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楠 王海寬

[摘要] 目的 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手術期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所造成血糖影響進行研究。 方法 在該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產科中隨機選擇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之后根據所采用麻醉方式差異均分為硬膜外麻醉組及全身麻醉組,最后通過觀察她們手術時與圍術期血流動力學、新生兒出生時及5 min后Apgar評分、各時點血糖濃度變化判斷兩種不同麻醉方式對血糖的影響情況。結果 ①兩組患者圍手術期對比,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兩組患者手術時與圍術期血流動力學、新生兒出生時及5 min后Apgar評分這2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兩組患者各時點血糖濃度變化對比,硬膜外麻醉組患者新生兒出生時血糖大于麻醉前,而胎盤分娩5min血糖則遠小于麻醉前,兩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全身麻醉組患者切皮、新生兒出生時,2 h以及6 h后血糖濃度大于麻醉前,胎盤分娩5 min小于麻醉前(P<0.05)。另外,通過對兩組患者血糖濃度情況對比可知,實施硬膜外麻醉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在切皮、新生兒出生2 h與6 h后血糖濃度要遠小于全身麻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手術期中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更為適宜,這主要是因為其血糖影響要低于全身麻醉方式,因此該方式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不同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妊娠期糖尿病產婦;血糖;影響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b)-0045-02
婦產科中妊娠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患者臨床癥狀多為妊娠期糖耐量異常。通過對大量相關資料研究發(fā)現(xiàn),在妊娠期或是圍產期產婦血糖指標上升,會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低血糖癥的幾率增加。在出生后,新生兒又會由于其葡萄糖營養(yǎng)供應方式發(fā)生改變而導致在出生早期出現(xiàn)短暫性的低血糖癥,歸根究底原因在于胎兒由持續(xù)供給葡萄糖的模式往間斷式供給的模式轉變,而在此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此動態(tài)過程有著自限性,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適應現(xiàn)象。然而,在妊娠前或孕期對產婦血糖指標進行密切監(jiān)測,且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新生兒出現(xiàn)低血糖的發(fā)生率降低。對此為了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手術期血糖的影響,該文特意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產科中隨機選擇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產科中隨機選擇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如下:年齡最小為24歲,最大39歲,平均年齡(30.4±2.6)歲;體重67~86 kg,平均體重為(71.6±4.7)kg;所有產婦經臨床診斷確診有糖尿病,并且均采取藥物控制血糖。另外,100糖尿病產婦妊娠時間足月,ASA等級為I級、II級;該次研究中排除嚴重妊娠合并癥、臟器病變與椎管內麻醉禁忌證者。最后,兩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年齡、體重以及ASA等級這些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該次研究中硬膜外麻醉組與全身麻醉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在實施手術前1 d晚上應告知其第2日早上嚴禁進食,之后將她們推到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根據相關要求及指導規(guī)范對產婦建立上肢靜脈通道、靜滴復方乳酸鈉以及開展HR、SpO2以及BP監(jiān)測,隨后兩組產婦分布根據所實施麻醉方法進行操作:①硬膜外麻醉組。該組5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硬膜外麻醉操作上,首先是給予持續(xù)硬膜外阻滯,之后使用向頭端裝置管3.5 cm在L2~3間隙開展穿刺,最后在術中將產婦麻醉平面保持在T8左右;②全身麻醉組。全身麻醉組50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首先通過靜脈給藥方式注入1.5 mg/kg琥珀膽堿、0.03 mg/kg咪達唑侖、1 μg/kg瑞芬太尼以及1.5 mg/kg丙泊酚,以此實現(xiàn)快速誘導麻醉作用。③待產婦氣管插管完畢為其靜注5 mg阿曲庫銨。④在術中麻醉維持采取持續(xù)靜脈泵入10 μg/(kg·h)瑞芬太尼及4 mg/(kg·h)丙泊酚。
1.3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中所獲得數據利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并分別用[n(%)]、(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手術期對比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對比,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兩組患者手術時與圍術期血流動力學、新生兒出生時及5 min后Apgar評分這幾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各時點血糖濃度對比
兩組患者各時點血糖濃度變化對比,硬膜外麻醉組患者新生兒出生時血糖大于麻醉前,而胎盤分娩5 min血糖則小于麻醉前,且兩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全身麻醉組患者切皮、新生兒出生時,2 h以及6 h后血糖濃度大于麻醉前,胎盤分娩5 min小于麻醉前(P<0.05),見表2。由此可見實施硬膜外麻醉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在切皮、新生兒出生2 h與6 h后血糖濃度要遠小于全身麻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硬膜外麻醉組及全身麻醉組都給產婦進行系統(tǒng)的血糖控制后,分娩胎兒過程、新生兒出生刻血糖指標、5 min Apgar得分指標正常,沒有低血糖癥新生兒的案例出現(xiàn)。產婦在妊娠期間,其體內的皮質激素、胎盤生乳素、垂體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等糖激素會大量上升,在激素指標影響下,產婦體內的三酰甘油、體內游離脂肪酸也會增加,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胰島素的分泌起到了一直的作用。不僅如此,胎盤會將胰島素酶泌出,使得產婦體內胰島素被降解,使得產婦胰島素等指標異常病癥加重。除此之外,產婦在圍手術期會由于情緒影響、疼痛等不適感會引發(fā)機體應激反應,使得體內胰高血糖素、機體內皮質醇等分泌量受到刺激而增多,導致體內糖異生作用增加,糖酵解通路活性酶活性被抑制,降低產婦體內胰島素敏感度,導致了體內應激性血糖濃度上升或加重。而且,在進行手術時產婦氣管插管后全麻誘導或是在麻醉及維持過程中沒有抑制產婦的機體應激反應,使得產婦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軸分泌量大幅上升,從而致使產婦血壓、血糖指標上升。該文通過選取該院診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全身麻醉后切皮時、胎兒出生時、胎兒娩出后2 h、娩出后6 h這幾個時點時產婦的血糖指標產生大幅上升,該研究認為產婦麻醉誘導直至手術開始間隔時間長短直接關系到了上述結果,如若此時間段太短,則會導致產生應激反應發(fā)生幾率增加,在分娩胎兒過程中會受手術各種牽拉動作影響,產婦產生較強的應急反應,且手術后效果代謝較快,血糖指標依舊沒有降低。和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方法能夠利用麻醉來將產婦的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傳出的沖動阻斷,能夠有效降低產婦的應急反應,極為有利于維持產婦血糖指標的穩(wěn)定。該文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硬膜外麻醉組產婦切皮時、胎兒娩出后2 h、娩出后6 h 3大時點血糖指標和基礎值相比較發(fā)現(xiàn)均沒有太大變化,所以可以看出在多個時點,相較于全麻組來說硬膜外麻醉組產婦血糖指標要更為穩(wěn)定,且該次研究結果和相關資料結果相接近,所以得以得出,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手術實施硬膜外麻醉對其圍手術期血糖指標影響明顯小于全身麻醉法,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保洪,蔡晶.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手術期血糖水平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5(2):67.
[2] 趙輝.麻醉方式不同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手術期血糖產生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5(4):93.
[3] 殷曉麗.不同麻醉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術期血糖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17):128-130.
[4] 郭東升.不同麻醉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血糖水平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2):50-51.
(收稿日期:2017-04-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