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運輸管理局 田永生
江蘇省開展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建設試點的幾點啟示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運輸管理局 田永生
當今社會,移動互聯網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汽車維修行業市場程度高、信息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推動汽車維修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互聯網與汽車維修行業深度融合,是行業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2016年3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開展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江蘇省作為首批試點省份。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主要經驗做法在交通運輸部6月9日的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建設視頻會議上作過介紹,回顧一年的試點工作實踐,主要有以下幾點啟示。
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涉及面廣、關注度高,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解決系統建設面臨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必須以創新思維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綜合施策,全力推進系統建設工作,在系統建設過程中我們明確要求要努力做好“五個注重”。
(1)注重調查研究,明確工作目標。為全面調查了解維修企業、車主和運輸企業對系統建設和使用的需求,我們先后多次召開了調研會、座談會、研討會和專題培訓會,并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對系統建設功能和目標進行了充分論證。針對維修企業關心的系統安全、保密性能及系統建設給企業會帶來哪些“好處”等問題進行了重點研究。明確系統建設要理順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三個導向之間的關系,遵循市場規律,創新服務模式,確立了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化運作原則,努力構建可操作、可推廣、可持續、接地氣、能落地的運作模式。
(2)注重科學謀劃,制定實施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2016年3月正式下發《江蘇省汽車維修電子檔案與跟蹤服務系統建設工作方案》,明確了系統建設基本原則、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實施步驟。堅持以服務民生為宗旨,以改善人民群眾汽車生活品質為抓手,充分發揮“互聯網+”對汽車維修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促進汽車維修服務更加規范、誠信,讓廣大車主修車更加省心、放心、舒心。結合江蘇省實際,確定了系統建設主要包括車主平臺、企業平臺、管理平臺、配件平臺“四大平臺”,實現數據采集交換、信息發布、檔案建立和查詢、維修服務評價和投訴、信用信息采集、汽車維修配件信息服務和追溯、車輛維修質量和檢測監管服務、I/M制度支撐和服務、維修技術交流服務和統計分析“十大功能”。
(3)注重政策引導,強化監督檢查。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強市場化運作,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免費承建系統,免費提供給管理部門、維修企業、車主使用,并引導系統建設方研究探索市場運作方式,努力建立系統可持續發展模式;積極參與、配合支持部公路院制定電子檔案系統建設指南和標準體系,按照系統建設指南和數據采集標準要求,指導系統建設方確定系統架構和數據采集方式。2016年3月,開始組織試點運管機構開展維修數據采集工作,各試點市處結合日常管理工作,針對企業不同情況分類檢查指導,督促維修企業完成數據采集。
(4)注重軟件開發,建立信息平臺。指導系統建設方設計開發了系統網站和APP,從2016年9月開始,微信客戶端、省市縣三級管理平臺、維修企業平臺、車主網站、車主APP、維修企業APP陸續上線。2016年11月,召開了電子檔案系統APP上線儀式,制作了宣傳片,邀請電視、報紙、電臺等媒體開展宣傳和推廣工作,不斷擴大影響力,為系統推廣應用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完成系統十大功能設計,已經建立了具有數據交互、“一車一檔”維修記錄查詢、企業信息查詢、維修價格查詢、客戶服務評價投訴、行業監督管理、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專家在線咨詢等多種功能的綜合維修信息服務平臺,并不斷拓展系統功能,加強與正大富通、中汽輝門、車享配等配件公司的協作,開發了配件電子商務平臺,并于今年7月上線運行。同時設計開發了道路運輸企業車輛技術檔案管理軟件,協助企業落實車輛技術管理主體責任。上線檢測站聯網監管平臺,督促檢測站嚴格執行標準規范。根據數據交互要求及企業擔心的信息、商業機密泄密問題,與企業簽署了保密協議,并提高系統安全性能。2017年5月,系統通過公安部門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二級的認證驗收。
(5)注重工作試點,強化示范引領。圍繞先做亮點,再延長線,最終擴大到面的思路,開展系統建設試點工作,發揮典型地區的示范引導作用,督促其他地區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2016年根據年度工作分工,確定由南京市維管處、無錫運管處、蘇州運管處、徐州運管處4家單位承擔試點工作。各試點單位擇優選擇一批信用等級高、管理規范和信息化基礎較好的企業參與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工作,對系統功能、數據采集等進行了動態評估和驗證,進一步修改完善系統功能,保證系統高效運行。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進系統建設,目前全省共有1 300多家企業完成數據對接和上傳,共上傳維修記錄200多萬條,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須加強部門溝通協調,強化信息共享,共同制定政策措施,為系統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此,我們積極加強與省信用辦、環保、公安、保險等部門的協作,形成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長效聯動機制,明確要求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搞好三個結合,建立三個制度”,努力為維修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大力調動企業支持配合系統建設的積極性。
(1)結合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2016年6月正式出臺《江蘇省道路水路運輸經營者信用管理辦法》等三個文件,初步建立了行業信用管理制度體系。江蘇省在信用信息記錄管理中,將企業是否上傳維修記錄情況作為扣分內容,并規定對未實現與系統對接的,當年度企業信用等級不得高于A級。加強與省信用辦協作,初步實現行業信用與社會信用體系對接,建立紅黑名單,強化對信用等級差的企業在金融信貸、參與招投標等方面的約束和懲戒。在申請專項補助資金、公務車維修招標等方面出臺激勵扶持政策,引導車主優先選擇信用等級高、數據上傳及時的維修企業,讓規范誠信的維修企業拓展業務,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結合大氣污染防治,建立汽車檢測與維護制度。2016年8月,聯合江蘇省環保廳下發《關于建立和實施汽車檢測與維護(I/M)制度的指導意見》,通過電子檔案系統平臺,加強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的綜合治理。目前已完成與省環保廳的尾氣檢測數據對接,頒布實施省級地方標準《在用汽車尾氣排放性能維護技術規范》,基本建成I/M制度支撐,實現閉環管理的綜合信息平臺。目前,全省已運行汽車排氣超標治理維護站300多家,治理尾氣超標車輛2萬多輛。通過實施I/M制度,既加強了尾氣超標車輛的綜合治理,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又通過I/M制度的實施,增加維修企業尾氣治理業務,不斷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從而有效推進了電子檔案系統的推廣應用。
(3)結合車險理賠改革,建立事故車維修直賠定點制度。2016年2月,與公安、保監部門聯合下發《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工作實施方案》,打造事故快處快賠通道,進一步加強電子檔案系統應用。2016年7月,與江蘇省保監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圍繞信息共享等事項,全面推進電子檔案系統建設。2017年2月,聯合江蘇省保監局下發《關于推進事故車維修直賠定點工作的通知》,明確納入事故車直賠定點的企業,必須具備AA以上信用等級、二類以上企業資質并與電子檔案系統實現對接,從事故車修理層面推進系統應用,讓綜合實力強、服務優質高效的企業獲得更多的事故車維修業務,在提高事故車維修服務質量、進一步方便群眾的同時,也提高了電子檔案平臺的吸引力。
緊緊圍繞車主服務需求、企業發展需求、行業管理需求三個重點方向,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系統應用,著力解決行業發展和服務的痛點、難點問題,明確要求在工作中要堅持做好“三個服務”,努力將系統建設成為廣大車主修車的好幫手,企業經營的好伙伴,行業管理的好助手。
一是在服務車主需求方面,加大信息資源整合力度,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務。高品質的汽車生活需要信息化保障和支撐。依托系統信息平臺,進一步開展專家在線咨詢服務,及時解答車主各類維修技術、價格等問題,打破維修信息不對稱。堅持以服務民生為宗旨,加強資源整合,提供車輛選購、修理、保險理賠、配件、二手車交易等“一站式”信息服務,真正把汽車維修電子檔案系統建設這項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落到實處。
二是在服務企業發展方面,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促進行業轉型升級。信息化是汽車維修行業改革發展模式、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途徑。著力推進配件供給側改革,積極發展配件電子商務,推廣使用同質配件,暢通配件流通渠道,減輕維修企業運行成本。積極鼓勵“互聯網+汽修”發展,運用電子檔案信息平臺,積極發展O2O商業模式。以大數據應用為發力點,分析海量數據,開發數據產品,引導連鎖品牌拓展服務網點,加大高品質、精細化維修服務供給,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步伐。
三是在服務行業管理方面,加強信息化技術應用,提升行業治理能力。推進運輸行業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們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行業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加強維修大數據應用分析,進一步完善動態抽查機制,對投訴反映問題較多的汽修企業實施重點監管,提升行業事中事后監管的效率和水平。深化消費者監督評價機制,用市場信息公開透明和消費者口碑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加強輿論引導和監督,促進社會共同治理。
劉小明副部長在汽車維修電子檔案系統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汽車維修電子檔案系統建設是重要的民生服務工程。下一階段,我省將按照交通運輸部的統一部署和劉副部長的講話精神,在更高的起點上謀劃更高水平的實踐,進一步推進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大力提升系統建設的成效,確保系統建設工作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到位,不斷提升維修行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20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