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及成效:
調優農產品質量。金山區自2014年起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自創建以來,全區無農產品安全事件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全市領先。2016年12月金山區被農業部評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
調精農業特色產業。2015年8月以來,金山區共計出臺各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文件9個,形成產業融合集聚區8個,探索形成四種主要的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產業融合主體。
調活農業新業態發展。與上海市百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舉辦各類農業節慶活動。與1號店、菜管家、蘇寧易購等共建優質農產品金山館。推進金山優質農產品電視直銷。集中打造四個核心農業旅游集聚區,涌現一批田園綜合體。
調強農業產業科技支持。正式啟動“互聯網+金山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全面推進農用地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成立上海金山都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
調美農業鄉村風貌。全面完成新涇地塊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基本完成不規范種養整治任務。全面落實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探索環保生產方式,著力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尿處理設施運行及整治。全面完成涉漁“三無”船舶清理取締工作。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調全農村改革機制。制定《金山區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完成鎮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在全市率先完成124個村的村民委員會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分賬管理。推廣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推進全區村域企業管理。
存在問題:休閑農業用地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還不夠明確;帶動農民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沒有完全建立;供給側與需求側信息不對稱;農業科技的含金量不高。
下階段工作舉措:盡快落實《金山區休閑農業設施布局規劃》;建立經營主體與農民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產供銷一體的信息對稱體系;研究制定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措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