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令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高職兒科護理學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王曉令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 探討翻轉課堂在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高職護理專業2015級兩個班為研究對象,1班為觀察組,2班為對照組,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結束后進行閉卷考試,并對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對教學的評價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在考試成績方面,觀察組學生高于對照組學生,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觀察組各指標得分與總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在學習動機及態度、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環境各指標上得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學生對教學的評價高于對照組學生,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在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且學生對這一模式的適應性較好。
翻轉課堂;兒科護理學;高職;教學模式
兒科護理學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該課程教學強調基本理論知識與實際技術操作相結合,注重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以及綜合素質提高,目的是為學生畢業后從事兒科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是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多種教學模式以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成為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近年來,翻轉課堂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全國各地的職業院校對此教學模式多有研究與探索。本文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探討其應用效果與價值。
選擇我院護理專業2015級兩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為觀察組,2班為對照組。觀察組100人,對照組104人,兩組學生男女比例相等,入學時隨機分班。兩組學生在人數、性別、年齡、入學成績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授課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根據具體章節內容,提前一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利用學校電子閱覽室、個人電腦等觀看教學視頻、教師制作的課件進行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對于問題的解決,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查找答案,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或與教師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課堂上,小組代表進行問題回答,教師指導評價。對于學生理解困難的知識點以及回答不準確的問題,教師再進行重點講解。翻轉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指導評價的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解決問題。這種模式使課堂成為解決問題的“論壇”,學生學習主要在課堂外進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1.2.2 評價方法(1)課程學習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閉卷考試,考試內容與監考模式完全相同。
(2)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調查。采用吳華等設計的自主學習能力調查量表,使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
(3)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兩組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并進行比較。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s)表示。
(1)由表1可知,兩組考試成績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n觀察組對照組1 0 0 1 0 4 t值P考試成績8 0.6 2±7.5 3 7 1.5 2±1 0.0 8 2.4 8<0.0 5
(2)由表2可知,觀察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各指標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除自我評價及調節指標外,其他各項指標得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2 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學習動機及態度1 7.1 8±1.7 7 1 1.6 5±1.6 5 2.6 8<0.0 5學習計劃1 5.2 8±1.3 5 1 0.3 6±1.3 6 2.3 6<0.0 5學習方法1 3.3 1±1.5 6 8.7 8±1.2 3 2.5 9<0.0 5學習環境1 6.4 5±1.6 8 1 0.6 9±1.5 7 2.7 0<0.0 5自我評價及調節1 5.2 6±1.3 8 1 4.9 8±1.4 9 1.3 6>0.0 5總分7 6.3 4±2.5 6 5 5.2 5±3.2 3 2.3 8<0.0 5
(3)由表3可知,觀察組學生對教學的評價高于對照組。

表3 兩組學生對各自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n(%)]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觀察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高于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對照組學生[1]。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十分不利,教學效果也不理想。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學生課前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任務,課上師生進行答疑解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了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合作交流、溝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因此,學生在校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明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按照翻轉課堂教學流程,教師提前一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教師制作的課件來完成任務。這既是學習的過程,也是探究的過程。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受學習態度、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環境以及自我評價與調節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制訂學習計劃,懂得創造適宜的學習環境,遇到困難時會自我調節、尋找解決的辦法,這都會促使其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評價更高。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翻轉課堂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獨立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效果[3]。本研究中,觀察組關于是否適應和喜歡這種教學模式的反饋結果充分說明,翻轉課堂在學生中得到了肯定。學生之所以能夠適應并喜歡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因為翻轉課堂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而探究性學習也大大提高了其學習主動性。高職學生已具備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性也較強,將這些運用到學習上,通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轉課堂借助網絡,通過教學視頻與課件,讓學生以小組討論或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方式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種網絡在線學習、溝通交流方式更符合當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可以在一個輕松的心理狀態與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通過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翻轉課堂應用于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具有促進作用。作為近年來廣受關注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在實踐中還需不斷完善,而對于教師來說,如何運用好該模式以達到教學目標才是根本。
[1]蔡健.試析“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76-177.
[2]繆靜敏,汪瓊.高校翻轉課堂:現狀、成效與挑戰[J].開放教育研究,2015(5):74-82.
[3]容梅,彭雪紅.翻轉課堂的歷史、現狀及實踐策略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5(7):108-115.
G420
B
1671-1246(2017)23-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