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樹發
蓬勃先生指揮教學藝術初探
費樹發
合唱藝術在中國已經進入到各行各業和鄉村、社區、街道的各個角落,成為人們最喜歡的大眾藝術之一。要使中國從一個合唱大國轉變為世界合唱強國,擁有數量眾多的高水平合唱指揮人才是中國社會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亟需。面對著這樣的社會需求,全國各個高等師范院校以及音樂院校都把培養高水平的合唱指揮人才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此,合唱指揮教學藝術也是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蓬勃 指揮 教學藝術
合唱藝術在中國已經進入到各行各業和鄉村、社區、街道的各個角落,成為人們最喜歡的大眾藝術之一。但是,由于我國的合唱藝術教育起步晚,近年來雖有較快的發展,可跟歐洲國家相比,其差距仍然很大。要使中國從一個合唱大國轉變為世界合唱強國,擁有數量眾多的高水平合唱指揮人才是中國社會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亟需。面對著這樣的社會需求,全國各個高等師范院校以及音樂院校都把培養高水平的合唱指揮人才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此,合唱指揮教學藝術也是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筆者在另一篇文章《蓬勃的合唱教學藝術》中對蓬勃先生的合唱教學藝術進行了初步論述,本文再次從蓬勃先生的主要藝術成就以及蓬勃先生的指揮教學藝術進行探討。
蓬勃是我國著名的合唱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國合唱協會常務理事、群眾合唱委員會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學會合唱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區音樂教育中心專家委員,教育部“國培計劃”培訓專家,《合唱藝術》副主編,北京市音協合唱團藝術總監、常任指揮,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北電力大學客座教授。
蓬勃先后師從著名指揮大師聶中明先生和嚴良堃先生。多年來,蓬勃老師一直堅守在合唱與指揮的教學崗位并活躍在國內外指揮舞臺上,曾任中國合唱協會理論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指揮委員會主任,中國廣播合唱團客席指揮,中央電視臺銀河少年電視藝術團常任指揮,經常擔任世界合唱比賽、國際合唱比賽、全國性的一些合唱比賽評委。編著出版有教育部衛星電視藝術教育叢書《合唱與合唱指揮》,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本科專業教材《指揮》,合唱曲集《外國現代流行合唱精品集》等;還指揮出版了《清華歌聲》、《生活?歌唱》等合唱錄音專輯。他改編的《瑤山夜歌》、《思念》、《菊花臺》、《屋頂》、《我的珠穆朗瑪》、《生死不離》等合唱作品被人民音樂出版社收集出版,并為國內很多合唱團所喜愛并演唱,甚至還被海外的許多華人合唱團所演唱。另外,由他主講的《合唱與合唱指揮》電視教育課程在中國教育電視臺1頻道播出后,也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熱情、細膩是蓬勃老師鮮明的指揮藝術風格,他擅長于表現抒情性的作品,特別重視合唱音色的調控和作品的整體表現。蓬勃老師曾指導學生合唱團在第四屆(中國廈門)世界合唱比賽中獲得混聲合唱組決賽的金獎和流行合唱組決賽的銀獎,第七屆(美國辛辛那提)世界合唱比賽女聲室內合唱組銀獎,以及很多國際、國內合唱比賽的大獎。從2010年起,蓬勃老師還連續成功地指揮了《北京文聯新春民族音樂會合唱專場》,并連續三年應邀赴港指揮了香港合唱團與北京合唱團共同演出的合唱音樂會。
合唱指揮泰斗馬革順說:“合唱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人物,合唱指揮必須顯示他自身極限的發生狀態來引發合唱隊員產生同樣的狀態”。指揮的動作是為了表達音樂語言,合唱指揮不僅要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還要通過動作、姿態進行傳達,引領和啟發演員進行表演,所以合唱指揮不光要會“排”,還要會“揮”。蓬勃老師是一位掌握“排”和“揮”高超技藝的合唱指揮家,下面談談他在指揮教學中滲透的技術理論 。
(一)基礎技術理論
1、“手、眼、身、法、步”技術
手:合唱指揮主要是通過手勢表達情感和語言,并通過手勢引導和控制合唱演員的聲音、情感。蓬勃先生對指揮學生的手形要求很嚴格,他認為,在指揮所有的動作中,手形是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一環,因為它關系到指揮的表現力、控制力和感染力。正確的基本手形應當是:將手掌呈拱形的伸開,虎口自然張開,其他手指自然朝前,不要靠緊。掌心朝下,手掌和地面保持基本平行。
指揮的手形是根據音樂作品情感與表現的不同富于變化著的。比如:當音樂雄壯有力時,手形可以收緊變化為半握拳,當音樂抒情、委婉時,手形要伸開、放松。當然,每位指揮也會有自己的一些習慣性的表達手勢與方法,并因此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藝術風格。
眼: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指揮要善于通過眼神與合唱演員交流思想,暗示、調動和控制合唱演員的表演。對于音樂變化或對合唱團不同聲部的調動時,也要做到眼到手到。要用目光提示在前,而不要用手去“突襲”合唱團員。
身:是指合唱指揮的身姿要挺拔而不僵硬,要求:頭保持稍微上頂之感,肩、臂放松,挺胸收腹但不過分,腰直腿不彎。指揮的體態會影響到合唱團的聲音“形態”。而且,指揮的體態甚至也會影響到音樂廳氛圍,它會讓人們感受到這個指揮是否能夠壓得住臺,
法:合唱指揮的“度”,必須遵循三個基本原則:準、省、美?!皽省笔侵负铣笓]的清晰、準確,能恰如其分、地細致生動地表現作品的情感內涵?!笆 笔且髣幼骶?、簡潔,不賣弄、不花哨?!懊馈笔侵竸幼饔忻栏小t灑自如,散發出獨特的藝術魅力,能吸引和感染合唱團員以及觀眾。這需要指揮不斷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
步:是指合唱指揮的腳步。要求:大氣、沉穩。步入舞臺或謝幕、下場時,腳步動作緊湊,自然大方;站立指揮時,雙腳略微分開,不超過肩寬,兩腳可稍有前后,身體重心在兩腿上,以便于移動。指揮時,腿不能隨音樂的節奏不斷彎曲,腳步的移動也不能太隨意,應顯現出指揮的穩重和干練 。
2、指揮氣質貴族化
這個理論其實是“手、眼、身、法、步”技術理論的延伸。它是要求合唱指揮掌握基礎的技術以后,時時表現出與音樂風格相符合的高雅風度和優雅的氣質。
(二)實踐技術理論
1、“手”隨“心”走
合唱指揮不是簡單地、機械地按拍子圖式劃拍, 也不是為了追求外在的美而自我陶醉、自我表現?!耙粋€優秀的指揮,其動作應與歌曲的內容完全吻合,不但不奪人注意,反而領導聽眾有更深的欣賞。”指揮動作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完全是作品內容的表現,所以指揮必須用“心”去指揮“手” 。
2、“掌”控音樂
蓬勃先生的“掌”控音樂理論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揮要把握音樂深刻內涵,準確詮釋音樂;運用手掌中很獨特的形態和表現力,掌握、控制合唱藝術的表演進程。而另一層意思則是十分的強調手形對于手掌中張力的保持,來調控合唱團員的演唱。指揮要善于運用手掌的表現力和控制力,把合唱團員的氣息、聲音、情緒等抓在手里,使藝術融于手掌間,通過手掌帶動大家的演唱。
3、“事不過三”
所謂的“事不過三”是指指揮的方法要有變化。不能用“以不變應萬變”方式來指揮不斷發展變化著的音樂。合唱指揮不但要善于運用音樂里的各種元素進行對比,還要善于通過不同的指揮動作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音樂的運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指揮的動作也要隨著音樂不斷變化,這也是指揮“美”的原則的體現。蓬老師說:“指揮動作的變化是音樂變化的要求所致,音樂中少了變化就不能生動;所以,指揮的動作不要有連續的重復。即使你做得很好,那么好事也不要過三!”。“事不過三”的指揮方法從狹義上講是不要連續做三次完全相同的揮拍動作,而從廣義上講則可以涉及到樂句或樂段的不同表現。總之,這其中滲透著一些極高的哲學原理。
作為我國活躍在合唱藝術舞臺上和講臺上最具影響力的合唱指揮家, 蓬勃老師在合唱指揮教學實踐中探索并總結出的經驗以及他所形成的合唱指揮理論、方法,對于我們的合唱與合唱指揮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指導作用。本文只是對蓬勃老師的指揮教學藝術作了簡單的粗淺分析、歸納,作為他的學生,權當是一次復習與鞏固的作業吧!也希望借此能夠產生一些“拋磚引玉”的作用,引來更多的合唱指揮人士對蓬勃老師的合唱與指揮教學藝術進行關注和深入的研討。
[1]馬革順.合唱與合唱指揮簡明教程(上)[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2]馬革順.合唱與合唱指揮簡明教程(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馬革順.合唱學新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4]聶中明,蓬勃.合唱與合唱指揮[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5]蓬勃.指揮[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6]楊鴻年.合唱訓練學(上、下冊)[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3).
[7]孟大鵬.童聲合唱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8]李華盛.追求統一的極致[J].歌唱藝術,2012(12):37~39
[9]劉偉.聶中明合唱指揮藝術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4:1~39.
(作者單位: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