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昌
費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狈此际且话褑⒌蠈W生數學智慧的鑰匙。新課標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反思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一環。通過反思,學生能進一步理解知識的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從而把知識學得更活,通過反思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經常性自我診斷和反思,提高辨析知識、溝通知識的能力,由此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數學學習的素養。
一、在入題時反思——明確學習目標
邱學華教授說,數學課堂應以點激發,以問激發,讓學生抓住課堂的“眼”。數學教學中的每一課的課題就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教學中如果不重視課題的引領作用,就會讓許多學生學完一堂課后還不知道學的是什么。因此,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聯想、舉例、討論等方式,對課題進行反思性學習。在課始,可以讓學生思考新知識與學過的哪些內容有關,在之前學習相關知識過程中,積累了哪些經驗,受到了什么教訓。新授時,設計重現思考過程的環節,如“學習××部分時,你是怎么想的?”;反思學習方法如“誰的思路最巧?” 回憶學習得失,如“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錯誤”,自己學習時有什么出色的表現等,引導學生對課題相關內容進行反思,能提高學生的思考深度,少走彎路,提升自主學習的素養。
如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可讓學生先回憶學習《圓的周長》一課的學習方法,通過思路重現,學生很快把學習圓周長時的經驗遷移到圓的面積的研究中,讓學生順利溝通學習平面圖形的方法,感悟化曲為直、化圓為方的轉化思路,體會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反思,也能讓學生更快地找到學習的方向。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對課題進行聯想和提問,如“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或“你認為應該掌握什么知識?”這樣,先喚起舊知、引發新知,再篩選問題并呈現給學生,最后提煉出學習目標的方法,讓學生更易學、更“會學”,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在自學中反思——提高學習效益
在教學中,引領學生進行前后對比反思,可讓學生在反思中不斷前行,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掌握,優化學習的方式方法。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打破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平衡,使學生自覺產生內驅力,從被動接受的學習者轉變成主動獲取的研究者。為此,指導學生在自學中反思顯得尤其重要。教師還需根據學生的自學效果,落實以學定教,從中提高學習效益。
引導自學反思時,教者既要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又要指導學生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比如,自學中要解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根據什么條件解決?解題程序必須先求什么問題,再求什么問題?還要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生有深入的研究,才會有深刻的認識,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如教學《平行四邊形》一課時,我讓學生帶著如下問題先行自學:①你有什么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②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和轉化后的長方形之間,有哪些等量關系?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應是怎樣的?等學生自學完成后,還要組織學生多問自己:“這樣思考有什么優、缺點?”“如何做到以舊引新?”等等。通過進行經常性的自學前后對比反思,能讓學生更快找到學習路徑,優化學習的策略。
三、在練習時反思——深化理解知識
波利亞說:“如果沒有了反思,他們就錯過了解題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庇纱丝梢姡跀祵W課堂教學中,設法引導學生學會邊練邊思,可以更順利地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新舊知識的同化和遷移,提高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學習的價值。
首先,在嘗試性練習中反思,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嘗試練習是學生對自學效果的自我檢測。課堂上在學生自學后,讓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教材中的“做一做”等練習,完成后或讓他們互相批改,或教師親自檢查指導,引導反思:用的方法正確嗎?還有更科學的方法嗎?在回顧解題方法時,指導學生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重點在出錯處反思:錯在什么地方?應該怎么改正?學生只有明確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才能引起注意并改正錯誤。這樣引導反思,既能提高學生自我反省的水平,又能提高學習效率、培養數學能力。其次,在拓展中反思。設計開放性的作業是激活思維的有效途徑,也很受學生歡迎。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尾出示拓展題:張阿姨要在院子里靠墻圍一個長方形的籬笆墻,長方形長8米,寬6米,籬笆墻總共有多少米?學生完成后,選取不同答案的學生上臺展示,學生在分享成果的同時,找到差別,從而在反思中拓寬解題思路,在應用中提升數學素養。
此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反思,可以通過寫數學日記、建立錯題集等,讓學生把學習得失分析得更透徹,改進的方法也才會更恰當。“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有關反思的至理名言,讓學生在反思中領悟數學思想與方法,不僅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上杭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