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峰
高中地理課堂游戲化教學的初探
王澤峰
游戲化教學目前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將這一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應用,對于激活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具有顯著的效果。高中生由于年齡小,通常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游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效。
課堂 高中地理 游戲化教學 對策
地理在高中階段,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越發受到教育界的關注。教師要學會以游戲的方式教學,從而為學生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這一方面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但就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游戲化教學來看,在具體教學模式應用方面還不夠完善,因此本文從與高中地理游戲化教學相關的內容入手,探究了游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具有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探討了目前高中地理游戲化教學具體實施的情況,研究如何科學利用游戲化教學,提升高中地理課堂實效。
游戲具有趣味性和虛擬性等特征,是每個小孩子都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游戲化教學已經成為高中教學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輔助手段。對此,張教授曾經這樣說過:“所謂的游戲化教學,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采取游戲教學的方式,采取科學的方法,充分發揮游戲的積極作用,將游戲的趣味性與包含的情境性等與教學內容恰當低融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教學與教學對策和教學評價三合一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內容方面,增加與其相對應的小游戲成為高中地理實施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條件,以游戲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有助于學習指標的按時完成。高中是學生進入學習的重要時期,地理是否能學好關乎其他學科知識的習得,因此,搞好地理教學十分重要。教師根據高中地理課堂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插有趣的游戲,有利于為學生構建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地理教學效果都能得到提高。
高中地理教育不僅要加強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恰當運用游戲有四大積極影響力,也就是構建愉悅、輕松的學習條件、積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地理的熱情、擁有快樂的童年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時代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我國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關注游戲化教學的教育者也越來越多,但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即:
(一)未能很好地普及游戲化教學的觀念
大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極力迎合應試教育,不能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方面的培養重視不足,時間長了學生不僅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身心健康也因此而受損。
(二)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很多教師在欲望呢課堂教學中,一味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機械地對課本知識講解,未能注意到學生在接受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的差異,這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
(三)教師具體應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僵化單一
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成不變的游戲方式或者設置的游戲與教學內容無關等,不僅影響了游戲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還違反了使用游戲教學法的初衷。
(四)高中地理游戲化教學觀念的宣傳力度不夠
沒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加以科學引導與規范。教育管理層的工作人員雖然在極力宣傳游戲化教學模式,但是卻沒有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完善的獎懲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對高中地理游戲化教學取得實效無疑產生了制約。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采取游戲化教學模式要想取得實效,教師的科學引導是一大關鍵。教師自身必須能夠適應教學模式的轉變,并及時了解相關信息,以便于做好調整傳統教學觀念的思想準備,用優秀的教學理念來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工作,多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從而選擇恰當的游戲來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而作為教育管理層的工作人員,則應加大對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宣傳力度和指導強度,大力推進游戲化教學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除此之外,還應適時關注教育的發展動態及發展前景,以便及時調整教育方針和政策。與教學有關的評估制度也應得到完善,評估內容既要有關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還要考察教師的教學質量,從而更加全面地評估教學工作。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增加游戲環節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能為高中生創造輕松、和諧和積極的學習環境,還能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促進條件。筆者在本文中重點分析了游戲教學法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現狀和對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為高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最終有效激活高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升地理教師教學效果。
[1]劉曉.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2).
[2]陸軍.如何改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J].吉林教育,2011(22).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