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婧

[摘要] 目的 探討給予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的臨床意義。方法 隨機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前來該院就診的68例糖尿病患者將其歸為研究組,任選同期到該院體檢的健康民眾68名,將其視為參照組,組織研究組和參照組對象統一進行血脂檢驗,對兩組研究對象的檢驗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研究組患者行血脂檢驗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數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研究對象其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指標與健康民眾有較大差異,醫者可以依據血脂檢驗指標判斷民眾的患病情況,以便及時給予醫治,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血脂檢驗;健康;生化檢驗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b)-0063-02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作用障礙引發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1]。患者長時間受到高血糖的困擾,致使神經、血管、眼、心臟和腎臟等出現慢性損害,有時甚至會出現功能故障,給其增添較多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四肢無力、過于肥胖、視力下降是該疾病常見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民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2-3]。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糖尿病大國,近幾年該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如何對患者進行診斷,以便及早治療緩解患者的病痛,實現最佳治療效果成為當前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2015年1月—2017年1月該文旨在分析給予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來該院就診的68例糖尿病患者將其歸為研究組,任選同期到該院體檢的健康民眾68名,將其視為參照組,兩組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研究,且排除有不良入院記錄者以及患有血液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所有入選糖尿病患者接受嚴格檢查,符合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研究組男39例、女29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59.35±6.78)歲,病程4個月~10年,平均病程為(8.9±4.4)年,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11例、高中文化程度27例、初中文化程度23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7例。參照組研究對象男38名、女30名,年齡(57.65±6.84)歲,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9例、高中文化程度29例、初中文化程度17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13例。所有研究對象其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以對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組織兩組患者統一進行血脂檢驗,事先護理人員應告知檢查對象注意事項,如檢查的前一天晚上8點后禁食可飲水,抽血前保持原有規律飲食,按時作息,切記不要服用藥物(如降壓藥或避孕藥,以免其影響血脂檢測)。組織研究對象早上9點統一進行空腹檢測,抽取2~3 mL靜脈血,借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對血樣進行檢驗,在3 000 r/min的條件下對血清進行10 min離心處理,檢驗研究對象血清中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數,對研究組糖尿病患者和參照組健康民眾進行綜合分析。
1.3 統計方法
該文涉及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入選對象經過血脂檢驗,血清中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數均存有差異,且兩組研究對象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對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慢性疾病,它由多種因素導致患者體內胰島素產生抗體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無法正常發揮其生理功能,導致人們體內血糖、蛋白質及脂肪新陳代謝出現問題,作為終身性疾病,糖尿病不僅給患者帶來較多的痛苦,民眾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就意味著無休止的治療,加重民眾經濟負擔給其增添精神壓力,同時還極易滋生并發癥,影響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作為臨床常見病癥,老年人是其高發群體,由于患者代謝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致使多數患者會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引發血脂異常,致使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_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數與健康民眾的相關指數均有一定的差別[4]。血脂檢驗是對抽取血液進行含脂類測定,血脂多是人們血漿中的中性脂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和類脂(類固醇、磷脂、固醇和血脂),它們均屬于生命細胞的基本代謝必需物。血脂檢查項目多有以下幾類,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脂蛋白組分和亞組分、磷脂等內容。
我國多數老年民眾受制于糖尿病,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近幾年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糖尿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為了更好的幫助患者緩解病痛,醫者加大了對糖尿病的研究,臨床研究表明,患者病程長短直接影響著胰島素情況,甘油三酯與胰島素聯系較為密切,多數糖尿病患者其體內的甘油三酯指數高于健康民眾,此外也會加大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甘油三酯的比重。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情況與血漿脂蛋白水平有較大的關系,如若患者血糖控制較好,其進行血脂檢驗,密度脂蛋白不會出現忽高忽低的問題,若患者未嚴格按照醫生囑托導致血糖指數較大,會引發高甘油三酯血癥及高膽固醇血癥,給患者增添更多的痛苦。糖尿病作為一種無法治愈的慢性病癥,高血糖是其最大的特征,1型糖尿病多發生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發生于中老年民眾,且該疾病常滋生并發癥,其中腎臟、眼及神經障礙較為常見,但少數患者會出現急性并發癥如惡心嘔吐、食欲下降、暈眩、腹痛、嗜睡、呼吸困難等,影響民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5-6]。糖尿病患者一旦確診便意味著漫長的治療過程,長時間服藥就診,部分患者會出現麻木心理,以至于一旦病情稍有好轉患者會出現自行停藥的情況,加重病情。正視糖尿病,不要掉以輕心,謹遵醫生囑托,規范飲食,切忌暴飲暴食、油膩辛辣食物,合理搭配膳食,多食蔬菜。戒煙戒酒,以免其膽固醇指數再次升高,適當運動以便更好的控制病情,但在運動時應把控好運動量,不要進行劇烈運動,調整生活作息,按時服用藥物到醫院就診,以免病情惡化。
該文抽取患有糖尿病的68例患者,與正常體檢民眾進行統一血脂檢驗,研究組患者其血清中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數均高于正常民眾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檢驗指數低于健康民眾,且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醫生可以通過民眾血脂檢驗中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數判斷其是否患有糖尿病,同時還能準確把握患者的病情,以便調整治療方案予以醫治,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緩解病痛,實現最佳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驗與健康民眾有著較大的差異,且其檢驗指數會隨著患者的病情發生變化,因此醫生可以將血脂檢驗結果作為判斷民眾是否患病、病情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的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霍素華.血脂檢驗對糖尿病的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7):171-172.
[2] 李麗.糖尿病病人血脂檢驗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27-28.
[3] 姜煦云.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旬刊,2013,26(15):477-478.
[4] 李濤.討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血脂檢驗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1):27-28.
[5] 王寶林.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驗結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79-81.
[6] 訾全生.糖尿病患者進行血脂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0(14):56-57.
(收稿日期:2017-0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