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煥雄
(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骨科,海南 東方 572600)
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莊煥雄
(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骨科,海南 東方 572600)
目的:分析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間在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就診的96例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96例患者隨機分為交鎖髓內釘組和鋼板組。為交鎖髓內釘組48例患者采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為鋼板組48例患者采取傳統的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交鎖髓內釘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良率為97.92%,鋼板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良率為66.67%。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良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釘治療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確切。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
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發生率的不斷升高,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1]。過去,臨床上常采用鋼板內固定術治療下肢長管狀骨骨折,但療效一般。有學者指出,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良好。為了進一步分析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筆者對在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就診的96例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病情符合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被確診患有下肢長管狀骨骨折。2)臨床資料完整。
1)合并有重要臟器的器質性疾病。2)合并有嚴重的精神疾病。
擇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間在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就診的96例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96例患者隨機分為交鎖髓內釘組和鋼板組。交鎖髓內釘組48例患者中有男30例,女18例;其年齡為19~53歲,平均年齡(36.4±4.5)歲。鋼板組48例患者中有男28例,女20例;其年齡為17~54歲,平均年齡(32.8±3.4)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例等基本臨床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鋼板組患者采取傳統的鋼板內固定手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對于開放性骨折患者,應清除其創面上的壞死組織,并對其創面進行消毒。2)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定位,逐層切開其皮膚、皮下組織和筋膜,使其骨折斷端充分暴露。3)對患者的骨折斷端進行復位,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選擇合適尺寸和彎曲度的鋼板,并將鋼板貼附于骨折處。4)使用螺釘對鋼板和骨折處進行固定。為交鎖髓內釘組患者采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對于股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協助其取仰臥臀高位。2)對開放性骨折患者進行清創處理,并對創面進行消毒[2]。對于閉合性骨折患者,應在其骨折處做一個10cm左右的切口,使其骨折斷端充分暴露。3)將導針插入患者骨折斷端的髓腔,并對其進行擴髓處理。4)在導針的引導下,使用髓內釘對骨折斷端進行固定[3]。對于脛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協助其取仰臥位。2)對創面進行消毒后,在骨折部位的前外側做一個3cm左右的切口,并使用骨鉤和點狀復位鉗對骨折斷端進行復位和臨時固定。3)在骸骨下方骸韌帶的正中處做一個4cm左右的切口,分離韌帶和脂肪墊,然后使用尖錐在脛骨平臺的前緣開孔。4)依次使用不同直徑的髓腔銼擴大骨髓腔,然后將髓內釘置入骨髓腔,并使用鎖釘對髓內釘進行固定。5)沖洗術區,縫合切口。
優: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良: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差: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好轉,甚至在加重。
本文中的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交鎖髓內釘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良率為97.92%,鋼板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良率為66.67%。與鋼板組患者相比,交鎖髓內釘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良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種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近年來,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過去,臨床上常采用鋼板內固定術治療下肢長管狀骨骨折。但臨床研究發現,進行鋼板內固定的固定方向偏離骨中軸線方向,在負重時骨折處易發生彎曲,且在術中需剝離骨膜,可嚴重影響骨骼的血供,不利于骨折處的愈合[3]。近年來,隨著骨科內固定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較于傳統的內固定術,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具有以下優點:1)可在骨中軸線上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從而可有效地防止骨折部位發生移位、變形。2)手術創傷較小,術中無需剝離骨膜,對骨折部位血供情況的影響較小。3)可有效地防止骨折遠端肢體發生旋轉畸形。4)可縮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時間[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鋼板組患者相比,交鎖髓內釘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良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促進其骨折部位的愈合。
[1]張衛星. 交鎖髓內釘治療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評價[J]. 中國醫藥導刊,2016,18(2):203-205.
[2]張世華,錢本俄,李祥,等. 多發骨折并發脂肪栓塞綜合征15例療效觀察[J]. 昆明醫學院學報,2011,32(1):138-139.
[3]劉云偉. 創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應用于外固定支架治療的效果評價[J]. 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52.
[4]靳立巾,張玲,馬文靜,等. 下肢創傷骨折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 山西醫藥雜志,2012,41(7):737-738.
R683
B
2095-7629-(2017)13-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