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方銘
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影響研究
——以學生黨建工作為例
章方銘
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化不僅給人類生產、生活、學習和生活方式帶來巨大改變,也給黨的建設帶來新課題、新機遇和新挑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始終是我們的重大課題,我們要遵循黨章建設好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黨的建設重要文件。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工作會議上特別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同時指出“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黨員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p>
信息化 黨的建設
本文主要從信息化最新發展趨勢著手,以學生黨建工作為例,探討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影響的因素和影響的機制,提出不斷改善和提高黨的建設。
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媒體,開啟人類新的交往方式。最近幾年的社交網絡蓬勃發展,從QQ到微信,從MSN到FACEBOOK,人類社交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也必將影響人的生活、思想,多元文化的交匯融合對黨員的影響更加深遠。
以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網絡技術,“互聯網+”的網絡基礎架構快速更新,共享經濟大行其道,讓信息、資源共享,帶來個性化學習的新平臺、新方式,學生能輕松選擇自己喜歡課程學習,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學習進程。
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根據黨章規定,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四項基本要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民主集中制。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主要解決全面從嚴治黨,如何把黨建設好、建設強的問題。
黨的建設關鍵在于從嚴治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第一,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第二,抓好嚴明紀律這個關鍵,第三,抓好選入用人這個導向,第四,用好組織生活這個經常性手段,第五,抓住繼承和創新這個兩個關鍵環節。黨的建設要抓管黨從嚴,引導全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黨的建設要抓執紀從嚴,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
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影響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研究,如劉紅凜、張垚的《深刻認識信息化對黨的建設的影響-關于信息化與黨的建設研究綜述》已全面分析信息化與黨的建設;李君如教授在2007年就關注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丁東鋒的《新形勢下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也很有針對性;類似的研究非常多,但是結合具體的學生黨員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的不是很多,而且信息化的發展變化非???,其帶來的變革非常深遠,甚至有很多顛覆性技術變革,因此不斷研究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影響是一個持續性的課題,也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主要以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員作為樣本,計算機學院黨員在信息化應用和建設方面有更多的接觸,最具有代表性,通過走訪調研和支部書記的了解,結合有關論文的內容,我們認為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化發展讓多元文化傳播更便捷,大數據時代精準推送信息更有針對性。隨著4G網絡普及,智能手機大量使用,從微博到微信不斷發展,西方思潮無縫接地傳播和影響高校學生,微博的“大V”或網絡紅人以不易覺察的方式宣傳有關西方“普世理論”,對青年學生影響更大;大量APP的使用,據統計每位黨員都有自己的微信號,讓大數據時代精準推送信息更有針對性,讓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加大,對學生的思想引領挑戰增多。
(2)信息化發展讓學生黨員社會交往方式發生巨大變化。QQ群、微信群的建立更加方便,匿名交往的盛行,很多軟件開通基于地址、手機號碼主動搜索功能,讓學生更易于受到陌生人的影響,進而影響黨支部的“三會一課”活動開展形式,出現很多支部采用網絡視頻會議,很多黨支部建立支部的qq群、微信群,這有利于地域不同的黨員開網絡會議。
(3)信息化發展改變學生黨員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在線教育網站的興起,全球高質量高校教學資源的共獻,MOOC的盛行,既對教師教學方式提出新的挑戰,也讓學生能自主地選擇學習的知識和方式。
(4)信息化發展改變學生黨員的生活方式。如訂餐平臺的發展,學生可以在網絡上訂餐并送到宿舍,不少學生從此迷戀了網絡游戲,出現更多的學生成為宅男宅女。
(5)信息化發展讓每位學生黨員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化發展讓每位都可以成為內容提供者,時代進入內容為王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網絡上的話語權,每個人都可以上載自己的視頻,成為一名實時播報的“記者”。每位都可以點評他人或事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管理,確?;ヂ摼W可管可控,要理直氣壯唱響網上主旋律,推進網絡依法有序規范運行,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對策,也有很多專家學者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如早期的孫忠進《基于校園網的高校黨建工作創新與變革》,李寶國的《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思路與舉措》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同樣基于我們的學生黨員群體,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找到了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對策,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辯證看待加強黨的建設和信息化發展的關系,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黨的建設。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發展帶來的便利性,以共享的理念做好黨的建設工作,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思維,學生特別關注網絡上監督,把我們學生的黨的建設活動公開化,在政策范圍內網絡化,必將對我們學生黨建工作有促進作用。如網絡上優秀學生黨員的投票、黨支部講黨課直播、網絡上黨支部活動投票都給黨的建設帶來很多好處。
始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向核心看齊。我們學生黨建設置很多網絡黨支部,很多黨員開通微博,不僅宣傳黨的基本知識,同時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網絡上敢于宣傳正能量,積極回應負能量,打擊黑能量,做到網絡空間清朗。
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做好傳承和創新,不斷推陳出新促進黨的建設工作。我黨有優良傳統,需要我們做好傳承,同時也要結合信息化發展而不斷創新,只有不斷創新,做好學生黨員喜聞樂見的活動,才能取得新的發展。
解決社交網絡扁平化、復雜化和黨的影響同心圓的關系。信息化發展,讓社交扁平化復雜化,我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核心意識,以核心為圓心,勾畫同心圓,我們能把這圓心覆蓋信息化的網絡,取得新的勝利。
[1]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2-11-14[Z].
[2]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2016-10-27[Z].
[3]劉紅凜,張垚.深刻認識信息化對黨的建設的影響——關于信息化與黨的建設研究綜述[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129/c367112-28096241.html.
[4]李君如.推進黨建信息化是時代要求 [N].光明日報,2007-1-14.
[5]丁東鋒.新形勢下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 [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0).
[6]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4~206.
[7]孫忠進.基于校園網的高校黨建工作創新與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3).
[8]李寶國.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思路與舉措[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5).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課題:Y201122699,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影響研究。
章方銘(1973-),男,漢族,浙江蒼南人,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