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2014年3月,應德國科爾伯基金會邀請在柏林發表演講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中國方案”這一概念。如今,“中國方案”已成為備受世界矚目的高頻熱詞。
“中國方案”與其背后的“中國智慧”正在影響到全球治理的諸多領域,包括氣候治理、全球網絡空間治理新秩序、減貧等,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則是發掘世界經濟新動力。
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增長開始陷入停滯。在這同一時期,盡管經濟增速相較于高速增長期有所放緩,但中國仍是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4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增長速度換擋的背后,是結構調整加速及增長動力轉換。其更具根本性的邏輯,離不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十八大以來,這五大發展理念,不僅為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穩定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出中國智慧。
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下,中國經濟領域的各行業都在從理念、技術、模式等各方面力求突破,以期站在全球的制高點。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席卷全球之際,中國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這些代表領域的表現尤為出眾。
新世紀之初,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發軔于對美國互聯網的跟隨與模仿。今天中國的互聯網三大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及百度,其產品與模式起初都受到了美國同類公司的影響。然而,在中國的特殊國情及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包括三大巨頭在內的整個互聯網行業,經過近20年磨礪,摸索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產品及模式,并經由國際化對全球互聯網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QQ曾師從ICQ,而今,后者早已無所蹤,騰訊卻通過QQ將自身打造成一個包羅萬象的應用平臺,微信更成為兼具美國的主流即時通訊工具與社交工具功能的集大成者。
更耀眼的明星企業阿里巴巴,則通過電商、金融、物流、數據、跨境貿易等平臺和服務,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生態系統,并形成了一個遠遠超過電商平臺本身的產業鏈集群,觸發了產業轉型升級、創業潮、金融變革、農村消費革命等蝴蝶效應。
而螞蟻金服,從支付業務切入,不僅引領了全球新興的金融科技浪潮,還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并以自己的技術及服務切入了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中,為政務的變革提供了推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大哉斯言。正是在這樣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互聯網產業開始告別單向度的技術及模式“輸入”,憑借自己的創新力步入“輸出”時代。
同時,也積累了“中國智慧”,不斷貢獻“中國方案”。
在美國,電商鼻祖亞馬遜以13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被當地媒體稱為“偷師阿里巴巴”,因為阿里巴巴更早一步便已跨越線上線下之界,觸發實體零售業變革;而在俄羅斯,據當地調查統計機構的數據,2017年其保持了歐洲第四大電商市場的地位,成為歐洲發展最快的電商市場之一,這與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的迅速發展及其對當地物流的改善不無關系。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全球都被互聯網所裹挾的新時代,在眾多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高新科技領域,“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不斷為自己創造彎道超車的機會,并越來越多地貢獻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