均評分為(59.73±4.56)分,放化療組患者生活質量的平均評分為(40.37±4.35)分,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接受治療期間,放化療組中有8例患者發生骨髓抑制,16例患者發生放射性食管炎,14例患者發生肺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5.88%(38/68);聯合組中有5例患者發生骨髓抑制,7例患者發生放射性食管炎,8例患者發生肺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9.41%(20/68)。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放化療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有數據顯示,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居全球首位,我國的食管癌患者約占全世界食管癌患者總數的50%左右[3]。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療法對早期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由于晚期食管癌患者其癌細胞已經擴散,且免疫力較低,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因此臨床上普遍采用放療和化療對其進行治療。但對晚期食管癌患者進行放療和化療易使其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如骨髓抑制、肺炎等),從而影響其治療的效果[4-6]。復方斑蝥膠囊的主要成分為斑蝥、莪術、熊膽粉、山茱萸、女貞子、人參、刺五加、黃芪、半枝蓮、三棱等,具有破血消淤、攻毒蝕瘡之功效[7]。近年來的臨床研究表明,聯用復方斑蝥膠囊與放化療對晚期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抑制其體內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且能減少放化療給患者帶來的毒副反應[8]。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放化療組患者相比,聯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更高,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聯用復方斑蝥膠囊與放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
[1]楊弘,傅劍華,劉孟忠,等.術前放化療并手術治療局部晚期食管鱗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12):1028-1032.
[2]李峰,周遠,張立成,等.紫杉醇聯合放療同步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8(11):1635-1638.
[3]潘丁龍,李建成,楊燕,等.210例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療的預后因素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5,2(20):140-141.
[4]李娟,祝淑釵,王玉祥.375例食管癌三維適形放療長期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2,21(4):334-338.
[5]孔潔,李曉寧,韓春,等.792例食管癌三維技術放療的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2,21(5):421-424.
[6]Van HP,Hulshof MC,Van LJJ,et al.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or junctional cancer[J].N Engl J Med,2012,366(22):2074-2084.
[7]王亞梅,王峰,何煒,等.術前放化療與單純手術治療可切除食管癌的Mate分析[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11(18):3140-3153.
[8]夏環玲.復方班蝥膠囊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2,4(19):167-168.
R735.1
B
2095-7629-(2017)13-0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