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峰
(江西九江學院附屬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視網膜激光光凝對PDR患者視網膜前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曾曉峰
(江西九江學院附屬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探析視網膜激光光凝(PRP)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患者視網膜前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本院診治的60例PDR病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29例、對照組31例。均行玻璃體手術,僅實驗組在術前接受PRP治療。觀察兩組取得的有效性和視力、新增血管變化情況。結果 實驗組有效率(93.10%)、視力提高或不變概率(93.10%)、新生血管全部消退率(75.86%),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PRP治療,PDR患者的視力有所提升,視網膜處新生血管大幅度消退,治療效果顯著,故PRP療法值得運用。
視網膜激光光凝;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前膜新生血管生成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為糖尿病主要并發癥,在糖尿病類微血管病變當中,DR為重要體現,并且也是造成糖尿病成人病例出現失明癥狀的首要誘因,并且該病致盲人群以中青年工作群體為主[1]。而PDR患者視力則有明顯下降,因此其治療有重要醫學價值與社會意義[2]。本院對PDR患者在術前實施了PRP治療,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本院診治的60例PDR病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29例、對照組31例,實驗組女19例19眼,男10例10眼,年齡35~71歲,平均(51.82±7.81)歲;對照組女21例21眼,男10例10眼,年齡35~71歲,平均(51.83±7.74)歲。兩組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均行玻璃體手術,僅實驗組患者在術前接受PRP治療。以眼底熒光血管的對應造影結果為參考,選擇514.5 nm激光對實驗組PDR病例實施光凝治療。設激光參數:直徑滿足200~500 nm,功率滿足100~360 mw,實際曝光時間滿足200~300 ms,光凝反應滿足Ⅱ~Ⅲ級。確保在1~4 w以內光凝操作完畢,隨后用2 w、4 w以及8 w對患者眼底隨診檢查,如有需要,部分患者可補充光凝。在PRP完畢后3 m對手術者眼底部位進行熒光血管造影,2~4 w進行1次復查,其后6 m~5 y則定為觀察期。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后兩組取得的有效性和視力、新增血管變化情況。用國際標準視力表來評估視力。視力提高:視力提升≥2行;視力下降:視力下降≥2行;其他為視力無變化。
1.4 療效判斷標準 有效:新生血管消退,或者不曾消退但無其他新出現的新生血管,且玻璃體出血情況未再出現,眼底穩定;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者則為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全部由SPSS 13.0版統計應用型軟件來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6.02,P=0.01<0.05),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視力變化與新生血管消退情況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視力提高或不變概率高于對照組概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4.90,P<0.05);實驗組新生血管全部消退率高于對照組消退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5.88,P<0.05),見表2。

表2 兩組視力變化與新生血管消退情況對比[n(%)]
在臨床上,以視網膜是否有新生血管出現為判定依據,將視網膜無新生血管生成的DR定性為NPDR,而存在新生血管的DR則被定義為PDR[3-4]。做好DR防治工作的關鍵在于要做好早期的預防工作和及時性地發現、確診與治療[5]。其中DR治療主要有動脈張力、腎功能、血糖控制、血脂以及PRP等主要內容。其中及時的PRP治療是有效保護視力與阻止DR疾病發展的關鍵。PRP能夠通過激光本身所具備的光凝固效應來破壞患者視網膜內光感受器的對應復合體,使視網膜的實際氧耗量進一步減少,從而有效促進其內部新生血管的快速消退,最終達到延緩DR患者自然病程的目的[6]。臨床調查提示,患者在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差異,特別是文化程度偏低者,其對糖尿病并發癥沒有足夠全面深入的了解,導致許多患者在此類病癥累及到其眼部初始階段尋求PRP治療,直至玻璃體積血,亦或視網膜吃咸牽拉脫離的時候才趕至醫療機構尋求治療[7]。現階段,關于此類并發癥臨床主要手段是通過手術將玻璃體積血加以清除,并對增殖膜進行剝離,為術中全部采用PRP療法。
既有研究表明,PDR病例在術前階段如能接受PRP治療,那么其術中出血事件的個體發生概率就會有極大減少[8]。同時由于術中所要剝離的增殖膜不但體積小,而且厚度薄,易于剝離[9-10],然而在光凝術過程中,有部分病例增殖膜同視網膜相關組織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因此手術剝離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醫源性裂孔。究其原因,通常是由于患者已經處于疾病晚期,并且是在黃斑區出血之后才開始接受PRP治療,而此時患者黃斑區在出血之后已經逐漸形成了新的增殖膜。由此可見,罹患PDR后,患者應盡快在并發其他癥狀之前接受PRP治療,這樣不但能夠使手術難度降低,也能夠使術中出血事件得到減少,最終促使手術效果得到優化提高。本研究中,接受PRP治療的實驗組患者無論是治療有效性,還是視力改善程度,亦或是新生血管的治療消退情況,均要好于對照組,并且統計檢驗提示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足以證明PRP療法對PDR患者的新生血管的病變有良好的消退治療與抑制其生成的作用,PRP治療方法值得使用。
綜上所述,經PRP治療,PDR患者的視力有所提升,視網膜處新生血管大幅度消退,治療效果顯著,故,PRP療法值得運用。
[1] 韓林峰,柯根杰,王林,等.全視網膜激光光凝對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前膜中環氧化酶-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6,32(2):140-143.
[2] Ahsan M,Saim KM,Murtaza J,et al.Effect of pan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on 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and visual acuity i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6,32(1):221-224.
[3] 夏偉,陳楊磊,孔祥蘊,等.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聯合密蒙花方治療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6,38(7):992-994,1003.
[4] Ishibazawa A,Nagaoka T,Yokota H,et al.Characteristics of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Imaged by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J].InvestigativeOphthalmologyamp;Visual Science,2016,57(14):6247.
[5] 王軍.六銳膠囊聯合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2):100-102.
[6] Parikh HA,Kalbag NS,Zarbin MA,et al.Characteristics,demographics,outcomes,and complications of diabetic traction retinal detachments treated with silicone oil tamponade[J].Europ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6,26(5):497.
[7] 高永峰,趙朝霞,雷祥,等.視網膜光凝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新生血管膜粘連的影響[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5,33(9):1047-1049.
[8] Zhou C,Qiu Q.360°versus localized demarcati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for macular-sparing retinal detachment in silicone oil-filled eyes with undetected breaks:A retrospective,comparative,interventional study[J].Lasers in Surgeryamp;Medicine,2015,47(10):792-797.
[9] 李士清,王志立,李萍,等.虹膜熒光血管造影聯合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在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眼科新進展,2016,36(2):133-135.
[10]Tang PL,Bastion MLC.Tuberous sclerosis presenting as atypical aggressive retinal astrocytoma with 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 and vitreous haemorrhage[J].Brunei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2015,11(1):49-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