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平
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村的城鎮化建設,控制人口增長,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重視環境保護,推動城鎮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我校地處四川省西南的較偏遠山區,所在鎮——羅城古鎮亨譽海內外,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民風淳樸。這里的人民勤勞、勇敢、善良、熱情好客,生活悠閑,自得其樂。現在羅城鎮正在創建國家級AAAA旅游景區,進行游客中心、風貌整治、智慧旅游等項目建設。而這些目標的實現與農村舊有的生活習慣和農民文明素養偏低的矛盾,勢必影響農村乃至整個社會文明的發展。農村初中學生是未來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和接班人,他們的文明素養狀況如何,對新農村建設是否成功實現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我校正在創教育強縣中的強校,我們意識到學生文明素養的培育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校發展重要性,在去年5月,我們把《農村初中學生文明素養培育的正向引領實踐研究》作為課題,并且于去年11月15日經樂山市教科所批準立項,之后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在對課題的內涵及外延作進一步的解讀。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文明素養;正向引領
概念的界定:
一、農村初中學生
農村初中學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廣義上講是指長期生活在農村,包括鄉鎮等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的初中學生。狹義上講是指戶籍類別為農村的初中學生。本課題中的農村中學生是指學生就讀學校所在地在農村的初中學生。其所處的環境如學校、教師、家長、社會的主流意識、文化、生活水平等都與城市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一方面,農村學生絕大多數都只能寄宿在學校,大部分時間呆在學校,受學校老師和同學影響很大,家長與孩子的接觸和溝通大大減少。學生在人際交往、學業負擔、青春期身心問題等方面將獨自面對。另一方面,農村中學的學生至少有三層以上屬于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代替了親子教育,但“蜜罐子教育”也滋生了學生更多的不良行為,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更加嚴峻的考驗。
二、文明素養
文明素養指人類平時在科學文化知識、藝術、思想道德等方面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又指其較符合時代,較科學,較先進,較主流,反之為不文明素養。語言、行為文明是文明素養的標志。同時,樹立良好的言談舉止和文明禮貌,這是一個人基本的修養和風度,是人際交往的前提,也是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得以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文明素養的外延可以包括自尊自愛、誠實守信、樂觀向上,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待人處事要有風度、風格、風貌等。
文明素養有太多的內涵和維度,具體針對農村中學生,我們課題選取了文明素養的六個方面:1.文明禮儀。通過文明禮儀的學習和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形成用以美好自身、完善自我、尊重他人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與準則;2.學會感恩。尊敬長輩父母,尊敬老師,愛護弱小,這些行為和思想真正要融入學生生活中,關鍵在于要教會學生感恩;3.學會寬容。不管是校園里學生的小糾紛,還是國際上因為小問題就大鬧機場、醫院的“大新聞”,除了當事人溝通技巧有問題外,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當事人缺少寬容。我們的學生大多是“唯我獨尊”的限量版,不僅得理不饒人,甚至有人無理取鬧。要讓我們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不讓畢露的鋒芒扎傷自己和別人,寬容是必修課;4.誠實守信。誠信是做人之本,提倡要弘揚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同學們“誠信”的優良品質,引導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在校做一名誠信的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名誠信的小公民;5.家國情懷。愛家是最原始的情懷,愛國是最崇高的情懷。中學生應胸懷祖國,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力爭做頂天立地有本事的一代新人,既目標高遠,又腳踏實地,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動力。勇于告別陋習,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并改正自己的錯誤;6.健康生活。初中學生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不良嗜好,珍愛生命,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分數。具有健全的人格,堅忍不拔,勇敢自信,競爭合作,應對適應的品質和能力。并且會自我管理,能夠處理好理智與情感,個體與集體,逆反與順應,虛擬與現實,好學上進,遵守班規校紀學生。
三、正向引領
正向思維是依據事物發展變化都是一個過程這一客觀事實而建立的,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去探索去最終實現目標。學生的思想是一塊待墾的田,父母、老師、書本、社會,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為之提供各色種子以備挑選。教師,被人們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應起到正向引導學生的作用。選擇優良品種,在其心田上播撒正、播撒純、播撒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引導學生走向光明和美好。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自強不息等,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造就了中國人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和精神世界。但是有個別人文明素養的低下,一次次讓“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有些人在一些西方國家的誤導下否定整個中國文化,轉而提出要向西方文化學習,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因此,提高國民文明素質勢在必行。endprint