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清風李海鷗
創新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同心共筑“中國夢”
百里清風1李海鷗2
高校是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重要陣地。本文明確了“中國夢”與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關系,提出了加強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相關建議。
中國夢 高校統戰工作 港澳臺僑
隨著“中國夢”和“一帶一路”的先后提出,世界加速進入中國世紀的趨勢更加明顯,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顯著提高,海內外中華兒女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更為迫切。以“中國夢”引領海外統戰工作,提升港澳臺僑對國家民族的向心力,已經成為廣大統戰工作者的共識。高校作為統戰工作的特殊領域和重要陣地,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因此,創新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進一步凝聚統戰力量、同心共筑“中國夢”,已經成為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現實課題。
“中國夢”既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奮斗目標,也是統戰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統戰工作需要“中國夢”來進行引領,“中國夢”的實現也需要統戰工作的有力支撐才能實現[1]。由此可見,“中國夢”與港澳臺僑統戰工作二者之間也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系:一方面,習近平主席在十八大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也是海內外華人的共同追求。“中國夢”的提出不僅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凝聚力和驅動力,也為統戰工作特別是港澳臺僑統戰工作帶來了重大的理念提升和發展機遇,特別是有利于統一戰線在爭取港澳臺僑人心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統一戰線歷來是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寶。實現“中國夢”需要統一戰線工作的支撐,也離不開港澳臺僑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奮斗,即“中國夢”的實現必須在黨的領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通過統一戰線凝聚中國各族人民乃至全體海內外華人大團結的力量。因此,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也必然是統一戰線充分發揮作用的過程,特別是彰顯港澳臺僑統戰工作自身戰略價值和重要功能的過程。
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是我們民族、我們人民、我們黨共同奮斗的目標,也是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包括所有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長期追求和為之奮斗的目標。而高校不僅黨外知識分子人數較多,還擁有為數眾多的歸僑、僑眷、港澳臺屬、新移民眷屬、港澳臺僑學生和出歸國留學人員,已經成為統一戰線特別是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重要陣地。一般認為,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對象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在高校工作的歸僑、僑眷、港澳臺屬和出歸國留學人員,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個人才能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價值能否得以實現;二是港澳臺僑學生,他們在思想和價值取向方面有所差異,在生活和學習等方面還有很多不適應,特別是臺灣學生在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方面比較微妙和復雜;三是從高校移居海外的新移民,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既對祖國懷有深厚感情、關心祖國的穩定和發展,又對回國服務存有各種顧慮[2]。可見,立足“中國夢”來推進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而結合港澳臺僑統戰工作對象特點,創新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進一步凝聚統戰力量、同心共筑“中國夢”,也有著非常重大的積極意義。
創新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進一步凝聚統戰力量、同心共筑“中國夢”,就必須高度重視并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統戰工作方針,結合港澳臺僑統戰工作對象特點,充分發揮統戰文化功能,堅持用“中國夢”團結凝聚歸僑、僑眷、港澳臺屬、新移民眷屬、港澳臺僑學生和出歸國留學人員,充分發揮他們的橋梁紐帶作用,以更廣泛更有效地團結凝聚港澳臺胞、海外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具體來說,高校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對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認識
即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梳理和研究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中有關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新思維、新觀念和新趨向,不斷深化對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認識,努力做到:一是增強做好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明確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置于國際國內大環境中,并與時代和形勢的發展緊密相連;二是準確把握港澳臺僑統戰對象的特點與最新動態,確保港澳臺僑統戰工作能夠有的放矢;三是堅持用“中國夢”不斷凝聚共識、增進共識和堅定共識,引導港澳臺僑統戰對象在理想信念上形成共識、在道路方向上步調一致、在具體實踐上齊心協力。
(二)要因地制宜,不斷加強對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領導
即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以適應新形勢對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新要求,努力做到:一是切實加強學校黨委對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領導,二是建立由宣傳統戰部牽頭協調、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的港澳臺僑統戰工作運行機制;三是制訂港澳臺僑統戰工作規劃,并將其納入學校的重要工作日程[3],持續提升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使其隨工作重心變換和統戰工作重點轉移而得到不斷調整和充實。
(三)要精準統戰,不斷推進對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創新
即要對學校的港澳臺僑統戰對象進行精細劃分和精準統戰,努力做到:一是以“中國夢”為最大公約數,拓寬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范圍和對象,力爭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二是以科學的人才觀,確立“留學人員為統戰工作新的著力點”,使其“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并形成留學人員合理流動的良性循環局面;三是以“爭取人心”為本,正確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尊重包容、求同存異。[4]
(四)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活力
即要進一步通過改革創新,增強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活力,努力做到:一是利用新媒體開創港澳臺僑統戰工作新局面,正確掌握和靈活運用新媒體工具來拓寬相關統戰信息交流渠道,推動高校港澳臺僑工作的全面開展;二是加強高校統戰文化建設,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努力探索和尋求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最佳方式;三是積極宣傳“中國夢”,傳播正能量,特別要做好對港澳臺僑知名人士的新媒體統戰工作。
(五)要凝聚力量,不斷鞏固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的成果
即要進一步凝聚中國力量,引導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對象圍繞“創新高校港澳臺僑統戰工作,同心共筑‘中國夢'”群策群力、艱苦奮斗, 努力做到:一是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鞏固港澳臺僑統一戰線成員團結合作的思想基礎;二是引導港澳臺僑統戰對象擁護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實現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三是加大港澳臺僑統戰對象的參政議政力度,暢通其建言獻策渠道,在學校事業發展等層面發揮更大作用,為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積極貢獻力量。
[1]韓士海.“中國夢”是引領新時期統戰工作的主題[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1):33~37.
[2]張麗?。P于新階段高校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的思考[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4):50~54.
[3]何慧,陳文武.依托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 創新高校統戰工作新局面[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6):25~96.
[4]劉芳彬.港澳臺和海外統戰工作的新思維——深入學習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1):21~24.
(作者單位:1.渤海大學高教研究所;2.渤海大學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
本文系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高校統戰理論研究專項課題(JG16ZXTZB01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