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欽武
山東北海銀行存款工作及其啟示
鐘欽武
北海銀行的存款工作由于起步比較晚,再加上時局動蕩,在整個抗日戰爭前期,一直沒有很大的發展。抗戰后期,隨著根據地不斷擴大,革命政權愈加鞏固,存款制度不斷完善,規模也不斷的擴大。經過解放戰爭期期間的調整,最終建立起了合理的存款管理制度,存款工作走向了良性發展道路。北海銀行存款工作的開展,給我們今天處理逐漸復雜的金融問題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北海銀行 存款 啟示
存款是銀行最基本的業務,是銀行信貸資金的重要來源。存款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回籠市場資金、調控物價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北海銀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高度重視存款工作的開展,并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不斷調整北海銀行存款模式以適應變化的革命形勢。在這一過程中,合理規制了存款制度,擴大了銀行存款規模,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為之后新中國金融事業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北海銀行成立之初規模小、公信力不足,存款業務受到很大限制。膠東地區北海銀行在成立之初就開展了如存貸、買賣敵票、金銀經營、代購、匯兌等銀行業務。這算是北海銀行存款工作開展的源頭。1941年全省財經文教大會上,討論了今后要加強北海銀行工作。7月,中共山東分局提出要將建立獨立自主的銀行業務。省戰工會也提出“保證一定基金,發展銀行業務,如儲蓄、匯兌、借貸、投資等工作”。此后,北海銀行的存款業務在各地普遍發展起來。
1943年開始,北海銀行逐步開始建立存款管理制度。1943年北海銀行開展主要針對根據地內公營企業的存款業務,“存款方式采用往來透支辦法,利息實行日息制度,公營企業存款日息1毫,民營企業存款日息2毫。”這種日息制度是由于戰時的不穩定導致的,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存款客戶的利益,具有明顯的靈活性和適應性。1943年1月25日,北海銀行總行制定的《北海銀行營業簡章》第二章存款中對定期、活期存款進行了一些規定,包括存款期限、理論、手續辦理、存款限額等方面。定期和活期區別對待,定期期限最多1年,起存額為50元,利率6個月以內8厘6個月以上1分;活期不限制期限,起存額為500元,利率按日結算軍政機關1毫、公私商民2毫。
抗戰勝利后“和平階段”北海銀行存款工作的調整。抗戰勝利后,社會一度呈現了穩定的局面,北海銀行進一步擴展存款業務,主要的存款除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這兩種基本存款形式,還有暫時存款、特種活期存款、通知存款等,形式多樣,滿足了抗戰勝利后向城市發展,開展城市業務的需要。由于存款業務的不斷擴展,存放款業務急需要進行規整。1946年1月制定存放款暫行規定,10月北海銀行總行下發《北海銀行存款簡章》對之前的暫行規定進行適時調整。簡章中對存款的流程進行了規范,比如對于定期存款的流程就包括:(1)存額,(2)期限及利率,(3)開戶,(4)取款手續,(5)轉期手續,(6)存單抵押,(7)期前提取,(8)轉期或取款等。這些規定給銀行執行存款辦理業務提供了可靠的流程規范,不僅僅能提高效率,而且能避免銀行和客戶之間的爭端。北海銀行在簡章中還對具體的存款業務的辦理盡心了實時調整,將定期存款的起存額從之前的100元提高到了1000元,對利息按照時間的長短進行了分段劃分,其中存款3個月的月息為1.5分,6個月的為1.8分,9個月為2.1分,1年的為2.5分等。這種按照不同存款期限,并且以月息遞加形式,鼓勵長期存放的存款制度,已經和現代存款利息制度接近,帶有濃厚的規范性和營業性。同時,還規定了存款單的抵押制度,這種抵押存單的方式可以便利民間結算,提高資金的融通。對于活期存款,由原本的500元起存提高到5萬元,提高了100倍,并規定每次的存入不得低于1萬元,1000元以下的存款不計利息。對于特種活期存款起存點不高是500元,但之后的存取規定不低于100元。通知存款是指存款時要約定取用款項的時間,并在這個時間的前幾天給銀行通知以讓銀行準備。對于活期存款透支業務,在簡章中也對其進行了規范。通過北海銀行不斷提高起存額可以看出,北海銀行的存款業務非常火爆,需要通過提高門檻來限制其高成本低細潤的存款業務發展。同時,從存款章程中也可以看出北海銀行的存款管理制度在不斷的完善,對于一些存款的業務利息以及開戶、轉讓、掛失等手續辦理也做了很多明文的規定。
解放戰爭期間,北海銀行存款制度的完善。1946年12月,北海銀行為了融通資金流轉,便于客戶長距離的攜帶,減少客戶驗鈔手續,制定了《山東北海銀行票據存款簡章》。在這個簡章中對存款金融、存款利息、開戶、轉讓、照票、注冊、取款、聯行代付、掛失等手續進行過了明確規定。起存額為10萬元,并且不論存款時間的長短一律不給付利息。由存款人申請,注明存款數、取款時間、記名或不記名,并存入款項,由銀行出具本票。記名本票轉讓需要經過持有人背書,不記名可以直接轉讓。照票手續是針對本票的見票后遲期付款制定的,需要先到銀行照票,銀行約定付款日期后再去領取。注冊手續主要是針對未到期的票據,而持票人不再轉讓制定的,這種注冊之后票據便不能轉讓使用。取款和聯行代付的對頂都是兌現業務,聯行代付是可以北海銀行的其他機構申請兌現,這也是銀行間的匯兌業務。為了合理保證持票人的利益,銀行還專門制定了掛失手續以盡可能的減少票據遺失給利益持有人造成的損失。通過票據存款可以看出,這種制度建立已經具有現代銀行票據的雛形,具體的規則程序也在很大程度上照顧了群眾的利益。
此后北海銀行的存款業務不斷的發展,1946年9月到12月,利津吸收存款達7298萬元;1947年上半年,石島吸收存款4000萬元,煙臺支行吸收存款3000萬元。這都大大超過了該地區銀行機構的任務量。1948年,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北海銀行存款業務更進一步的擴張,在19個城市行、處中,吸收企業存款就達到495億之多。直到北海銀行改建為中國人民銀行為止,銀行的存款業務一直在不斷的發展中。
作為中國人民銀行三大基礎行之一的北海銀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配合根據地的各方面金融政策、方針的探索、落實,對根據地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在金融斗爭方面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而且在銀行業務開展、職員隊伍建設、內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群眾路線在金融工作上依舊是最根本的路線。群眾路線是我黨的重要法寶,北海銀行切實執行了這一路線方針,其存款業務的開展便是堅持了以人為本,以改善群眾民生福祉為主要任務。群眾路線的執行,是北海銀行能建立社會公信力,廣泛開展銀行業務,與敵偽金融斗爭勝利的重要支撐。
金融制度要與當時的經濟政治環境相符合。金融被稱為經濟的血脈,理順了金融便疏通了經濟。北海銀行的存款制度變革,是在當時的斗爭環境中不斷完善的。制度的建立促進了經濟的建設,經濟的建設又反過來促進制度不斷完善。
要靈活金融工作的開展,創新業務。北海銀行不僅僅根據戰時的環境創造出許多的方式,比如暫時存款、特種活期存款、通知存款等,而且還運動了價值規律,將存款時長和利率水平相掛鉤等。在今天的金融建設發展中,尊重價值規律、創新業務方法依舊是金融斗爭中的不二法寶。
在我黨的統一領導下,我國已基本建成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這與戰地金融的北海銀行相比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但就目前的面臨的一系列美元、歐元擴張,國際金融戰爭,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等問題,北海銀行都提供了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供我們參考。
[1]白海軍編.紅色經濟戰:1927-1957[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101.
[2]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中國革命根據地北海銀行史料(第一冊)[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465~467.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鐘欽武(1993-),男,漢族,山東滕州人,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研究方向:抗日戰爭史、金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