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新民
(安岳縣中醫醫院麻醉科,四川 資陽 642350)
用不同劑量的瑞芬太尼對行無痛人工流產的女性實施麻醉的效果對比
屈新民
(安岳縣中醫醫院麻醉科,四川 資陽 642350)
目的:對比用不同劑量的瑞芬太尼對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實施麻醉的效果。方法:將2015年以來在安岳縣中醫醫院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42例女性隨機分為A、B、C三組,每組各有14例女性。在三組女性進行手術前,用不同劑量的瑞芬太尼對其進行麻醉。其中,A組女性瑞芬太尼的用量為0.5μg/kg,B組女性瑞芬太尼的用量為1.0μg/kg,C組女性瑞芬太尼的用量為1.5μg/kg。手術結束后,觀察三組女性在麻醉前、術中及術后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和血氧飽和度,同時對比其術中的出血量、丙泊酚的用量、術畢至清醒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術中的鎮痛效果和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在進行麻醉前、術中及術后三組女性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女性鎮痛的優良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過,A組女性術中的出血量、丙泊酚的用量、術畢至清醒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多于B、C組女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女性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A、B組女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按0.5μg/kg、1.5μg/kg的劑量用瑞芬太尼對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實施麻醉的效果相比,按1.0μg/kg的劑量對其實施麻醉不僅可減少其在術中的出血量和丙泊酚的用量,縮短其術畢至清醒的時間,而且可降低其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瑞芬太尼;無痛人工流產術;不同劑量;鎮痛效果
為了對比用不同劑量的瑞芬太尼對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實施麻醉的效果,本文對近年來在安岳縣中醫醫院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42例女性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安岳縣中醫醫院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42例女性。其納入標準為:1)經B超檢查、尿HCG檢查等確診為宮內妊娠。2)孕周在7~10周之間。3)ASA分級為I~II級。4)不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及肝腎功能不全。將這42例女性隨機分為A、B、C三組,每組各有14例女性。A組女性的年齡介于22~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6±3.2)歲。B組女性的年齡介于23~36歲之間,平均為(26.1±3.5)歲。C組女性的年齡介于23~39歲之間,平均為(26.9±4.1)歲。三組女性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對三組女性均使用瑞芬太尼進行麻醉。在進行麻醉前的8 h,囑女性禁食、禁飲。在進行麻醉前,為女性建立上肢靜脈通道。按照0.5μg/kg的劑量取瑞芬太尼,將其加入到適量的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用該藥液為A組女性進行靜脈推注。按照1.0μg/kg的劑量取瑞芬太尼,將其加入到適量的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用該藥液為B組女性進行靜脈推注。按照1.5μg/kg的劑量取瑞芬太尼,將其加入到適量的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用該藥液為C組女性進行靜脈推注。需要注意的是,為女性靜脈推注瑞芬太尼的時間必須<30 s,以免導致其發生呼吸抑制或麻醉過淺。在推注完瑞芬太尼1 min后,按照2.0 mg/kg的劑量為三組女性靜脈滴注適量的丙泊酚,待其睫毛反射消失后,對其進行人工流產手術[1]。
根據三組女性在術中的體動情況將其鎮痛效果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其中,優:指女性在術中無肢體活動。良:指女性在術中出現小幅度的肢體活動,但不影響手術操作。差:指女性在術中出現大幅度的肢體活動或扭動,影響了手術操作,甚至導致手術無法進行。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
在麻醉前、術中及術后,三組女性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三組女性在麻醉前、術中及術后平均動脈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對比 (±s)

表1 三組女性在麻醉前、術中及術后平均動脈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對比 (±s)
組別(n=14) 平均動脈壓(mmHg)心率(次/min) 血氧飽和度(%)A組麻醉前 82.3±9.1 85.8±5.8 96.5±2.3術中 61.3±6.0 74.5±4.8 94.4±1.9術后 84.2±8.4 88.7±6.5 97.0±2.1 B組麻醉前 83.2±8.7 87.3±5.9 96.3±2.1術中 60.3±6.1 72.1±5.1 94.5±1.8術后 82.2±7.6 87.3±6.0 96.4±1.5 C組麻醉前 85.5±9.0 86.1±6.1 98.1±1.3術中 60.5±6.5 71.8±5.5 94.2±1.4術后 82.0±8.4 86.3±6.6 96.5±2.2
A組女性術中的出血量、丙泊酚的用量、術畢至清醒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多于B、C組女性,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三組女性術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術畢至清醒時間及住院時間的對比 (±s)

表2 三組女性術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術畢至清醒時間及住院時間的對比 (±s)
組別(n=14)住院時間(h)A 組 25.7±9.5 1.6±0.7 3.6±0.8 21.4±2.7 B 組 17.5±3.5 1.4±0.6 2.7±0.6 19.5±2.4 C 組 16.4±2.7 1.2±0.6 2.4±0.7 18.0±1.7術中出血量(ml)丙泊酚用量(mg)術畢至清醒時間(min)
三組女性術中鎮痛的優良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3:

表3 三組女性術中鎮痛效果的對比
C組女性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A、B組的女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4:

表4 三組女性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對比
無痛人工流產術是臨床上終止早期妊娠的常用方法[3]。與傳統的人工流產術相比,該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較小[4]。目前,臨床上常用瑞芬太尼對進行無痛人工流產術的女性實施麻醉。瑞芬太尼屬于μ受體激動劑,具有鎮痛效果強、起效快、藥效消退快的特點[5]。不過,關于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使用瑞芬太尼劑量的問題,臨床上仍未形成統一的標準[6]。
在本次研究中,安岳縣中醫醫院分別使用0.5μg/kg、1.0 μg/kg、1.5μg/kg的瑞芬太尼對A、B、C組的女性進行麻醉。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按0.5μg/kg與1.5μg/kg的劑量使用瑞芬太尼進行麻醉的效果相比,按1.0μg/kg的劑量用瑞芬太尼對進行無痛人工流產術的女性實施麻醉不僅可減少其在術中的出血量和丙泊酚的用量,縮短其術畢至清醒的時間,而且可降低其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雷劍,許宏亮.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麻醉效果比較[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11):760-762.
[2]杜紅紅,陳敏,黃麗麗.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現代醫生,2015,(30):108-111.
[3]農立抗.不同麻醉藥物在人工流產術麻醉時的效果及對呼吸循環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4,(17):3241-3243.
[4]趙素敏,谷志杰,蔣艷東.不同劑量瑞芬太尼用于無痛人工流產術的麻醉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4,(5):86-87.
[5]李衛東.無痛人工流產術中不同麻醉方法比較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6):103-104.
[6]董利鋼,朱海峰.瑞芬太尼與芬太尼在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3,(5):625.
R169.42
B
2095-7629-(2017)13-0084-02
屈新民,男,漢族,1977年12月出生,麻醉科副主任,學歷為本科,籍貫為四川岳池,畢業于瀘州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