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慈
我們班實行的 “雙委制” 班級管理活動,得益于我們學校正在研究與實踐的“雙委制” 班級管理模式與評價相關課題的啟發。所謂“雙委制” 班級管理模式,是指一種為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與發展而推行的常務班委與值日班委協同進行班級管理的管理體制。經過常務班委與值日班委兩套班級崗位的設置,學生對班級管理的參與面顯著擴大,一兩年下來,幾乎所有學生都有過班級管理的經歷,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也正因為班級管理崗位參與面寬、流動性大,如何評價以及如何通過評價讓學生有持續參與管理的熱情就顯得極為重要。
一、“雙委制” 班級管理生態下的崗位設置
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與“雙委制” 班級管理模式,我把班級管理崗位按照常務班委與值日班委進行設置,建立起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班級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讓學生對日常學習與生活行為常規進行有效的自主管理。
我們班常務班委主要由班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各科課代表等構成。值日班委主要由值日班長、值日組員、小組列長、圖書管理員、午餐課間餐管理員、電器管理員、晨檢記錄員、眼保健操監督員等大大小小20多個崗位組成,此外,由于我們是美術特色班,我們還設有“美術專員”,由宣傳委員兼任。常務班委與值日班委成員超過全班學生的半數,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與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為集體服務的意識與能力。
班級管理崗位通過競聘民主產生,一學期一競聘。競聘包括崗位發布、競選演講、學生投票等環節。在此基礎上,做到科學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對班級管理崗位進行細分與任務設定,如:班長的工作任務是統籌好整個班級管理及對值日班委的評價,同時主要負責升旗儀式、出操、外出實踐等重要班隊活動的具體管理;值日班長的工作任務是管理好早讀課紀律、課前準備、餐前準備等一日常規;宣傳委員的工作任務是協助老師出板報、墻報;電器管理員的工作任務是每天做好班級多媒體設備、電燈、空調等電器設備的開關工作;小組各列長的工作任務是收好各科作業本等。由于崗位多、任務細,作為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崗前培訓,根據當選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應性崗位培訓。
二、“雙委制” 班級管理生態下的崗位評價訣竅
“雙委制” 班級管理生態下,“雙委制” 班級管理需要根據學生特點與崗位特色采取多元評價機制,如可圍繞任崗態度、任崗質量、任崗效率、任崗考勤等內容通過日評、月評、期評等方式進行多元化評價。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進行崗位評價指導,立足于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之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
1. 好名字評價。通過為班級管理崗位創設一些有吸引力的好名字,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班級崗位競聘的積極性。比如,午餐課間餐管理員,可以叫做“送餐小天使”; 電器管理員,可以叫做“電器超人”;圖書管理員,可以叫做“閱讀達人”,等等。在我們班,一些看似無足輕重的班級管理崗位,常常是學生民主競聘的熱門,與我們對班級管理崗位取名的重視不無關系。
2. 責任心評價。要讓班級管理崗位發揮出真正的效用,要十分注重良性的鼓勵與表揚等過程性評價。對此,我主要采用責任心評價方式來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崗位任務。比如,午餐課間餐管理員共有4人,主要任務是負責每天數飯盒、抬飯箱、餐后打掃衛生。類似這種純服務性的“粗活”崗位,一般都會是崗位競聘的冷門,但是,我們班的學生卻是樂意競聘、爭著競聘,有的學生還連續競聘了好幾屆。怎么做到的?我有兩招:一是通過“送餐小天使”命名與首批領取飯菜待遇提升崗位吸引力;二是抓住學生愛表現的特點,通過“責任之星”評價讓學生爭當午餐課間餐管理員,餐后積極打掃衛生,做好清潔。有時,有個別午餐課間餐管理員臨時有事或生病了,我會授權給他自主挑選他心目中有責任心的同學來臨時替代,這也是讓學生津津樂道的“送餐小天使”的“特權”。
3. 展示性評價。展示,能讓學生更好地實現自主管理、自我領悟、自動改進。根據小學教育特點,適應素質教育生態,在“雙委制”班級管理實踐中積極探索基于崗位展示與表彰的評價體系,可從兩大層面著手:一是構建好兩套班委崗位管理能力展示的評價指標體系,為學生班級管理成效展示過程做好記錄;二是以“責任之星”獎章為核心,建構好“服務章”“禮儀章”“書香章”“清潔章”“小助手章”等單項崗位管理獎章,促使全體學生積極競聘班級管理崗位,樂當老師“小助手”,提升集體意識與服務能力。
[本文是“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班級建設‘雙委制評價體系的創建》(編號:2013ZJK04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區先烈東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