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倩
(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太原 030051)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研究
段雪倩
(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太原 030051)
對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從而為防止大學生的網絡成癮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方法:對344名大學生采用大學生網絡成癮調查表以及成就動機量表進行測量,對調查所獲得的信息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論:大學生的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可以通過成就動機對其網絡成癮的程度進行預測。
大學生;網絡成癮;成就動機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起來,尤其是在最近幾年當中,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方便,同時不可避免的對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于互聯網所產生的網絡心理障礙已經逐漸成為影響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問題,目前階段網絡心理障礙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在于網絡成癮,基于此種情況,在本文當中筆者對大學生的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與研究〔1〕。
1.1 網絡成癮的具體內涵分析
目前階段大部分的研究人員對于網絡成癮的定義還存在著較大的分歧,但是在某些領域當中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即網絡成癮的一個最大特征在于不存在著物質刺激的情況下上網行為出現失控的現象,網絡成癮的具體表現主要體現在對網絡的過度不正當使用,從而導致個體在心理以及生理方面受到一定的損害。
1.2 成就動機的具體內涵分析
所謂的成就動機是指個體認為具有一定價值同時也愿意去做,并會盡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的一種欲望。在我國現階段的教育體制當中,大學生是祖國未來重要的建設者,因此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象進行研究對于我國未來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大學生雖然心智已經基本發育成熟,但是在其生活當中網絡往往具有較大的誘惑力。而成就動機則會大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可以幫助大學生抵制網絡的誘惑。雖然目前階段對于大學生網絡成癮以及成就動機的研究相對較多,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還沒有學者對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筆者在以相關的研究為基礎,對當前階段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究〔2〕。
2.1 研究對象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了研究,從筆者所在的學校隨機選擇344名大學生發放了相關的調查問卷,并進行了回收,其中男生為244人,女生95人,有5人缺失;其中獨生子女為101人,非獨生子女為237人,有6人缺失。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學生網絡行為調查表
筆者在設計調查問卷的過程當中參考了Yong的網絡成癮量表,同時結合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必要的設計。在完成設計之后,對該表進行了測試,測試的結果表明,該調查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該調查問卷共計有8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如果被調查者對其中的5個問題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則判定該調查者存在著網絡成癮的現象〔3〕。
2.2.2 成就動機量表
目前階段在我國使用最為廣泛的成就量表的雛形是由挪威著名的心理學家吉斯姆與尼歌得所編制的,在傳入我國之后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我國著名的學者葉仁敏對其進行了必要的完善與翻譯,最終形成了適合我國的成就動機量表,該表在編制完成之后曾經在中學和大學當中進行過測試,測試的結果表明該表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在該表當中存在著三個不同的因素,即學習、控制以及競爭性,共計19道題目,三個因素之間的結構相對較為穩定,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成就動機量表。
3.1 學生的網絡行為分析
筆者對自己所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了必要的研究,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學生使用網絡都是以看電影、玩游戲等娛樂活動為主,其中大部分學生的上網地點都是在網吧。雖然在日常的溝通當中打電話與發短信是較為重要的方式,但是絕大部分的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都會使用微博、微信以及QQ等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工具。具體的情況如下表一中所示〔4〕。

表一 學生的網絡行為調查結果
3.2 學生網絡成癮情況分析
在筆者所設計的調查問卷當中,是以5個肯定回答作為是否存在網絡成癮的依據,筆者在統計的過程當中,將網絡成癮的學生以6個肯定回答為界限分為兩組。在學生的網絡成癮調查問卷的回收當中,共計回收有效問卷324份,回收有效率為94.2%.在完成數據的統計之后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學生的調查結果肯定回答都少于5個,肯定回答多余6個的學生數量也相對較少,因此,學生的網絡成癮情況基本良好。具體的結果詳見下表二中所示〔5〕。

表二 學生的網絡成癮傾向
3.3 學生的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在性別以及是否獨生方面的差異
將性別以及是否獨生子女為變量,將網絡成癮以及成就動機作為因變量,進行差方分析,結果如下表三中所示。

表三 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在性別以及是否獨生方面的差方分析
在上表當中,筆者分別從性別以及是否為獨生子女兩個角度對學生在網絡成癮以及成就動機方面的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對于網絡成癮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主效應,同時,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男生的網絡成癮的程度要明顯高于女生。而性別對于成就動機的主效應也相對較為明顯,男生的成就動機要明顯高于女生。是否為獨生子女對于網絡成癮的主效應較為顯著,獨生子女的網絡成癮程度要低于非獨生子女。是否為獨生子女對于成就動機也存在著明顯的主效應,非獨生子女的學生的成就動機要低于獨生子女。如下表四中所示。

表四 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在性別以及是否獨生方面的差方分析
從上表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同為獨生子女,男生與女生在網絡成癮以及成就動機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男生在兩個方面的水平都要明顯高于女生。對于非獨生的學生,在性別方面的差異與獨生學生也存在較為類似的情況。在男生當中,獨生與非獨生的學生在網絡成癮以及成就動機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非獨生的網絡成癮以及成就動機水平要明顯低于獨生學生。女生當中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1)不同性別的學生在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的主效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男生在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方面的水平要明顯高于女生;
(2)是否為獨生子女在網絡成癮與成就動機的主效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非獨生的學生在成就動機水平方面要低于獨生子女,而在網絡成癮方面則低于獨生子女;
(3)成就動機當中的學習與控制因素可以用來對學生的網絡成癮進行預測。
〔1〕冀婷婷.大學生網絡使用動機、成就動機與網絡成癮的關系研究〔D〕.長江大學,2014.
〔2〕沈潘艷,張梓涵,王琳,吳曉鋒.成就動機在大學生網絡成癮與自尊間的中介作用〔J〕.中國學校衛生,2013,(03):260-262.
〔3〕張嘯,彭光芒,鐘華,吳菲菲,周登元.大學生社會行為、成就動機與網絡成癮傾向的關系研究——以武漢市5所高校為例〔J〕.社會心理科學,2010,(08):72-77.
〔4〕賈黎齋.網絡成癮與非成癮大學生自我和諧、成就動機和自尊的比較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9,(23):4479-4481.
〔5〕賈黎齋,許慧.網絡成癮與未成癮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和成就動機的比較研究〔A〕.中國心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中國心理學會,2007:2.
0000
A
1009— 2234(2017)10— 0129— 03
2017— 10— 11
北大學學生工作部(處)學生管理工作專項:團體輔導對學業不良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干預及效果研究。
段雪倩,女,山西,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中。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