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摘 要]專兼職教師“教學拍檔”式合作授課是校企合作在微觀教學領域的實踐,有利于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師資優勢,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基于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知識+技能”型課程飯店餐飲服務、“策劃/管理理論+實踐”型課程飯店市場營銷和“語言+服務溝通”型課程飯店專業英語“教學拍檔”式合作教學的案例分析,認為“知識+技能”型課程“教學拍檔”可采用“A講解B示范”和“A基礎B提升”模式,“策劃/管理理論+實踐”型課程可采用“A知識B分享”和“A知識B 評價”模式,“語言+服務溝通”型課程可采用“A知識B技能”和“A主講B主練”模式。
[關鍵詞]合作教學;課程模塊分析;教學拍檔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11-0032-04
教學是課程的實施環節,是課程質量的重要決定因素,教師的教學活動是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決定因素。目前,在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教師“單兵作戰”的現象,即一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和環節是由一名教師從頭至尾完成的,未能充分發揮校內專任教師與行業企業兼職教師合作教學來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1]特別是在與職業崗位能力密切相關的課程模塊教學中,一般來說,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相對校內專任教師具有崗位從業的實務經驗優勢,加強兼職教師參與授課等教學活動,可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在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最核心的課程教學活動中,采取教學合作可以突破校內專任教師的實務經驗與能力缺陷,充分發揮“專兼結合”教師隊伍的協同效應,對于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價值。
一、“教學拍檔”授課模式的課論依據
合作教學源于20世紀 40 年代美國陸軍教學法,興起于美國的教育政策:“NO Child Left Behind”,并隨著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的積累,逐步擴大到如針對中學生、大學生的人文、理工醫學類課程專門化知識與通識性知識的教育等領域。[2]合作教學(coteaching)是指合作教師共同計劃和實施全部教學活動[3],通過發揮合作教師各自所擁有獨特或互補的教學技能和角色優勢,共同承擔教學任務,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為使學生學業成功共同努力。[4]“教學拍檔”是合作教學的師資組合形式之一,是校企合作育人在課程教學活動中的實踐載體,是指校內專任教師與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結對組成“教學合作伙伴”,發揮雙方在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方面的優勢互補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需求規格對接。
模塊課程既是一種課程的結構,也是一種教學內容的組織形式。模塊課程一詞來源于國外,20世紀70年代國際勞工組織對模塊課程的定義是[5]:“模塊是指在某一職業領域、工作范圍內,將一項工作劃分為若干部分,這種劃分要符合實際工作的程序和工作規范,要有清楚的開頭和結尾,這樣劃分出來的每一部分即為一個模塊。” 模塊課程契合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對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在職業技術類課程教學中,一個模塊即為一個功能獨立、結構完整的教學單元,它或者包含一項典型的職業能力,學習者通過數個模塊的學習可以獲得某個職業工作崗位的完整職業能力,或者僅是一個特定專題的知識。一個模塊課程通常包含多個相對獨立的子模塊教學單元,其突出特點是職業性、靈活性和能力本位,采用這種課程模式,需要對教學內容做細致的模塊化分析。[6]
當前,高職院校在課程教學中鼓勵和要求采用“教學拍檔”式師資組合形式,對于崗位相關度較高的職業技術類課程,要求行業企業兼職教師授課達到一定比例甚至要超過50%。可見,在課程教學中,如何有序有效地發揮專兼結合的課程師資優勢,達成優異的合作教學成效,需要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特點分析,在校內專任教師和行業企業兼職教師間合理分配教學內容和形成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為此,筆者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三門職業技術類課程為例,對實踐中基于課程模塊化分析的“教學拍檔”式合作教學進行案例分析,以期對校企在同類課程教學環節的深度融合提供實踐經驗和合作模式。
二、酒店管理職業技術課程“教學拍檔”實踐分析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能夠滿足酒店行業企業基層崗位工作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其職業技術類課程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崗位實用技能和職業素養。目前,每門職業技術類課程中,約有25%的授課內容是由行業兼職教師和校內專任教師通過“教學拍檔”合作完成教學的。從實踐效果來看,“教學拍檔”將校企合作以微型模塊化課程的形式融入課堂教學中,與傳統的校內專任教師單一授課相比,提高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加深了學生對行業企業實際工作的了解,豐富了課程教學組織形式,總體提升了課程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與校企合作開發整門課程相比,課程教學內容子模塊的方式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然而,就教學拍檔間的教學內容分配與合作形式而言,目前還未形成統一模式。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技術類課程主要分為 “知識+技能”型、“策劃/管理理論+實踐”型、“語言+服務溝通”型等三種類型。因此,分別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技術類課程飯店餐飲服務[7]、飯店市場營銷[8]和飯店專業英語[9]作為三類課程的典型代表,以課程內容的模塊化分析為基礎,分析總結“教學拍檔”式合作的主要模式。為后續表述的方便,A代表教學拍檔中的校方師資,B代表教學拍檔中的行業企業方師資。
(一)飯店餐飲服務課程案例分析
1.課程內容的模塊化分析
飯店餐飲服務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主干職業技術類課程。在課程內容選擇上,基于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將該課程教學內容分為“走進餐飲部”、“中餐廳服務”、“咖啡廳服務”、“外國特色餐廳服務”和“宴會廳服務”等5大模塊,結合餐飲服務的具體部門和環節,進一步將5大模塊各分為3個子模塊,共15個子模塊,具體見圖1所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