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紅
(臨夏州人民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在急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王碧紅
(臨夏州人民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目的 研究急救護理教學中運用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將2016年1—8月在我院急救科實習的72名大專護生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36名,應用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對照組36名,使用傳統教學法。實習4周后,對護生進行理論和實踐能力綜合考核,評價護生臨床綜合能力以及教學滿意度。結果 試驗組護生實踐能力綜合考核評分及教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運用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進行急救護理教學,可提高教學質量和考試成績,值得推廣。
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急救護理;實踐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技術的進步,臨床護理模式與急救護理觀念也隨之改變。急救護理質量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會影響到后續治療的實施,進而對病人產生重要影響。急救護理實習及見習是護生與急危重癥搶救的第一次接觸,急救護理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護生實習質量。因此,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急救護理教學至關重要。Seminar和案例教學法在國際上已被大量應用,是素質教育的主流之一[1]。我國教育學者將其應用于護理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2]。我院急救科結合科室條件,在急救護理教學中探索運用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現介紹如下。
選取2016年1—8月在我院急救科實習的大專護生72名,年齡(20.19±0.59)歲,其中實習時間為單數月份的護生為對照組,共36名,雙數月份的護生為試驗組,36名,均為女生。兩組護生年齡、入科前成績無顯著性差異。
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方式,護生入科后,帶教教師進行理論知識講解,而后進行床旁教學,如查體、詢問病史等。試驗組應用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具體方法為:護生進科后加入試驗組微信群;科室組織帶教教師課前討論將要講授的內容,課堂論題,模擬場景以及所用案例;教師課前利用微信群告知護生教學內容及論題,要求護生課前預習及查找資料;一名帶教教師帶領一個小組,每組2~3名護生;師生對論題進行研究,共享資料,并合作形成課件和報告;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結論;師生平等討論與交流,均可對匯報內容發問和質疑,由小組代表釋疑,教師注意引導每一名護生進行討論,并把握主題方向,時間為30 min;教學組長就匯報和討論進行總結點評,小組代表課后對討論報告進行修改。對照組與試驗組帶教教師均相同。
急救科實習4周后,組織護生進行理論和實踐能力綜合考核,理論考試成績占30%,實踐能力考核成績占70%(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占30%,護理禮儀成績占10%,溝通關懷能力占10%,健康教育能力占10%,應變能力占5%,團隊意識占5%)。在護生離開急救科一個月后,教研組進行教學反饋調查,由護生匿名填寫問卷。
2.1 兩組實踐能力綜合考核評分結果(見表1)
2.2 兩組教學反饋結果(見表2)
表1 兩組實踐能力綜合考核結果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踐能力綜合考核結果比較(±s,分)
組別 理論知識2 2.0 8±1.7 5 2 6.1 3±1.3 5 1 4.6 6 3<0.0 0 1 n 操作技能護理禮儀對照組試驗組3 6 3 6 t值P 2 3.2 1±1.4 7 2 6.4 1±1.0 7 1 5.3 7 2<0.0 0 1 9.2 1±0.4 8 9.6 3±0.3 8 4.9 0 2<0.0 0 1溝通關懷能力7.1 5±0.6 8 8.7 2±0.4 4 1 1.6 7 9<0.0 0 1健康教育能力6.4 9±0.6 3 8.1 2±0.5 1 1 3.0 6 4<0.0 0 1應變能力2.6 4±0.4 7 4.1 5±0.5 1 1 7.8 4 7<0.0 0 1團隊意識3.8 5±0.3 6 4.7 1±0.4 1 9.4 3 6<0.0 0 1總分7 5.6 3±3.1 4 8 7.8 7±2.9 3 2 5.6 9 8<0.0 0 1

表2 兩組教學反饋結果比較(n)
護理實習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相結合的重要過程,對于護生整個職業生涯會產生重要影響。但護理實習時間有限,而且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如何幫助護生在有限的實習期內,將課本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能,培養較強的綜合能力,對實習醫院及科室都提出較高要求。首先,護生經過2~3年的學習對于理論知識已有一定了解,但是缺乏形象思維,對知識的具體應用也較少;其次,網絡時代的到來,充斥著大量信息,造成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再次,新時代護生自主性、獨立性強,團隊意識較弱。因此,傳統照本宣科的方法難以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為此我國護理教育者進行了大量研究。近年來,李雨昕等[3]應用虛擬仿真技術及翻轉課堂進行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發現可增強教學效果。朱菁菁[4]使用3D打印技術輔助骨科護理帶教,能夠讓實習護生對于骨折知識的掌握更為扎實,護理操作技能更熟練。張瑩瑩等[5]將微信平臺用于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也取得不錯的效果。
我們選擇運用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是基于急救科對護理人員應變和溝通能力的要求較其他科室更高,很多操作,如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常需要醫護密切配合,需要更強的團隊意識,而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法恰能滿足這種需求。
護生在準備論題報告和討論時,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因而投入的時間較多。此外,無論是報告還是討論,都需要護生將理論融會貫通。從調查結果來看,試驗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01),在促進知識運用、提高預習復習效率方面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提示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有利于理論知識的掌握。
實習過程中,護生需要對報告、討論、辯論投入較多精力,尋找大量資源準備匯報材料,一方面,需要自己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等資源;另一方面,需要向老師、同學、病人請教。特別是向病人咨詢的過程,有助于護生對病人的理解與尊重[6]。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試驗組在護理禮儀和溝通關懷方面的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教學過程中,護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回答問題或者捍衛觀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促使護生形成合作共贏的思維以及集體榮譽感[7]。在實踐能力綜合考核中,試驗組的應變能力和團隊意識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一個配合良好的團隊是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的重要條件[8]。
傳統教學中,護生被動接受知識,缺少將知識內化的過程,因而在臨床操作或者面對病人時經常表現得不自信。在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中,護生在準備與查詢資料、討論匯報過程中,逐漸將知識內化,形成自己的觀點,對于其建立自信非常有利[9]。我們的調查結果也表明,試驗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增強了自己從事護理工作的信心(P<0.05)。
首先,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對帶教教師要求較高,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還要有很強的協調能力。而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帶教教師的正常工作并沒有減少,這就給其造成極大的負擔。其次,護生受傳統被動學習的影響較大,很少進行預習、復習以及查找資料等工作,在團隊中貢獻少,討論時很少發聲。對于該類學生,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使其邊緣化,形成惡性循環。
調查結果表明,Seminar聯合案例教學有助于增強護生操作技能、溝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應變能力和團隊意識,激發護生學習興趣,增加自信,值得推廣。
[1]Beaton M.Putting the senior seminar online[J].Nurse Educ,2007,32(6):265-268.
[2]田步寧,張翼,黃蜜蜜.Seminar-案例教學法在外科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21):10-12.
[3]李雨昕,羅珊,楊茜.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翻轉課堂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8):103-104.
[4]朱菁菁.3D打印技術在骨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5(11):835-837.
[5]張瑩瑩,胡寶玉.基于微信平臺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3):55-56.
[6]劉丹,陳治,傅翔.醫患關系緊張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當代醫學,2013(9):17-19.
[7]張蘇麗.團隊意識在醫學機能實驗教學中的意義[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86-289.
[8]費素定,王小麗,徐金梅.急重癥護理實踐課情景模擬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中華護理雜志,2011(6):589-591.
[9]謝白浪,譚平花.護士缺乏職業自信心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當代護士:綜合版,2008(8):31-32.
G424.1
B
1671-1246(2017)23-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