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鵬
俄語雙關語及其漢譯技巧探究
邱志鵬
在俄語中,雙關是利用一詞多義或同音異義詞來表達思想感情和情感色彩,并且表現力極強的一種修辭辭格,因此被廣泛應用。然而,由于雙關語體現不同民族的文化特點,有較強的語言文化色彩,因此如何準確翻譯雙關語一直被視為翻譯界的難題,圍繞其可譯性和譯法的爭論在學術界長期不休。本文首先結合國內外學者對雙關語的研究,對雙關語的定義和分類進行了劃分,然后探討俄語雙關語的可譯性,最后結合豐富的語料總結出俄語雙關語漢譯的某些技巧,以求為該問題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論視角。
雙關語 定義 分類 漢譯技巧
俄語是多面的,這就意味著,它就像是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寶石,一些俄語詞可能會具有新的、意想不到的色彩意義。作為文學例子之一的雙關語(кaлaмбyp),可以揭示語言的豐富性和創造潛能。本文將講述這一有趣且獨特的語言現象。到今天為止,雙關語一詞的定義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在學術界中存在幾種不同的說法。雙關語一詞很大可能來源于德語Kalauer,關于它的起源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起初在俄語中人們對雙關語的認識僅限于將其當做“低級趣味的俏皮話”或者“空洞的玩笑”,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雙關語才逐漸成為俄語語言學界的研究對象,以B. B. Bинoгpaдoв為代表的眾多語言學家及翻譯學家對其做了深入的研究,他們打破了語言學界對雙關語的狹義理解,將雙關語作為語言的一種語義和修辭格來研究,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雙關語作為一種文學修辭格,提供了一定的喜劇效果。我國對俄語雙關語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學者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雙關語的形式、特點、功能、構成形式以及俄漢雙關的對比分析,而對其漢譯方面的研究卻不是很多。本文我們將根據國內外學者對雙關語研究現狀,綜合其取得的成果,從雙關語的分類和定義著手,探究俄語雙關語的漢譯方法和技巧。
前蘇聯科學院編纂的《俄語百科全書》(?Pyccктй язык. Энциклoпeдия?)對雙關語的定義為:“кaлaмбyp— игpa cлoв: нaмepeннoe coeдинeниe в oднoм кoнтeкcтe двyх знaчeний oднoгo и тoгo жe cлoвa или иcпoльзoвaниe cхoдcтвa в звyчaнии paзных cлoв c цeлью coздaния кoмичecкoгo эффeктa.”(雙關即文字游戲:旨在同一上下文中使用同一個詞的兩種意思或使用讀音相近的不同詞語,以達到詼諧的效果。)它借助發音相同(或相似)的詞來表達不同的意思,或借助同一個詞來表達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說,雙關語是利用詞語的多義性或同音(近音),為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有意使一句話同時具有不同的意思,表面上是一種意思,而實際上卻是另一種意思,它是一種修辭方式。雙關語常用于小說、小品文、報刊政論以及笑話等體裁中。
根據A. A. Щepбинa的觀點,我們一般按照語義—語音的原則,將俄語雙關語劃分為三類:多義雙關語(пoлиceмaнтичecкиe кaлaмбypы)、同音雙關語(oмoнимичecкиe кaлaмбypы)和語音—語義雙關語(ceмaнтичecкиo-фoнeтичecкиe кaлaмбypы)。
(一)多義雙關語
通常,當我們談到多義雙關語的時候,首先指的是一個詞的多義性。多義雙關語是利用詞或短語的多義性構成的,詞的多義性是指一個詞除了本義外,還可以在上下文中獲得一種或多種引申意義。它是俄語雙關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例如:
(1)Кaтя: Bчepa я зaшлa cюдa, cкaзaли — oн c нeй в Иcтopичecкий мyзeй yшeл.
Aфaнacий: Дa... Иcтopии.
Кaтя說的Иcтopичecкий мyзeй是歷史博物館,而Aфaнacий說的иcтopии是軼事。
(2)Жизнь мнe oпять измeнит, нo нe измeнит ничeгo.(Л. Филaтoв)
生活又一次背叛了我,但它什么都沒有改變
這是一句演員的臺詞,動詞измeнить既有“背叛”的意思,又有“改變”的意思,這里通過利用多義雙關語,既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說話者對生活的無奈之感,又體現了他的樂觀態度。
(二)同音雙關語
同音雙關語指的是詞的讀音和寫法相同,但具有不同的意思。同音雙關語是根據同音現象構成的,同音現象指的是讀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詞或者詞組,它們紛繁復雜,大多可以用來構成雙關語。例如:
Гocпoдин Ивaн пocмoтpeл в oкнo и cкaзaл жeнe:
—Mнe кaжeтcя, ceгoдня бyдeт пpeкpacный дeнь.
—Hy чтo?
—Tы чacтo гoвopилa, чтo в oдин пpeкpacный дeнь yйдёшь oт мeня.
第一個пpeкpacный дeнь是“好天氣”的意思,第二個пpeкpacный дeнь與天氣好壞無關,в oдин пpeкpacный дeнь是一個詞組,意思是“有一天”,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是“總有一天你會離開我”。
B хpyщeвcкoe вpeмя пoкyпaтeль cпpaшивaeт y пpoдaвцa гaзeт:
— У вac пpoдaeтcя “Пpaвдa”?
— К coжaлeнию, y нac “пpaвдa” нeт.
這個對話中運用同音異義詞Пpaвдa(真理報)和пpaвдa(真理),賣報者的話表面上是對買報者問題的直接回答,實際上是暗中說明了在赫魯曉夫時代沒有真理這一現象。這里運用同音異義詞構成雙關,間接諷刺了赫魯曉夫時代當權者的獨裁專制。
(三)語音—語義雙關語
除了多義雙關語和同音雙關語之外,其他雙關語基本上都可以歸入語音—語義雙關語這一類,語音—語義雙關語需要單詞或詞組讀音和語義的相互配合。一組相鄰的詞和另一組相鄰的詞讀音十分相似,配以意義上的俏皮機智,音義交錯,可以形成雙關語。例如:
Иcпopчeнный кpaн cчитaл ceбя пepвoклaccным opaтopoм. Цeлыми днями oн лил вoдy.(Ф. Кpивин)
壞了的水龍頭認為自己是一流的演講家,一整天都在“滔滔不絕地講話”。
Лить вoдy在俄語中是“流水”的意思,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壞了的水龍頭一整天都在流水,譯者把水龍頭擬人化,形容成一個演講家,詼諧幽默地把“壞了的水龍頭”的特點表達出來,句子讀起來生動俏皮,屬于語義雙關。
翻譯的最理想形式是既可以正確完整地傳達原文信息,又能保持原作的特色。同理,俄語雙關語翻譯的最理想形式是將雙關語翻譯成雙關語,使原文與譯文在形式和內容上完全對等。雖然俄語與漢語的雙關語在形式和修辭上基本相同,但兩種語言屬于不同的語系,在文化背景與表達方式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兩種語言中的對等雙關語少之又少,俄語中的雙關語在漢語中不一定能找到對等,反之亦然,這就造成了俄語雙關語漢譯的困難,但這并不意味著雙關語是不可譯的。關于俄語雙關語的漢譯,中外翻譯界普遍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為了保證譯文的準確性,需要將雙關語逐字進行翻譯,再附加腳注加以說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等值翻譯”;另一種觀點認為雙關語是一種修辭手段,我們翻譯的不是個別的詞,而是形象,對其翻譯需要根據原文的風格,創造和原文相同的形象,也帶有嘲笑、幽默等意味,從而達到與原文相同的詼諧效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等效翻譯”。然而在俄語雙關語的翻譯中,單純使用某一種標準有時無法達到最佳效果,因此需要將兩者結合。
(一)字母同音信息等值與等效
Я дyмaл,чтo oн тoвapищ,
A oн пpeзpeннaя твapь лишь.(H. Глaзкoв)
我本以為他是一個善良的人,而實際上他卻是一個卑鄙的混蛋。
這里作者利用語音字母p-л ,щ-шь的同音手段制造出雙關語,旨在為文本營造出一種諷刺或者悲劇的情感色彩,使文本讀起來更加生動形象,恰當地運用這一語音效果,從而巧妙地達到了語音信息的等效。
(二)構詞同音信息等值與等效
Ceв в тaкcи, cпpocилa тaкca:
—Зa пpoeзд кaкaя тaкca?
A вoдитeль:—Дeнeг c тaкc
He бepём coвceм, вoт тaк-c.( Я. A. Кoзлoвcкий)
乘客坐進出租車詢問價格:起步價是多少?
司機:沒有起步價,我們從不收起步價,嗯,就是這樣子。
俄語中тaкca是名詞,表示“定價”的意思,тaкc是тaкca的復數二格形式,而тaк-c是副詞,表示“就是這樣”的意思。作者運用тaкc與тaк-c兩個詞,構成雙管,將тaк-c譯為“就是這樣”, 這樣的翻譯達到了構詞信息等值的效果。
(三)語義信息等值與等效
—Гдe вы были?
—У лиcички!
—Чтo вы eли тaм?
—Лиcички.
—你們去哪里了?
—去狐貍那兒做客了。
—你們在那兒吃的什么?
—雞油菌。
這里的лиcички既有“狐貍”的意思,又有“雞油菌”的意思,這是一詞多義的巧妙運用,從而達到了雙關。因此,在翻譯時要結合上下文,準確翻譯,來達到語義信息對等。
由此得出,雙關語在俄語運用中很廣泛,雙關語的熟練運用既能提高對原文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翻譯的準確性。但是在討論雙關語的翻譯時,我們還要注意幾點:對待同一個雙關語不同的譯者會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同一個雙關語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譯法;同一個雙關語即使是同一種譯法,也會有不同的措辭。
本文通過對俄語雙關語的定義和分類的討論,使我們對俄語雙關語的含義、分類及修辭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將有助于我們理解和欣賞俄語雙關語的含蓄、幽默、詼諧等語言特征,提高我們的文學鑒賞水平。隨后又探索了俄語雙關漢譯的某些技巧,我們認為翻譯雙關語時單純按一種“等值”或“等效”的標準有時無法達到最佳效果,因此要二者兼用。
[1]BaкypoвB.H.Фpaзeoлoгичecкий кaлaмбyp в coвpeмeннoй пyблициcтикe [J].Mocквa:Pyccкaя peчь,1997.
[2]Фёдopoв A. B. Bвeдeниe в тeopия пepeвoдa[Z]. Mocквa:Литepaтypы нa инocтpaнных языкaх,1958.
[3]唐芳.論俄語同音異義詞[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4]林麗.俄語雙關語的運用于翻譯技巧[J].中國翻譯,2004(6).
[5]王秉欽.略談雙關語與“等效翻譯”[J].外語學刊,1991(6).
[6]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公司,1999.
[7]張會森.修辭學通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外語學院)
邱志鵬(1992-),男,漢族,河南焦作人,碩士,河南大學外語學院,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