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寰簡介

安家寰與薩滿關扣妮
安家寰,男,北京市人,1948年5月出生,無黨派,大興安嶺職業學院退休教授。曾被選為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第六屆人大代表,政協大興安嶺地工委委員。安家寰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師范系統省級中文骨干教師,曾獲得國家曾憲梓基金會授予的“全國中師優秀教師曾憲梓基金獎“二等獎,并榮獲“興安園丁“稱號。現任大興安嶺職業學院老科協秘書長、學院關工委駐會委員。
安家寰,1968年插隊到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納文鄉,在那里生活了十余年,1977年恢復高考,上大學離開納文鄉。與當地達斡爾人結下了深厚友情,一直致力于研究達斡爾民族文化。
四十余年發表論文有《達斡爾族近代婚俗》(1982年《黑龍江民間文學》第9集)、《試論達斡爾族目前殘存的薩滿教》(《文海探微》1985年第1期)、《達斡爾族婦女請笊籬姑姑游戲的比較研究》(2000年《民間文化》第8期)、《達斡爾族排木業習俗研究》(《涼山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達斡爾族民間故事講述形式的特點》、《達斡爾族民間故事與薩滿教》(《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1期)、《達斡爾族起源的民俗考證》(《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陽春“庫木勒”——達斡爾族女博士高春梅著作評析》。(2015年《黑龍江民族叢刊》第5期)等。
個人著作:《趣談習俗--大興安嶺風土人情》主編,《北疆歷史人物叢書》副主編、執行主編,《走進大興安嶺》主審。參與漠河北極村《鄂倫春博物館》和《北方民俗展》設計,撰寫兩個展覽的解說詞。
安家寰多年民俗采風的短文多發表在《大興安嶺日報》“邊塞風情”欄目,有《八月的那達慕大會》《包年餃子》《報礦功臣——沃柳山》《窗戶紙糊在外——關東三怪之一》《悠車——兼談“關東三怪”之二》《裝煙禮與種黃煙——兼談關東三怪之三》《春江放排》《達斡爾人的養馬經》《達斡爾人賽馬》《達斡爾族的頂針》《達斡爾族的房屋》《達斡爾族第一村》《達斡爾族謎語》《達斡爾族民間競力比賽》《達斡爾族式的摔跤》《達斡爾族葬俗》《大興安嶺地名談》《釣魚種種》《端午節習俗》《兒童玩具“薩克”》《古驟道上勒勒車》《哈尼卡和過家家》《好人 “金哥”》《滑雪溜冰》《火炕趣話》《火鐮》《糠燈考》《獵鷹史話》《林中狩獵》《柳蒿芽與山芹菜》《漫話靰鞡草》《漫話興安野餐》《抹黑節與潑水節》《莫力達瓦的魚》《納文河叉魚》《男孩的愛物 “米那”》《牛犢出生的喜宴》《狍皮與狩獵生活》《曲棍球之鄉》《山野菜》《善捕魚的達斡爾族婦女》《生活之友白樺樹》《使賭徒警醒的歌》《塔塔那的權威》《套捕野獸趣談》《細數山珍》《洋刀與洋刀砧子》《野味種種》《蘸醬菜》等近60篇。
曾獲黑龍江省陶研會論文評比一等獎,大興安嶺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